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7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频考点7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11:26: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频考点7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1921年6月,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于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这次会议( )
A.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的章程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通过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方针
2.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提出提高工会权力;1922年9月的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提出了保障工人政治权利;1923年2月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影响非常深远。这主要是基于( )
A.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B.北伐战争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C.国共合作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3.(新情境·图书目录)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建军大业》一书,目录中的“ ”
处应填入( )
第一章 练兵于大革命的激流中第二章 第三章 中共八七会议和广州起义……第七章 1927年年底前后的起义第八章 1928年年初到夏的起义
A.各路英豪汇聚武昌城 B.井冈山道路通天下
C.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 D.革命火种传向北方
4.照片能形象地反映历史。下列两幅图片有助于我们研究( )
中共三大 李大钊和孙中山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国共十年对立
5.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危急关头,毛泽东、邓小平等人装扮成商人、农民,从全国各地赶赴武汉,召开会议,共同商讨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这次会议( )
A.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C.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D.明确党工作中心是领导组织工人运动
6.这个思想的基本内容是组织工农武装,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即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个思想是( )
A.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7.(新角度·红军战士的精神) “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伤兵,其苦更甚”。但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没有打垮红军将士的革命斗志,“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的红军歌谣,就是最生动有力的佐证。这体现了红军战士( )
A.实事求是精神 B.团结统一精神
C.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D.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8.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中国共产党“自己写字”开始于(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D.红军长征
9.(新情境·话剧剧本)2024年是红军开始长征90周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某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了一个话剧剧本《不朽的长征》。下面是同学们写的部分台词和情节,可入选的台词和情节是( )
甲: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乙:红军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并召开会议,挽救了红军。丙: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丁: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10.“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与日本侵略军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主力及其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所述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1.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 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站260多处,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900余支。百团大战的这些战果( )
A.有利于振奋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争”的神话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2.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后,中共中央给予八路军的战略任务是:一方面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一方面伺机深入敌人占领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展人民抗日力量,逐渐转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
决定性的作用。材料反映了在抗日战争中( )
A.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B.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中共坚持全民族抗战路线 D.共产党力量超过国民党力量
1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着力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有了这个前提,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结成了联盟。由于有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人民解放军仅仅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解放区土地改革( )
A.发生的历史背景 B.制定的主要方案
C.开展的有利条件 D.带来的显著成效
14.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开始发生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针对国民党将战争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战略企图,中共中央大胆作出决定,不等到完全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就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中共中央作出的决定是( )
A.采取运动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采取蘑菇战术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 D.进行大决战,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15.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文物——渡江先锋船。渡江战役前夕,许多船主、船工主动将隐藏的帆船献出。船工张孝华父子与其他船工一道冒着枪林弹雨率先将解放军战士护送到长江南岸,为渡江战役作出了杰出贡献。材料反映出渡江战役胜利的原因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援
B.解放军英勇作战
C.指挥者战术得当
D.国民党丧失民心
参考答案
1. B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在李达的主持下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B。
2. A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9月的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故选A。
3. C
4. C
5. A 分析材料,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赶赴武汉……共同商讨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因此,这次会议是八七会议。所以选A。
6. C
7. D根据题干中“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没有打垮红军将士的革命斗志”“‘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的红军歌谣,就是最生动有力的佐证”可知,材料体现了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8. C 根据材料中“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开始“自字”,C符合题意。
9. B
10.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正确。
11. A
A 根据材料可知,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有利于振奋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B 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C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D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
12. B
13. D
14. C 提取材料中共中央大胆作出决定……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联系所学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正确。
15.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频考点 7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1921年 6月,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
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于 7月 23日全部到达上海。
这次会议( )
A.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的章程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通过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方针
