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5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频考点5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11:18:5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频考点5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新考法·项目化学习)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围绕“民族英雄”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他们制作的人物资料卡。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民族英雄是( )
籍贯:福建侯官官职:湖广总督等主要成就:捉拿烟贩、设禁烟局、组织编译《四洲志》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魏源 D.陈化成
2.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掠夺大量茶、丝等农产品,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与商品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表明鸦片战争( )
A.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B.推动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C.加速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D.开启了中国寻求出路的探索历程
3.这项条约开头一节写着“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虽然称之为和约,但其内容却全是英国单方面的要求。材料中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一位美国学者曾这样描述发生在1860年9月21日的这场战争:“一支4000人的英法先头近卫部队对阵一支3万人的清军。侵略军的准确炮击,使清军骑兵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英法步兵极其迅速地向前推进,佐之以炮兵火力、步兵齐射,从而一举瓦解了清军的意志。”他意在说明这场战争清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军兵力不足 B.八国联军武器先进
C.清政府统治腐朽 D.中西方军事实力差距大
5.某班进行历史剧表演,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这件事最早发生在( )
外国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畅通无阻。他得意地说:“我们国家的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盘查。”
A.《望厦条约》签订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
6.太平天国坚决拒绝接受外国侵略者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指斥侵略者贩卖鸦片的罪行,并告诫他们不要帮助清政府,向他们庄严宣布对外政策:“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通商者务要凛遵天令”“准到镇江焦山下,听守镇江大员办理”。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抗外来侵略 B.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是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运动 D.具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
7.三元里的百姓联合南海、番禺等地的群众,成立了团练总局,与英法联军作斗争。后佛山团练总局发动了香港罢工,号召在港澳为洋人教书、雇工杂役等人员辞职回家。这反映了人民( )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壮大了无产阶级
C.反抗侵略的斗争 D.推翻了封建统治
8.(新情境·制作思维导图)下面是小明制作的思维导图,反映了( )
北洋水师 日本海军
实际参战10艘军舰,致远舰等5舰沉没 12艘参战军舰,“吉野号”等5舰受重创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大战 D.威海卫战役
9.甲午中日战争从精神上给予中国人一次猛烈的打击,于是乎中国才渐渐了解:要效法西洋,单单把重点摆在军事方面,依然不能有效,因而政治改革的要求才一天天地迫切起来。无论是康梁一派的维新运动也罢,孙黄一派的革命运动也罢,都是经过这一次战争以后,才同时地正式起来。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开阔了全体中国人的眼界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0.条约的割地规定,不但使中国失去大片战略要地,而且使中国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该条约的签订( )
A.使我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使列强的势力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C.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1.一百多年前的庚子年,面对西方列强的肆意欺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尽管它未能取得完全意义上的胜利,但它打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美梦。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迎着侵略者手中的杀人利器,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去,他们的精神使得侵略者发出一次次惊叹,亦为之折服。材料体现了( )
A.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B.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C.义和团反帝斗争的意义 D.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2.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大量的文史资料典籍和文化遗产的失窃、破坏。其中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 400件,铜器4300件。就连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这段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经过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 D.八国联军侵华的暴行
13.某个条约签订之后,一个美国人评论说,这时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落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14.日本帝国主义驻满军队于九月十八日晚借辞南满铁路破坏的口实,紧急地以武力占领沈阳、营口、长春与南满、安东两铁路线上的各重要城市,炮毁重要的要塞建筑、兵工厂……材料反映的事件( )
A.标志着伪满洲国的建立 B.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15.(新课标·家国情怀)法国战略学会会长马翼科将军评价:“中国在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迫使日本派遣数量庞大的军队在很长的战线作战,大大减轻了美军与苏军的压力。正是中国人民的奋力抵抗,极大改变了亚洲战场的力量对比,加速了战争的结束。”由此可见( )
A.中国的抗战有力支援和配合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抗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斗争时间最长、伤亡最重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1. A 根据材料中“福建侯官人”“捉拿烟贩、设禁烟局、组织编译《四洲志》”可知,材料反映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故选A。
2. B 由题干中关键信息“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掠夺大量茶、丝等农产品”“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与商品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即推动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故选B。
3. A 根据材料中“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其内容却全是英国单方面的要求”可知,该条约是《南京条约》。故选A。
4. D 由材料可知,清军是旧式的军队与作战方式,英法联军使用近代的武器与作战方式,这反映的是军事实力的差距,D正确。
5. C提取材料信息“我们国家的商船和车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结合所学知识1856年《天津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所以C正确。
6. A
7. C
8. C
9. C 根据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从精神上给予中国人一次猛烈的打击”“政治改革的要求才一天天地迫切起来”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故选C。
10. D根据材料中“使中国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因此该条约是《马关条约》。所以选D。
11. C 根据材料中“庚子年””打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美梦”“他们的精神使得侵略者发出一次次惊叹,亦为之析服”可知,材料体现了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野心,表现了中国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正确。
12. D
13. C
14. B 根据材料中“九月十八日”“借辞南满铁路破坏的口实”“以武力占领沈阳”等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1931年爆发的九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15. A材料中“大大减轻了美军与苏军的压力””改变了亚洲战场的力量对比,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反映了中国的抗战在二战中有力支援和配合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频考点 5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新考法·项目化学习)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围绕“民族英雄”
