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7 09:31:16

文档简介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诗仙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青山”运动的参考系是“岸”
B.“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指的是时间间隔
C.“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说明位移的大小可以大于路程
D.在研究“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从巴蜀运动到天门山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2.(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黑脸琵鹭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它们每年都会在南沙湿地过冬。大多数黑脸琵鹭会在迁徙途中歇息觅食,走走停停,耗时数月。一学者曾在一只单身成年黑脸琵鹭身上安装了GPS信标,发现它在1800公里的迁徙之旅中居然只用了不到30小时,再扣除中途休息时间,实属不多见。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干中的“数月”指时刻
B.题干中的“30小时”指时间间隔
C.题干中的“1800公里”指黑脸琵鹭的位移大小
D.整个迁徙之旅中,这只黑脸琵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0m/s
3.(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某幼儿园进行多人跳绳游戏。其中两个老师拉着绳子使其转动,三个小朋友在转动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朋友们在起跳加速上升时处于失重状态
B.小朋友们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朋友们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在小朋友们跳绳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处于超重状态
4.(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某军事演练上,红方用氢气球向蓝方发放传单。一竖直上升的氢气球在离水平地面高度为200m时,一袋传单从氢气球上面掉下,该袋传单竖直上升了10m后开始竖直下落。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该袋传单从氢气球上掉落至落地时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220m B.200m,200m
C.200m,220m D.,200m
5.(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人站在船上撑竿使船离岸,关于人与物体的作用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船的压力与船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撑竿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撑竿发生了弹性形变
C.人站在船上对船的压力增大,则人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是否存在其他力无关
6.(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时直线甲和曲线乙刚好相切,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4s内(  )
A.甲车的速度大小为3m/s B.乙车的速度越来越大
C.乙车的初速度大小为3m/s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7.(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在两根竖直木桩等高的两点上,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绳各增加一小段,但仍保持两绳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表示木板所受的合力大小,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的拉力大小,则维修后(  )
A.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变大,变大 D.变小,变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带磁性的白板擦被吸附在倾斜放置的白板的下表面并处于静止状态。若磁力垂直于接触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板擦与白板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B.白板擦与白板之间一定有弹力
C.白板擦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
D.白板擦受到白板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9.(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受到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长度为6cm时处于压缩状态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C.弹簧在长度分别为4cm和8cm时受到的弹力相同
D.在该弹簧两端各加2N的拉力,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8cm
10.(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2023年3月27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汽车拉力赛(韶关站)于华家班赛车公园圆满收官。有甲、乙两赛车在一平直路面的两平行车道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B.内,乙车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时,乙车可能处于甲车的前方
D.内,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实验中可能用到下列科学方法:“图像法”“阻力补偿法”“化曲为直法”“控制变量法”和“近似法”等。
(1)为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用的科学方法是   。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保持力或质量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用的科学方法是   。
(3)正确安装好实验器材,为使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与所挂槽码受到的重力近似相等,应使小车的质量   (填“近似等于”“远大于”或“远小于”)所挂槽码的质量。
(4)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1)若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A之间有些点未画出)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由纸带上测量的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内重锤下落的位移差   (填“逐渐增大”“相等”或“逐渐减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   (填“匀加速”“匀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3)重锤从A点自由下落至D点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重锤经过C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并测得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3.(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高空坠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距地面高的阳台上的花盆因受扰动而掉落,掉落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花盆可视为质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花盆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以及着地时的速度;
(2)花盆着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14.(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质量的长方形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A上面放着质量的物块B,B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C用一根轻绳相连,与B相连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物块C的质量,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对物块B进行受力分析;
(2)求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
(3)求地面对木板A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15.(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我国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加快,其中离不开快递的自动分拣系统。一自动分拣装置的简化图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的速度逆时针运行,传送带两端AB长,物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若传送带出现故障停止转动,某物件从传送带右端A以某一初速度滑上传送带并刚好运动到左端B,求该物件的初速度大小;
(2)若传送带正常转动,从传送带右端A处无初速度放一物件,求物件从传送带右端A运动到左端B的时间t;
(3)若传送带正常转动,物件从传送带右端A以某一初速度滑上传送带,且通过传送带左端B时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求物件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v的范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中的青山运动的参考系是“孤帆”,A错误。
B、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的九天指的是时刻,B错误。
C、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或等于路程,C错误。
D、研究孤帆从巴蜀运动到天门山的时间较长,形状和体积对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可以看做质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大小,而是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
2.【答案】B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A、题干中的“数月”指时间间隔,A错误。
B、题干中的“30小时”指时间间隔,B正确。
C、题干中“1800公里”指的是路程的大小,C错误。
