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11:1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侯课背诵·伟大的历史转折
wenguzhixin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背景:1978年,思想理论界针对“两个凡是”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内容:①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的历史性决策。④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二、拨乱反正: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第三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素养目标
1.立足历史解释解读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立足时空观念,认识我国改革的进程。
2.通过史料实证,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立足唯物史观,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3.立足家国情怀,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跨学科融合
结合音乐《春天的故事》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
历史解释
经济体制改革指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一定的所有制和产权结构与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统一,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范畴。简言之,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
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生产关系 不变:社会主义制度
怎么改?
农村怎样改?
素养探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独学+展示
时空观念
阅读教材第38-39页,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况。
时间
背景
目的
特点
意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人民公社的弊端;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的权、责、利紧密结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
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走,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迪哨子才慢慢后逛,到了田头忘带锄再去回家逛逛”。
材料二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积极性不高。
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
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
史料实证
农民的勇于尝试
皖、川试点
皖、川两省顶风而进
小岗村冒死尝试
“生死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2)1978年,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农村试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3)1980年6月,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政社分开”。人民公社体制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
(4)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到9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史料实证【合作探究】结合数据说一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①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53.42017年109331.713432.4②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历史解释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
唯物史观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1950年
土地改革
1953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
人民公社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积极
积极
消极
积极
认识(启示):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历史解释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城市将何去何从?
素养探究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独学+展示
历史解释
阅读教材第39-40页,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况?
背景
主要内容
中心环节
意义
①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②吃“大锅饭”,职工缺乏积极性③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
(1)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增强企业活力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
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
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
材料一: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史料实证
推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1984年10月2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
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P40,归纳城市改革主要措施有哪些?(从所有制结构、职权划分、分配方式三方面去归纳)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 重点 中心环节
所有制结构 单一公有制
职权划分 政企 不分 分配方式 平均 分配 增强企业活力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
史料实证
海尔总部 华为总部
意义
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历史解释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都根据政府指令完成。(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素养探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独学+展示
历史解释
阅读教材第40页,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概况?
背景
提出
完善
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目的?
材料1: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不能简单地否定计划经济在建国初期的成就和作用。在经济底子极端薄弱的情况下,只有集中经济力量才能发展急需的工业项目,
当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陈锦华
材料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机制作用,不能灵敏反映市场需求,压抑
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抑制了经济活力。结果导致供应短缺,生产力不能得到充分
发展。 ——陈锦华
材料3: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
们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邓小平谈话
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只看得见的手——国家宏观调控
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机制
结合材料,纵观整个改革过程,改革有哪些特点?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改革又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①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要勇于创新;
③改革要根据国情;
④改革要关注民生。
①从思想解放到改革推进
②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
③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④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1、特点
是体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实质:
3、启示:
【合作探究】
素养提升
家庭兰产承
包责任制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深化改革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和高速增长。
深化改革:1992年提出,1993年通过决定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1984年10月,加快城市改革。
内容: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意义: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课堂必背·伟大的历史转折
wenguzhixin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表现:(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4)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提出 ,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