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数学练习1
2024,2
考
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惟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
第1一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2024年春节假期,首都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到公园逛庙会、赏民俗、看花灯,感受新春的喜庆氛
围.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数据信息,春节假期首日(2月10日),全市共接待游客71.1万人次.将
71.1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71.1×104
(B)7.11×10
(C)7.11×104
(D)711×10
2。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经常使用榫卯构件,如图是某种榫卯构件的示意图,其中,卯的俯视图是
栋
(A)
(B)
(D)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一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值为
(A)3
(B)2
(C)1
(D)-1
4.已知-x>-1,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x>1
(B)x<1
(C)x>-1
(D)x<-1
5.如图,桌面上有3张卡片,1张正面潮上,任意将其中1张卡片正反面对调一次后,这3张卡片中
出现2张正面朝上的掇率是
(A)在
B)月
(c)
(D)
正面
反而
反而
数学试卷第1页(共8页)
6.己知点(-3片),(-山为),(1为)在下列某一函数图象上,且 <为<2,那么这个函数可能是
(A)y=3x
(B)y=3x2
0-
是
7.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监测.如图,某农业特色品牌示范基地用无人机对一块试
验田进行监测作业时,在距地面高度为135m的A处测得试验田右侧出界W处俯角为43°,无人机垂
直下降40m至B处,又测得试验田左侧池界M处俯角为35°,则M,N之间的距离约为(参考数据:
am43°0.9,sin43°0.7,cos35°a0.8,tan35°≈0.7,
结果保留整数)
35
(A)312m
(B)286m
(c)269m
(D)188m
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P在线段OD上,连接AP并延长交CD
于点E,过点P作PF⊥P交BC于点F,连接AF、EF,AF交BD于G.给出下面四个结论:
①AB2+BF2<2AP2:
②BF+DE>EF;
③PB-PD<2BF;
④FC+EC>V2PG.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筑空题(共16分,每题2分)
9.若代数式1。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2
10.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度
1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12.天坛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析年殷.老师希望同学们利用所学过的知识
测量祈年段的高度,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测壁图形,并测出竹竿AB长2米,
数学试卷第2页(共8页)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数学练习 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 2 3 4 5 6 7 8
B A C B C D B C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6
9. x 2; 10.540; 11. y = ;
x
4 9
12.38; 13. ; 14. ;
3 2
15.0 x 1或 x 1;(完整写对一部分得 1 分); 16.5
三、解答题(共 68 分,过程与标准答案不同,但合理,即可给分)
2
17.解:原式 = 2 + 2+ 2 2 2 ………… 4 分
2
= 2 ………… 5 分
2x + 4
x ①,
18.解:原不等式组为 3
x +1 7 2x ② .
由①得 x 4 , ………… 2 分
由②得 x 2, ………… 4 分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 x 4 . ………… 5 分
x2 + 2xy + y2 x2
19.解:原式= ………… 1 分
x x + y
2
(x + y) x2
=
x x + y
= ( x + y) x ………… 3 分
= x2 + xy ………… 4 分
∵ x2 + xy 3 = 0,
∴ x2 + xy = 3.即原式值为 3. ………… 5 分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 页(共 6 页)
{#{QQABZYCEggAoAABAAAgCUwVYCkKQkACAAAoOxAAMIAAByANABAA=}#}
20.(1)证明:∵ 点 E 为 AD 中点, AF∥BC ,
EF AE
∴ = =1 .
BE ED
∴ 四边形 ABDF 为平行四边形,
∴ AF∥BD,AF=BD.
又∵ AB = AC ,AD 为 BC 边上的中线,
∴ AD⊥BC,BD=DC.
∴ AF∥DC,AF=DC.
∴ 四边形 ADCF 为平行四边形. ………… 2 分
又∵ ∠ADC=90°,
∴ 平行四边形 ADCF 为矩形. ………… 3 分
(2)解:∵ BC = 6 ,AD 为 BC 边上的中线,
1
∴ BD = BC = 3.
2
3
∵ 在 Rt△ABD 中, sin BAD = ,
5
BD
∴ AB = = 5 .
sin BAD
∴ AD = AB2 BD2 = 4 .
又∵ 点 E 为 AD 中点,
1
∴ ED = AD = 2 .
2
∴ 在 △ 2 2 Rt EBD 中,BE = ED + BD = 13 .
∴ EF = BE = 13 . ………… 6 分
21.(1)①; ………… 2 分
(2)解:设数量多的三个群均有 x 条狗,则数量少的群有 (x 40)条狗.
由题意,列方程为 3x + (x 40) = 300, ………… 4 分
解得 x = 85 . 则 x 40 = 45.
答:四个群里狗的条数分别为 85,85,85,45. ………… 6 分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2 页(共 6 页)
{#{QQABZYCEggAoAABAAAgCUwVYCkKQkACAAAoOxAAMIAAByANABAA=}#}
22.(1)∵ m = 2,
∴ 函数 y = kx + b(k 0)图象经过点 A(1,4)和 B(2,2).
k + b = 4
∴ ,
2k + b = 2
k = 2
解得 . ………… 2 分
b = 6
∴ 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2x + 6. ………… 3 分
(2)m 1 ………… 5 分
23.(1)m =8, n = 6.5; ………… 2 分
(2)甲; ………… 3 分
(3)乙;甲 ………… 5 分
24.(1)证明:连接 OE,
∵ EF 为⊙O 的切线, A
∴ ∠OEF=90°.