D、 整个迁徙之旅中,这只黑脸琵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0km/h,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个时间点,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直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3.【答案】C
【知识点】超重与失重
【解析】【解答】AD、小朋友起跳加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AD错误。
B、小朋友在空中减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B错误。
C、小朋友在空中下降时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正确。
【分析】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答案】A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传单从初位置到末位置,向下下落的位移大小为200m,方向为负方向,故位移为-200m,路程为220m,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直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答案】D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解析】【解答】A、 人对船的压力与船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错误。
B、 人对撑竿产生的弹力是由于人发生了弹性形变 ,B错误。
C、人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无关,C错误。
D、人的重力只与人自身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其他力无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6.【答案】C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解答】A、0-4s内甲车的速度为,A错误。
B、乙车的x-t图像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乙车的速度越来越小,B错误。
C、乙车再4s内的位移为4m,则,解得乙车的初速度大小为3m/s,C正确。
D、乙车的加速度为,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x-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和加速度的定义式计算初速度和加速度。
7.【答案】B
【知识点】受力分析的应用
【解析】【解答】木板保持静止,所受合力为零,则 不变 ,设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解得,轻绳变长时,α减小,F2变小,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再根据正交分解和平衡条件计算绳长变化后拉力大小。
8.【答案】B,D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解析】【解答】A、假设白板擦与白板之间没有摩擦力,则在重力作用下板擦会下滑,无法保持静止状态,故白板和板擦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A错误。
B、白板和板擦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B正确。
C、白板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C错误。
D、白板擦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白板的作用力与板擦的重力等大反向,故白板对板擦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对白板擦进行受力分析,假设不存在摩擦力,判断板擦是否能够保持静止状态,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合力的大小和白板对板擦的作用力方向。
9.【答案】B,D
【知识点】胡克定律
【解析】【解答】A、弹簧长度为6cm时弹力为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错误。
B、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B正确。
C、 弹簧在长度分别为4cm和8cm时受到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错误。
D、弹簧两端各施加2N的拉力,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弹簧的长度为8cm,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弹簧的弹力为零,再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10.【答案】A,C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由图像可知 时间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则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A正确。
B、由v-t图像可知乙车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B错误。
C、 时间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乙车有可能超过甲车,处于甲车的前方,C正确。
D、 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过的位移若大于两者的初始距离,则两车相遇一次;若乙车比甲车夺走的位移小于两者的初始距离,两车不会相遇,故两车最多相遇一次,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规律分析求解。
11.【答案】(1)阻力补偿法
(2)控制变量法
(3)远大于
(4)1.0
【知识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解析】【解答】(1) 为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阻力补偿法。
(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保持力或质量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为了让细绳的拉力近似等于所挂槽码的重力,需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槽码的质量。
(4)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小车所受拉力大小,则
【分析】(1)为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阻力补偿法。
(2)探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保证其他物理量不变,探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3)为了让细绳的拉力近似等于所挂槽码的重力,需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槽码的质量。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和图像的物理意义求解。
12.【答案】(1)0.02
(2)相等;匀加速
(3);;
【知识点】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2)由纸带可知重锤下落的位移差相等,则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锤下落至D的平均速度为,经过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分析】(1)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2)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则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时匀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以及逐差法计算C点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13.【答案】(1)解: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解得
花盆着地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
(2)解:前2s下落的高度
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分析】(1)对花盆进行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列方程计算运动时间和落地速度。
(2)先计算前2s下落的高度,再用总高度减去前2s的高度即为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
14.【答案】(1)解:对B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解: 物块B处于静止状态,有
物块C处于静止状态,有
解得,方向水平向左。
(3)解:把A和B看成一个整体,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
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则有
解得。
【知识点】受力分析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对B进行受力分析,按照一重二弹三摩擦的顺序进行分析。
(2)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分析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将A和B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计算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
15.【答案】(1)解: 传送带出现故障停止转动,对物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物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得。
(2)解:传送带正常转动,对物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假设物件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有
解得
即假设成立,则物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加速时间
解得。
(3)解: 当物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件的速度最大时,物件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得
当物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件的速度最小时,物件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解得
则。
【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传送带模型
【解析】【分析】(1)对物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大小,再由运动学公式计算速度大小。
(2) 传送带正常转动,对物件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判断物件再传送带上是否一直做加速度运动,进行计算求解。
(3) 当物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件的速度最大时,物件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当物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件的速度最小时,物件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计算速度大小。