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他们制作的人物资料卡。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民族英雄是( )
籍贯:福建侯官
官职:湖广总督等
主要成就:捉拿烟贩、设禁烟局、组织编译《四洲志》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魏源 D.陈化成
2.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掠夺大量茶、丝等农产品,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
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与商品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表明鸦片战争( )
A.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B.推动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C.加速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D.开启了中国寻求出路的探索历程
3.这项条约开头一节写着“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
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虽然称之为和约,但其内容却全是英国单方面的要求。材料中的条
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一位美国学者曾这样描述发生在 1860年 9月 21日的这场战争:“一支 4000人的英法先头近卫部
队对阵一支 3万人的清军。侵略军的准确炮击,使清军骑兵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英法步兵极其迅速
地向前推进,佐之以炮兵火力、步兵齐射,从而一举瓦解了清军的意志。”他意在说明这场战争清军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军兵力不足 B.八国联军武器先进
C.清政府统治腐朽 D.中西方军事实力差距大
5.某班进行历史剧表演,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这件事最早发生在( )
外国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畅通无阻。他得意地说:“我们国家的商船和
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盘查。”
A.《望厦条约》签订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
6.太平天国坚决拒绝接受外国侵略者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指斥侵略者贩卖鸦片的罪行,并告
诫他们不要帮助清政府,向他们庄严宣布对外政策:“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通商者务要
凛遵天令”“准到镇江焦山下,听守镇江大员办理”。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抗外来侵略 B.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是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运动 D.具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三元里的百姓联合南海、番禺等地的群众,成立了团练总局,与英法联军作斗争。后佛山团练总
局发动了香港罢工,号召在港澳为洋人教书、雇工杂役等人员辞职回家。这反映了人民( )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壮大了无产阶级
C.反抗侵略的斗争 D.推翻了封建统治
8.(新情境·制作思维导图)下面是小明制作的思维导图,反映了( )
北洋水师 日本海军
实际参战 10艘军舰,致远舰等 5舰沉没 12艘参战军舰,“吉野号”等 5舰受重创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大战 D.威海卫战役
9.甲午中日战争从精神上给予中国人一次猛烈的打击,于是乎中国才渐渐了解:要效法西洋,单单
把重点摆在军事方面,依然不能有效,因而政治改革的要求才一天天地迫切起来。无论是康梁一派的
维新运动也罢,孙黄一派的革命运动也罢,都是经过这一次战争以后,才同时地正式起来。这表明甲
午中日战争( )
A.开阔了全体中国人的眼界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0.条约的割地规定,不但使中国失去大片战略要地,而且使中国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
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 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
号。该条约的签订( )
A.使我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使列强的势力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C.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1.一百多年前的庚子年,面对西方列强的肆意欺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尽管它未能取得完全意义
上的胜利,但它打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美梦。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数以千万计的中
国人迎着侵略者手中的杀人利器,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去,他们的精神使得侵略者发出一次次惊叹,亦
为之折服。材料体现了( )
A.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B.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C.义和团反帝斗争的意义 D.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2.8月 14日,联军攻陷北京。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国
珍贵文物、大量的文史资料典籍和文化遗产的失窃、破坏。其中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 3000
余尊,锦绣制品 1 400件,铜器 4300件。就连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
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这段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经过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 D.八国联军侵华的暴行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某个条约签订之后,一个美国人评论说,这时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
落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14.日本帝国主义驻满军队于九月十八日晚借辞南满铁路破坏的口实,紧急地以武力占领沈阳、营口、
长春与南满、安东两铁路线上的各重要城市,炮毁重要的要塞建筑、兵工厂……材料反映的事件( )
A.标志着伪满洲国的建立 B.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15.(新课标·家国情怀)法国战略学会会长马翼科将军评价:“中国在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作出
了巨大贡献,中国迫使日本派遣数量庞大的军队在很长的战线作战,大大减轻了美军与苏军的压力。
正是中国人民的奋力抵抗,极大改变了亚洲战场的力量对比,加速了战争的结束。”由此可见( )
A.中国的抗战有力支援和配合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抗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斗争时间最长、伤亡最重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A 根据材料中“福建侯官人”“捉拿烟贩、设禁烟局、组织编译《四洲志》”可知,材料反映的
民族英雄是林则徐。故选 A。
2. B 由题干中关键信息“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掠夺大量茶、丝等农产品”“农民
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与商品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即推动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故选 B。
3. A 根据材料中“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其内容却全是英国单方面的要求”可知,该条约是
《南京条约》。故选 A。
4. D 由材料可知,清军是旧式的军队与作战方式,英法联军使用近代的武器与作战方式,这反映的
是军事实力的差距,D正确。
5. C提取材料信息“我们国家的商船和车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结合所学知识 1856年《天
津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所以 C正确。
6. A
7. C
8. C
9. C 根据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从精神上给予中国人一次猛烈的打击”“政治改革的要求才一天天
地迫切起来”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故选 C。
10. D 根据材料中“使中国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成了中国被
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因
此该条约是《马关条约》。所以选 D。
11. C 根据材料中“庚子年””打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美梦”“他们的精神使得侵略
者发出一次次惊叹,亦为之析服”可知,材料体现了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瓜
分中国的野心,表现了中国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 正确。
12. D
13. C
14. B 根据材料中“九月十八日”“借辞南满铁路破坏的口实”“以武力占领沈阳”等可知,材料反
映的事件是 1931年爆发的九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15. A 材料中“大大减轻了美军与苏军的压力””改变了亚洲战场的力量对比,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反映了中国的抗战在二战中有力支援和配合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故选 A。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