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2)主要战役:①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
2.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1】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人口众多,面积辽阔,拥有号称亚洲第一的舰队,并且日本劳师远征,清军是以逸待劳,可以说是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而最终却被刚刚兴起的日本打败,其原因是什么?
探究:(1)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2)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的准备上,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3)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4)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问题2】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探究:(1)《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2)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总之,《马关条约》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再现邓世昌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我们应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2.历史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在假期里阅读一部历史题材的书籍,小明阅读的书籍如图所示,你认为该书对这一战争原因的分析应该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军队对日本舰队构成威胁 B.中国舰队进入日本领海
C.日本要实现其称霸世界的梦想 D.日本帮助盟友朝鲜抵御中国
答案:C
3.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特有的,如刚刚结束的2010年是庚寅年,2011年是辛卯年,那么1894年是( )。
A.戊子年 B.壬辰年 C.癸巳年 D.甲午年
答案:D
4.2010年11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空母舰与韩国海军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一个多世纪前,中国海军曾经在这里与日本展开大战,当时的舰队是( )。
A.南海舰队 B.北洋舰队 C.北海舰队 D.南洋舰队
答案:B
5.小华学习了《马关条约》后进行了课堂小结,下列几项是他总结的这一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朝鲜沦为殖民地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6.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剧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新方式有( )。
A.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B.在中国开银行,向中国贷款
C.在中国办工厂 D.在中国建教堂、传教
答案:C
7.阅读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图中两位历史人物签署的对两国影响巨大的条约是什么?影响分别是什么?
(2)《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
参考答案:(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方便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增强了日本的实力。
(2)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有抵抗外国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面;《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