1 / 1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诗仙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青山”运动的参考系是“岸”
B.“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指的是时间间隔
C.“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说明位移的大小可以大于路程
D.在研究“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从巴蜀运动到天门山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答案】D
【知识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A、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中的青山运动的参考系是“孤帆”,A错误。
B、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的九天指的是时刻,B错误。
C、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或等于路程,C错误。
D、研究孤帆从巴蜀运动到天门山的时间较长,形状和体积对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可以看做质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大小,而是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
2.(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黑脸琵鹭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它们每年都会在南沙湿地过冬。大多数黑脸琵鹭会在迁徙途中歇息觅食,走走停停,耗时数月。一学者曾在一只单身成年黑脸琵鹭身上安装了GPS信标,发现它在1800公里的迁徙之旅中居然只用了不到30小时,再扣除中途休息时间,实属不多见。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干中的“数月”指时刻
B.题干中的“30小时”指时间间隔
C.题干中的“1800公里”指黑脸琵鹭的位移大小
D.整个迁徙之旅中,这只黑脸琵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0m/s
【答案】B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A、题干中的“数月”指时间间隔,A错误。
B、题干中的“30小时”指时间间隔,B正确。
C、题干中“1800公里”指的是路程的大小,C错误。
D、 整个迁徙之旅中,这只黑脸琵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0km/h,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个时间点,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直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3.(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某幼儿园进行多人跳绳游戏。其中两个老师拉着绳子使其转动,三个小朋友在转动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朋友们在起跳加速上升时处于失重状态
B.小朋友们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朋友们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在小朋友们跳绳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C
【知识点】超重与失重
【解析】【解答】AD、小朋友起跳加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AD错误。
B、小朋友在空中减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B错误。
C、小朋友在空中下降时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正确。
【分析】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某军事演练上,红方用氢气球向蓝方发放传单。一竖直上升的氢气球在离水平地面高度为200m时,一袋传单从氢气球上面掉下,该袋传单竖直上升了10m后开始竖直下落。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该袋传单从氢气球上掉落至落地时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220m B.200m,200m
C.200m,220m D.,200m
【答案】A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传单从初位置到末位置,向下下落的位移大小为200m,方向为负方向,故位移为-200m,路程为220m,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直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人站在船上撑竿使船离岸,关于人与物体的作用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船的压力与船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撑竿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撑竿发生了弹性形变
C.人站在船上对船的压力增大,则人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是否存在其他力无关
【答案】D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解析】【解答】A、 人对船的压力与船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错误。
B、 人对撑竿产生的弹力是由于人发生了弹性形变 ,B错误。
C、人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无关,C错误。
D、人的重力只与人自身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其他力无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6.(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时直线甲和曲线乙刚好相切,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4s内(  )
A.甲车的速度大小为3m/s B.乙车的速度越来越大
C.乙车的初速度大小为3m/s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C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
【解析】【解答】A、0-4s内甲车的速度为,A错误。
B、乙车的x-t图像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乙车的速度越来越小,B错误。
C、乙车再4s内的位移为4m,则,解得乙车的初速度大小为3m/s,C正确。
D、乙车的加速度为,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x-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和加速度的定义式计算初速度和加速度。
7.(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在两根竖直木桩等高的两点上,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绳各增加一小段,但仍保持两绳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表示木板所受的合力大小,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的拉力大小,则维修后(  )
A.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变大,变大 D.变小,变小
【答案】B
【知识点】受力分析的应用
【解析】【解答】木板保持静止,所受合力为零,则 不变 ,设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解得,轻绳变长时,α减小,F2变小,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再根据正交分解和平衡条件计算绳长变化后拉力大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带磁性的白板擦被吸附在倾斜放置的白板的下表面并处于静止状态。若磁力垂直于接触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板擦与白板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B.白板擦与白板之间一定有弹力
C.白板擦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
D.白板擦受到白板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B,D
【知识点】形变与弹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解析】【解答】A、假设白板擦与白板之间没有摩擦力,则在重力作用下板擦会下滑,无法保持静止状态,故白板和板擦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A错误。
B、白板和板擦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B正确。
C、白板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C错误。
D、白板擦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白板的作用力与板擦的重力等大反向,故白板对板擦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对白板擦进行受力分析,假设不存在摩擦力,判断板擦是否能够保持静止状态,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合力的大小和白板对板擦的作用力方向。
9.(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受到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长度为6cm时处于压缩状态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C.弹簧在长度分别为4cm和8cm时受到的弹力相同
D.在该弹簧两端各加2N的拉力,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8cm
【答案】B,D
【知识点】胡克定律
【解析】【解答】A、弹簧长度为6cm时弹力为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错误。
B、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B正确。
C、 弹簧在长度分别为4cm和8cm时受到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错误。
D、弹簧两端各施加2N的拉力,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弹簧的长度为8cm,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弹簧的弹力为零,再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10.(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2023年3月27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汽车拉力赛(韶关站)于华家班赛车公园圆满收官。有甲、乙两赛车在一平直路面的两平行车道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B.内,乙车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时,乙车可能处于甲车的前方