C P H
F D
∴ ∠OEA+∠PEF=90°. O
∵ CD⊥AB,
E B
∴ ∠AHP=90°.
G
∴ 在△APH 中,∠PAH+∠APH=90°.
又∵ OE=OA,
∴ ∠OEA=∠PAH.
∴ ∠FEP=∠APH.
∵ ∠APH=∠FPE.
∴ ∠FEP=∠FPE. ………… 2 分
(2)解:∵ AD∥FG,
∴ ∠F=∠ADH.
4
∵ cos F = ,
5
4
∴ cos ADH = .
5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3 页(共 6 页)
{#{QQABZYCEggAoAABAAAgCUwVYCkKQkACAAAoOxAAMIAAByANABAA=}#}
∵ 弦 CD⊥AB,CD=4,
1
∴ DH = CD = 2,∠AHD=∠OHD=90°.
2
DH 5 3
∴ 在 Rt△AHD 中, AD = = , AH = AD2 DH 2 = .
cos ADH 2 2
3
设半径 OD=r,则OH =OA AH = r ,
2
∵ 在 △ 中,OH 2 2 2 Rt OHD + DH =OD ,
2
3 25
∴ r + 22 = r 2 ,解得 r = .
2 12
4
∵ 在 Rt△FHG 中, sinG = cos F = ,
5
OE 125
∴ OG = = ,
sinG 48
25
∴ EG = OG2 OE2 = . ………… 6 分
16
25.(1)一次函数;二次函数 ………… 2 分
(2)解:当0 x 20时,依据表格数据,设 y = kx + 90,
1
代入 (10,95)得10k + 90 = 95,解得 k = .
2
1
∴ y = x + 90.
2
2
当 20 x 60 时,依据表格数据,设 y = a(x 35) +m ,
2
a (20 35) + m =100
代入 (20,100)和 (40,120)得 ,
2
a (40 35) + m =120
1
a =
10
解得 .
245m =
2
1 2 245
∴ y = (x 35) +
10 2
1
x + 90, 0 x 20 2
综上所述,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 = ,
1 2 245 (x 35) + , 20 x 60
10 2
达到效果较好时的 x 的取值范围为 25 x 45. ………… 5 分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4 页(共 6 页)
{#{QQABZYCEggAoAABAAAgCUwVYCkKQkACAAAoOxAAMIAAByANABAA=}#}
26.(1)解:∵ 抛物线过 ( 2,3),
∴ 4a 2b + 3 = 3即b = 2a,
b 2a
∴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x = = = 1; ………… 2 分
2a 2a
(2)解: y1 y 3 y2
理由如下:
设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x = t ,则抛物线上点(0,3)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 (2t,3),
∵ 存在3 x 4,恰好使 y = 3. 0 0
3
∴ 3 2t 4,即 t 2.
2
∵ 抛物线开口向上,
∴ 在对称轴的左侧 y 随 x 增大而减小.
又 (3, y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 (2t 3, y3 3 )且 0 2t 3 1
∴ 点 ( 1, y , , 2t 3, y 都在对称轴左侧,且 1 2t 3 1 1 ) (1, y2 ) ( 3 )
∴ y1 y3 y2 . ………… 6 分
27.(1)线段 CD 与 AG 的数量关系:CD = 2AG . ………… 1 分
证明:倍长 EA 到 F,连接 BF.
∵ G 为 BE 的中点,
∴ BF=2AG.
∵ A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180 )得到线段 AE,
∴ AD=AE,∠DAE=180 .
∴ AD=AF, DAF = .
F
A
∵ BAC = = FAD ,
E
∴ BAF = CAD = BAD .
G
又∵ AB = AC ,
B
D C
∴ △FAB≌△DAC.
∴ BF=CD.
∴ CD = 2AG . ………… 4 分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5 页(共 6 页)
{#{QQABZYCEggAoAABAAAgCUwVYCkKQkACAAAoOxAAMIAAByANABAA=}#}
BD DG 6
(2) 的值: . ………… 6 分
CE 2
依题意补全图 2 如图: A
E
G
B C
D
………… 7 分
28.(1)C1; ………… 1 分
(2)解:如图,由题意可得,点 C 在 x 轴上且 ACB = 30 ,即图中C1和C2 两个位置.
y
过 B 作 BD⊥x 轴于 D,
2 2 2
∵ B ( , ),∴ OD = BD = ,
2 2 2
B
又∵ 在 Rt△ BC1D中, BC1D = 30 , x
C1 O D A C2
6
∴ C1D = .
2
6 2 6 2
∴ OC1 =C1D OD = = .
2 2 2
6
同理可得C2D = ,
2
6 2 6 + 2
∴ OC =C D +OD = + = . 2 2
2 2 2
6 2 6 + 2
综上所述,线段OC 的长为 或 .
2 2
………… 4 分
6 2 6 + 2
(3) t 1或 3 t . ………… 7 分
2 2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6 页(共 6 页)
{#{QQABZYCEggAoAABAAAgCUwVYCkKQkACAAAoOxAAMIAABy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