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节《东南亚》教学设计(表格式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第2节《东南亚》教学设计(表格式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7 11: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 东南亚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东南亚具有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交通位置都非常重要,还有独特的热带气候、热带经济作物、热带旅游资源等。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
2022新课标要求 1. 在地图上指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2.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4.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了解东南亚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状况。【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地区差异,培养区域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培养学生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远大理想。
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第2节,因此,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由于学生已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应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只需适时引导、答疑解惑。
重点 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难点 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分析河流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材料准备 教师查找最新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引用旅游观光图片导入,有曼谷风光、新加坡风光和越南风光。 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创设情境,感受热带风情,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板书】 第二节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位置和范围展示地图——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教师】同学们,注意观察课文上图7.19和图7.20,说一说,为什么东南亚位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学生】因为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教师】 看课文回答,东南亚的位置在哪里?包括哪些范围?【学生】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学生】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学生】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有大小岛屿两万多个,我们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教师】下面我们再来看图7.21,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这个海峡对世界航海运输有什么重要作用?【学生】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六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学生】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板书】2.东南亚的国家【教师】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东南亚政区图,注意观察,哪些国家位于中南半岛,哪些国家位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附近有哪些国家?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学生】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其中与我国山水相连的有越、老、缅三国。【学生】位于马来群岛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六个国家。【学生】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承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都知道东南亚的纬度范围大部分在10°S—25°N之间 ,位于低纬度地区,在地球五带中属于热带。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和特征。【板书】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教师】东南亚主要分布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气候类型,它们的气候特征和分布地区都是不同的,先看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图。【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比较孟买和新加坡两个城市气候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分别归纳它们的气候特点。【学生】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学生】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课堂活动】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类气候类型,找出它们相同性和差异性。分布地区气温降水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教师】想一想,这些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学生】有利方面: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非常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学生】不利方面:在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易造成旱涝灾害。【教师】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教师】请大家对照课本图7.24,填写下表。国家主要的热带农作物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最大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活动探究】课本第25页“活动题”——探讨如何协调农业生产与东南亚热带雨林保护的关系。【活动提示】方便面生产越多→热带雨林面积越少→红猩猩无家可归。【板书】三.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教师】学完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主要探讨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教师】我们准备小组探究活动,同学们先看课本图7.28中南半岛城市与河流分布。它们的流向有哪些特点?这说明中南半岛有什么地势特征?【活动探究】课本第27页“活动题”——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任务1】在图中找出①湄公河、②湄南河、③萨尔温江、④伊洛瓦底江、⑤红河,看看这些河流分别流经哪些国家和城市?哪些河流发源于中国?【任务2】这些河流的流向有哪些特点?这说明中南半岛有什么地势特征?【任务3】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哪条?经过了哪些国家?【任务4】结合课文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学生】……(回答略)【板书】四. 热带旅游胜地【教师】东南亚拥有许多海滨旅游与度假胜地,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教师】课本图7.31就列举了缅甸仰光、泰国曼谷等6个著名旅游景点,下面请同学们思考3个问题。【问题1】东南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问题2】许多中国人出境旅游选择东南亚的原因。【问题3】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学生】 (1)海岸线长、海岛众多,有许多著名的旅游与度假胜地;(2)历史悠久,拥有多元的民族文化;(3)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学生】人们选择去东南亚旅游的原因是:距离近、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语言文化相近、交通便利、名胜古迹众多等。【学生】发展旅游业的好处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 识图分析在地图上观察、比较、分析、独立思考用图识图 结合地图观察、比较、分析、独立思考看图填充,增加识记内容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掌握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形成区域地理概念。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地理位置分析,进而了解马六甲海峡的作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来学习和分析区域地理事物的特征。比较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差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风气任务驱动‘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任务驱动‘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第23页“活动题”认识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第25页“活动题”探讨如何协调农业生产与东南亚热带雨林保护的关系。第27页“活动题”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第29页“活动题”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并能根据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去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也学会了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和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还学会运用图片和资料来分析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保护以及河流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中南半岛的河流及流经的城市中南半岛的河流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热带旅游胜地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同步教学法,边演示边讲解。本节探究式学习活动是通过任务驱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 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在理清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握课堂节奏,及时关注学生动态,正确引导学生读图和分析,提升学习效率。分组开展探究活动时,在问题设置上要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式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