D.内,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答案】A,C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由图像可知 时间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则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A正确。
B、由v-t图像可知乙车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B错误。
C、 时间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乙车有可能超过甲车,处于甲车的前方,C正确。
D、 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过的位移若大于两者的初始距离,则两车相遇一次;若乙车比甲车夺走的位移小于两者的初始距离,两车不会相遇,故两车最多相遇一次,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规律分析求解。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实验中可能用到下列科学方法:“图像法”“阻力补偿法”“化曲为直法”“控制变量法”和“近似法”等。
(1)为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用的科学方法是   。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保持力或质量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用的科学方法是   。
(3)正确安装好实验器材,为使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与所挂槽码受到的重力近似相等,应使小车的质量   (填“近似等于”“远大于”或“远小于”)所挂槽码的质量。
(4)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阻力补偿法
(2)控制变量法
(3)远大于
(4)1.0
【知识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解析】【解答】(1) 为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阻力补偿法。
(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保持力或质量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为了让细绳的拉力近似等于所挂槽码的重力,需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槽码的质量。
(4)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小车所受拉力大小,则
【分析】(1)为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阻力补偿法。
(2)探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保证其他物理量不变,探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3)为了让细绳的拉力近似等于所挂槽码的重力,需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槽码的质量。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和图像的物理意义求解。
12.(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1)若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A之间有些点未画出)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由纸带上测量的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内重锤下落的位移差   (填“逐渐增大”“相等”或“逐渐减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   (填“匀加速”“匀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3)重锤从A点自由下落至D点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重锤经过C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并测得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0.02
(2)相等;匀加速
(3);;
【知识点】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2)由纸带可知重锤下落的位移差相等,则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锤下落至D的平均速度为,经过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分析】(1)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2)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则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时匀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以及逐差法计算C点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13.(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高空坠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距地面高的阳台上的花盆因受扰动而掉落,掉落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花盆可视为质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花盆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以及着地时的速度;
(2)花盆着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1)解: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解得
花盆着地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
(2)解:前2s下落的高度
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分析】(1)对花盆进行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列方程计算运动时间和落地速度。
(2)先计算前2s下落的高度,再用总高度减去前2s的高度即为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
14.(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如图所示,质量的长方形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A上面放着质量的物块B,B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C用一根轻绳相连,与B相连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物块C的质量,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对物块B进行受力分析;
(2)求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
(3)求地面对木板A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答案】(1)解:对B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解: 物块B处于静止状态,有
物块C处于静止状态,有
解得,方向水平向左。
(3)解:把A和B看成一个整体,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
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则有
解得。
【知识点】受力分析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对B进行受力分析,按照一重二弹三摩擦的顺序进行分析。
(2)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分析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将A和B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计算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
15.(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我国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加快,其中离不开快递的自动分拣系统。一自动分拣装置的简化图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的速度逆时针运行,传送带两端AB长,物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若传送带出现故障停止转动,某物件从传送带右端A以某一初速度滑上传送带并刚好运动到左端B,求该物件的初速度大小;
(2)若传送带正常转动,从传送带右端A处无初速度放一物件,求物件从传送带右端A运动到左端B的时间t;
(3)若传送带正常转动,物件从传送带右端A以某一初速度滑上传送带,且通过传送带左端B时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求物件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v的范围。
【答案】(1)解: 传送带出现故障停止转动,对物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物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得。
(2)解:传送带正常转动,对物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假设物件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有
解得
即假设成立,则物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加速时间
解得。
(3)解: 当物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件的速度最大时,物件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得
当物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件的速度最小时,物件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解得
则。
【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传送带模型
【解析】【分析】(1)对物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大小,再由运动学公式计算速度大小。
(2) 传送带正常转动,对物件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判断物件再传送带上是否一直做加速度运动,进行计算求解。
(3) 当物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件的速度最大时,物件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当物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件的速度最小时,物件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计算速度大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