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3 22: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实施:在________的领导下,____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21cnjy.com
(3)意义:促进了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2.苏联的成立
(1)时间:__________年底。
(2)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盟共和国:当时加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后来扩大到__________个。  21*cnjy*com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背景:1924年__________逝世后,苏联人民在__________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成就
(1)经济建设:
①工业:__________~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____,苏联由传统的__________国变成强盛的__________国。【来源:21cnj*y.co*m】
②农业:加快实现农业__________的步伐。
(2)政治建设:__________年通过新宪法。
①背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________和农业________。
②内容:宣布苏联是“__________”。
③影响: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__________”。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__________包围,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出处:21教育名师】
(2)评价:
①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增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②弊端:第一,优先发展__________,使__________和__________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__________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__________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__________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答案: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2)列宁 1921 商品经济 (3)国民经济
2.(1)1922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15www-2-1-cnjy-com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列宁 斯大林
2.(1)1928 重工业 农业 工业 集体化 (2)1936 工业化 集体化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
3.(1)帝国主义 经济 文化 (2)重工业 农业 轻工业 计划经济 农业产量 经济效益
21世纪教育网
【问题1】 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探究:(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
(2)从1918年开始,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政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4)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21·cn·jy·com
【问题2】 有人说,“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说,“斯大林模式”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你如何评价这一模式?www.21-cn-jy.com
探究:一方面,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因此,它在一定阶段内发挥过积极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另一方面,“斯大林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具体表现在三点:①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以至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②地方上被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③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当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时,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曾向列宁提出建议,必须发展商品经济。1921年3月,俄共“十大”通过了列宁的提议,决定(  )。2·1·c·n·j·y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C.颁布新宪法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  )。21·世纪*教育网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
3.苏联成立的时间是(  )。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 1936年
4.填空游戏: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下列图表,如果请你将空缺的表格填写完整,你会填写(  )。
1922年
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白俄罗斯
A.波黑    B.乌克兰  C.南斯拉夫    D.哈萨克斯坦
5.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6.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的建立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新宪法的制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21世纪教育网]
苏维埃俄国农业总产值在1925~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3~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全国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一战前10年的年平均收获量,战前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1921~1922年度苏俄的粮食采购量是3 814.07万公担,而1925~1926年度增加了133%以上……资本主义主要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0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但苏维埃俄国在5年内就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 ——《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2-1-c-n-j-y
请完成:
(1)根据材料回答,苏俄经济在1925年几乎达到战前水平是因为实施了什么经济政策?
(2)苏俄实施该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3)该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D
二、材料分析题
7.参考答案:(1)1921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2)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21教育网
(3)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