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中学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2份)(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岑溪中学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2份)(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3 22:00:38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 孔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柏拉图:
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 洪秀全: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间天国单元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二、理想社会的一次勇敢尝试---巴黎公社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19世纪欧洲工人的生活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生活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海 涅
悲愤的眼睛里没有一滴泪,
他们坐在织机前咬牙切齿,
古老的德意志,
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要织进去三重的诅咒。
一咒那既瞎又聋的上帝……
二咒那富人的王国……
三咒那虚伪的祖国…… 黑格尔 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古典哲学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中期前欧洲的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
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讨论 两位导师一起工作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街头,接触工人群众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实践基础: (4)理论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练习:1.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的阵营,成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下列作者表述的现象,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其根本原因是
A.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B.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加重
C.有科学理论指导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cD 1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意测验,请人们猜一猜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 BBC宣布,人们评选的结果是卡尔·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二至第四名。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封面
(1848年出版)(1)内容: (2)意义:解读经典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作用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解读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解读经典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表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决心解读经典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解读经典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恩格斯请举出哪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或建设实践?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理想社会的一次勇敢尝试---巴黎公社
1.背景: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样的特殊条件下爆发的?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理想社会的一次勇敢尝试---巴黎公社
1.背景: 2.概况:措施: 政治上摧毁旧机构,建立新政权;经济上没收资本主义私有制。
性质: 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根据材料概括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革命措施?“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有何重要意义?1.“巴黎公社为现今唯一的政权,不承认凡尔赛政府,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
2.下令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规定公社支援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男女教师同工同酬……公社还成立了救济贫民的机构,设立劳动就业登记处,实行免费教育等等。
——公社《告法国人民书》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理想社会的一次勇敢尝试---巴黎公社
1.背景: 2.概况: 3.失败的原因:巴黎公社“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因此它既不可能取得胜利… ——马克思 1872年的法国,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工人只有2.9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请结合材料及教材内容,谈谈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①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②没有乘胜打击敌人;③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④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客观原因: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理想社会的一次勇敢尝试---巴黎公社
1.背景: 2.概况: 3.失败的原因: 4.经验教训:(1)经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工人政权。 (2)教训:课件12张PPT。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
三、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一、绝望的年代
二、探索的岁月
三、感悟的时刻(背景)
(过程)
(意义)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绝望的年代(背景)材料一: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材料二: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1917年俄国物价比战前涨了8倍,而工人工资仅仅是战前的一半,生活艰难,甚至没有充饥的面包……战争使社会矛盾急剧激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绝望的年代(背景)1.客观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经济相对落后 (2)政治:沙皇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各种矛盾尖锐(3)外部: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2.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逐渐成熟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绝望的年代(背景) 二、探索的岁月(过程)1.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 4.十月革命倒沙皇 指方向 抛幻想 现曙光圣彼得堡一日游,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三处景点作为旅游的参考。游览景点一:冬宫 这座精美的建筑就是冬宫,曾经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王宫。在1917年,它是如何见证十月革命这段红色历史的?游览景点二:斯莫尔尼宫广场斯莫尔尼宫广场矗立着列宁巨型雕像 ——指引俄国革命前进的方向(1)列宁用什么来为俄国十月革命指明方向?(2)列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四月提纲》的?(3)《四月提纲》具体是如何为革命指明方向的?(4)革命能不能和平发展?“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假如你是国际导游,请你向大家说明为什么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本次旅游的最后一站?游览景点三: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当时“矛盾”主要体现在
A.全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沙皇专制的残余势力不断制造恐怖事件
C.布尔什维克党内派系斗争激烈    D.不断恶化的战争形势激发民众的不满情绪
2.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3.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AAD第22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绝望的年代(背景) 二、探索的岁月(过程) 三、感悟的时刻(意义)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以为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请你从全球史观或文明史观的角度来解读这幅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