2.1922年 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提出提高工会权力;1922年 9月的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提
出了保障工人政治权利;1923 年 2月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影响非常深远。这主要是
基于( )
A.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B.北伐战争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C.国共合作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3.(新情境·图书目录)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建军大业》一书,目录中的“ ”
处应填入( )
第一章 练兵于大革命的激流中
第二章
第三章 中共八七会议和广州起义
……
第七章 1927年年底前后的起义
第八章 1928年年初到夏的起义
A.各路英豪汇聚武昌城 B.井冈山道路通天下
C.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 D.革命火种传向北方
4.照片能形象地反映历史。下列两幅图片有助于我们研究( )
中共三大 李大钊和孙中山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国共十年对立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危急关头,毛泽东、邓小平
等人装扮成商人、农民,从全国各地赶赴武汉,召开会议,共同商讨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这次会议
( )
A.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C.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D.明确党工作中心是领导组织工人运动
6.这个思想的基本内容是组织工农武装,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即以武装斗争为主
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
体。这个思想是( )
A.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7.(新角度·红军战士的精神) “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
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
伤兵,其苦更甚”。但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没有打垮红军将士的革命斗志,“红米饭,南瓜汤,秋
茄子,味好香”的红军歌谣,就是最生动有力的佐证。这体现了红军战士( )
A.实事求是精神 B.团结统一精神
C.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D.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8.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
题。这是一条真理。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
是吃了先生的亏。”中国共产党“自己写字”开始于(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D.红军长征
9.(新情境·话剧剧本)2024年是红军开始长征 90周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某校学生利用课余
时间写了一个话剧剧本《不朽的长征》。下面是同学们写的部分台词和情节,可入选的台词和情节是
( )
甲: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乙:红军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并召开会议,挽救了红军。
丙: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丁: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10.“该战是八路军 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与日本侵略军板垣征四郎第 5师团第 21 旅团主力及
其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所述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平型关大捷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 1824次,毙伤日军 20 645人、伪军 5155人,俘日军 281人、伪军 18407
人,日军投降 47人,伪军反正 1845人;破坏铁路 474公里、公路 1500多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
站 260多处,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缴获各种炮 53门,各种枪 5900余支。百团大战的这些战果( )
A.有利于振奋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争”的神话
C.打破了日本 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2.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后,中共中央给予八路军的战略任务是:一方面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一方面伺机深入敌人占领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展人民抗日力
量,逐渐转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
决定性的作用。材料反映了在抗日战争中( )
A.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B.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中共坚持全民族抗战路线 D.共产党力量超过国民党力量
1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着力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有了这个前提,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结
成了联盟。由于有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人民解放军仅仅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
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解放区土地改革( )
A.发生的历史背景 B.制定的主要方案
C.开展的有利条件 D.带来的显著成效
14.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开始发生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针对国民党将战争引向解放区、
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战略企图,中共中央大胆作出决定,不等到完全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就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中共中央作出的决定是( )
A.采取运动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采取蘑菇战术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 D.进行大决战,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15.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文物——渡江先锋船。渡江战役前夕,许多船主、船工主动将隐藏的帆船
献出。船工张孝华父子与其他船工一道冒着枪林弹雨率先将解放军战士护送到长江南岸,为渡江战役
作出了杰出贡献。材料反映出渡江战役胜利的原因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援
B.解放军英勇作战
C.指挥者战术得当
D.国民党丧失民心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B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在李达的主持下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7月 23日全部到达上
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 B。
2. A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2年 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 9月的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
工”“1923 年 2 月以郑州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确定了党
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故选 A。
3. C
4. C
5. A 分析材料,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27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赶赴武汉……共同
商讨中国革命未来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
开了八七会议。因此,这次会议是八七会议。所以选 A。
6. C
7. D根据题干中“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没有打垮红军将士的革命斗志”“‘ 红米饭,南瓜汤,秋
茄子,味好香’的红军歌谣,就是最生动有力的佐证”可知,材料体现了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8. C 根据材料中“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
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开始“自字”,C符合题意。
9. B
10.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 9 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 115 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
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
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正确。
11. A
A 根据材料可知,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有利于振奋全国军 √
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 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C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 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D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
12. B
13. D
14. C 提取材料中共中央大胆作出决定……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
区,联系所学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正确。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A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