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八课件: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八课件: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4 05: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三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一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及中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
(1)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_________在各国国民经济
中的重要性迅速提高。
(2)___________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世界贸易自由化的
发展。国际贸易关贸总协定2.过程:
(1)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启动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
合),除传统议题外,还涉及服务贸易、_________和与贸易有关
的投资三个新议题。
(2)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决定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3)_____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的___
_____。
(4)截至2008年7月,该组织共有153个成员。知识产权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日内瓦3.宗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
到推动_______________的目标。
4.意义:
(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_______。
(2)表明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大框架已经
构筑起来。
(3)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
(4)表明___________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世界贸易自由化规范化多边贸易体制经济全球化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_________之一。
(2)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2.过程:
(1)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要求恢复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方地位。
(2)1995年,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
判。
(3)_____年,在世界贸易组织的_____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创始成员2001多哈3.影响:
(1)对中国。
①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机遇
与挑战并存。
②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中国的_________和长远利益。
(2)对世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没
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根本利益【史论要旨】
1.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克服了关贸总协定缺点,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中国“入世”过程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也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最有效的途径。【合作探究】
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并阅读以下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间,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陈宝森《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探究分析: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①原因: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与推动;通讯手段进步;两极格局结束;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②本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提示:世界贸易组织不仅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它本身作用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方向。其次,世界贸易组织内容的扩大,将其自由贸易原则拓展到更多领域。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协议与规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结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并阅读以下材料:
  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主席卡迈勒手起槌落一声响,长达16年的中国“复关”“入世”路画上句号。一个月后,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生效,中国开始了在统一规则下拥抱世界的新征途。探究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要性。
提示:①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基本上游离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之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②改革开放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够参与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从而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2)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该如何应对。
提示:①挑战:中国的产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②应对: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充分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等。知识点二 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
(1)原因。
①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
②_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
发展中国家。
③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表现: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规模动荡的危险,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受到威胁。
(3)对策:只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发达国家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世界和平与安全才有保障。2.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
(1)表现: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
滥、传染病横行和_____________猖獗等。
(2)影响: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3.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与对策:
(1)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_______”,但总体上有利于世界
经济的发展。
(2)对策:只要推行___________战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开展国际合作,就能达到共同繁荣与稳定。恐怖组织活动双刃剑可持续发展【史论要旨】
1.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它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性的共同问题面前,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才能走出困境。
3.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而不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说法。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探究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
提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
(2)请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发达国家掌握着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3)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提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阅读“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下列材料: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的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探究分析:
(1)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新趋势?
提示: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避免这种挑战和风险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提示:主要原因: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根本办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使经济全球化更多地造福于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 1.迅速发展的原因: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4)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对发达国家来说,它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典题训练】(2013·聊城高一检测)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选D。②是错误的,经济区域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既有阻碍作用,也有促进作用。④是错误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但不是必须,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经济全球化给第三世界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机遇是主要的,故选D。【变式训练】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解析】选A。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A说法是正确的。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所以“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的说法错误;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B、C、D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及对策
1.机遇:
(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开放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国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2.挑战:市场的开放、关税的减让,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可能上升。
3.对策:中国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典题训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解析】选B。“世界需要中国”可以理解为:没有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WTO是不完整的;没有中国参与制定规则,WTO的规则适用范围是很受限制的;没有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加入,国际市场难以实现真正的统一。“中国需要世界”是指:加入WTO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我国在改革中借鉴反映新情况的市场规则,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内地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促进中华民族和平统一进程。【变式训练】“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 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应消极应对开放的世界
B.中国给世界贸易组织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解析】选C。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挑战。题干信息过分夸大了“挑战”带来的负面影响。A、B表述不正确;D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