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956年10月至1960年10月。
(3)主凶:英、法。
(4)帮凶:俄、美。
2.罪行
(1)英法——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
(2)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人民的反抗斗争: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抗击洋枪队。在慈溪之战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面对发展迅猛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摇摇欲坠。为巩固统治,清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其向列强妥协求和,以得到列强帮助,镇压人民运动。列强加强对中国的殖民统治,进一步使清政府在处理对外事务时软弱无力、卑躬屈膝以及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它们认识到要维护在华既得利益,就必须保留软弱的清政府。这样,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问题2】 太平天国运动极盛时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给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以极大的威胁。你知道这一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吗?
探究:(1)失败的根本原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2)领导者的等级思想、安乐思想、宗派思想,导致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
(3)战略上,轻视了敌人。清政府虽然腐败,军队战斗力不强,但是在京津地区力量仍较强大;对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认识不清。
太平天国运动在用宗教信条理论作指导、小农经济作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
1.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你认为下面能支持马克思观点的内容是( )。
A.英法以捏造的理由作为同中国开战的借口 B.英法勾结美国和沙俄共同侵略中国
C.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D.清政府增开商埠、英法扩大商品输出
答案:C
2.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中国允许俄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了圆明园中的珍藏
答案:B
3.小明在参观某一纪念馆时看到右边这一图片,这一事件应发生在(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联军在圆明园内狂欢
A.明末清初 B.虎门销烟期间 C.鸦片战争期间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答案:D
4.历史老师请四位同学说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他们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答案:B
5.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6.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的慈城镇,三面环山,古朴秀丽,历史上为慈溪县治所在。在慈城镇小北门外的乱石山冈上,有几块高高竖起的石碑,一直是长国人志气、灭洋人威风的象征。100多年前,那个名噪一时的常胜军头头就是在这里被英勇的“长毛”击毙的。下面对上述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② “长毛”是指太平军 ③常胜军是指清朝御林军 ④“头头”是华尔 ⑤反映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7.观察下列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小明打算用上面两幅图片在班里举办历史图片展览。他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关于哪次战争的?
(2)你知道图1中正在进行抢劫的强盗是哪国人吗?他们的行为与图2的景象有什么关系?
(3)通过这一主题展览,你对西方列强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两国。英法侵略者在圆明园大肆抢劫破坏后,为掩人耳目,放火焚烧,这是焚烧后留下的残迹。
(3)西方列强是一伙强盗,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