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3 22: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代,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和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21教育网
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时间:明朝中期以后。
(2)区域:苏州、松江等地。
(3)行业:纺织业。
(4)典型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5)关系: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1cnjy.com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1.原因
(1)清朝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3)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
(4)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和人民反抗。21世纪教育网
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对外政策。
3.表现[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2)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后来只开广州一处,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4.影响
(1)积极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方面: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问题】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探究: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③清朝统治者担心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又害怕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④统治者的妄自尊大。
影响:①积极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一、选择题
1.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2.明朝时,福建商人陈振龙到吕宋经商,带回了几尺红薯藤,从此红薯的种植逐渐推广开来。但是吕宋并不是红薯的老家,你知道它原产于哪里吗(  )。
A.非洲 B.南亚 C.东南亚 D.南美洲
答案:D
3.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  )。
A.苏州 B.杭州 C.北京 D.南京
答案:A
4.明清时期,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是(  )。
A.扬州 B.景德镇 C.南京 D.泉州
答案:B
5.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  )。
A.一些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B.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
C.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
D.一些手工业行业技术分工很细
答案:A
6.如果你是一位清朝的商人,政府限制对外贸易后你只能从哪一个港口出海经商(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连云港
答案:C
二、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殖民者来到中国。英国商人为扩大贸易,力图开拓中国市场,但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发展的形势,固步自封,自我陶醉。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请完成:
(1)“天朝”指什么?
(2)从乾隆帝的信来看,清政府拒绝与外国通商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反映出清朝统治者的什么思想?
(3)清朝初年在对外关系上实行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参考答案:(1)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21世纪教育网
(2)原因: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思想:愚昧落后,妄自尊大,闭目塞听。
(3)闭关锁国。后果: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