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程标准】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北京冬奥会,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二十四节气”,到闭幕式上的“送别柳”“十二生肖”,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赛场内外,中华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中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同世界各国“一起向未来”。
【学习聚焦】中华文化在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吸收外来文化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
完成本土化
隋唐
融合
宋明
①过程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结合p8,梳理佛教传入中国的发展历程
洛阳白马寺,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吸收外来文化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
①过程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根据材料思考:佛教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
刘宋有佛寺1913所,南齐有2015所,萧梁有2846所,即便是疆域局促的陈朝,也仍有佛寺1232所。
北朝的佛寺、僧尼远多于南朝,北魏末,仅洛阳一地就有佛寺1367所,全国有1万余所。东魏北齐有寺3万余所,僧尼300万人。北周也有寺1万所,僧尼100万人。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集 蒿里行》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晋书 列传 阮籍》
佛教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都比传统的中国儒道学说高超得多。 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槃”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把佛教视为控制民心,稳定社会,拉拢汉族地主阶级的法宝。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
佛教教义给苦难人民以精神慰藉
天灾人祸,社会动荡
统治者:麻醉人民,维护统治
名士为求明哲保身,多不谈政治,崇尚玄学和佛学
逐渐同儒家文化
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
完成本土化
隋唐
①过程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一种外来文化传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往往一方面需要适应原有文化的某些要求而有所变形;另一方面也会使原有文化因受外来文化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两种不同传统的文化相遇过程中,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
——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
思考:佛教是如何适应“原有文化的某些要求而有所变形”的?
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禅”宗:讲究静坐悟道
禅宗改造了传统佛教,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也提倡为父母守丧三年等,使外来佛教更适合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口味。
佛在心内,不在心外,只要静心自悟,不必苦修,便可顿悟成佛。
禅宗史上有南宗北宗(南顿北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唐 惠能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
完成本土化
隋唐
融合
宋明
①过程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思考:
佛教是如何适应“原有文化的某些要求而有所变形”的?
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明
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影响,渐趋本土化。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
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三教并行,禅宗修行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
以儒学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一部分。
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的中国化,是文化的移植,是一个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吸收、磨合的连续的过程。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佛教“征服”,反而彻底同化了外来宗教,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极具 。
—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
?
包容性
结合纲要上第8课p42,回顾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的过程
②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
来源于佛教的汉语词汇:刹那、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自受、烦恼、解脱、一尘不染、一厢情愿、臭皮囊、觉悟、缘分、五体投地、想入非非等。
“现在许多国人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赵朴初《俗语佛源》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①过程
积极
①文学、书法和绘画:
叹白发
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
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和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②建筑艺术: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8到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但中国恰在7、8世纪,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大量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消极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剃度受戒,遁入空门,不问世事
2.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
西方学术思想(科技及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利玛窦“西学东渐” 第一人
明末清初,一批来华耶稣会会士由于精通中国文化而获得高官的赏识,其中最有名的是利玛窦,他们脱下僧袍,换上了儒服,通过与儒家学者们谈天、辩论,用三棱镜、自鸣钟和地理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汤若望精通天文,后来他在满清官廷担任过钦天监监正的职务。耶稣会会士们将大约7000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17 世纪时会士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380 种著作,这些书多为神学著作,但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数学、地理、医药、气象、机械、解剖学、动物学、逻辑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费正清《东亚:传统与变迁》
①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生机;
②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
思考:早期的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层次 派别和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派
无产阶级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的渐进过程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
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发展变迁与政治运动密切结合。
2.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
②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背景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
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表现
主题:救亡图存
历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认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编译书籍
《海国图志》
特点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对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思考:近代中国
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观察图片,在“冲击-反应”模式下,面对西方的冲击,
试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角度说明中国做出的反应。(填充图册p7)
(1)第一次是本土内部文化的交融: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综合,
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2)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融: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融的时代。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哲学,它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影响深远。
(3)第三次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明末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技艺。
【知识延伸】 中国文化的三次交融
思考: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晚清民初西学东渐有何差异
(提示:可以从范围、内容、影响的角度考虑)
明清之际
仅局限于士大夫阶层,社会影响小;
内容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
文化上东西双向交流,未引起实质性变革。
晚清民初
西学传播途径广泛,社会影响大;
科技(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
①汉字
对外辐射和传播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后来,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
谚文,韩国称为韩字( ),北朝鲜称为朝鲜字( )。15世纪朝鲜王朝世宗大王遣人创造朝鲜拼音文
假名,“假”即借,“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汉字为“真名”。
喃字,又称字喃,是古越南民间的一种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来表达越南语的文字。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对外辐射和传播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②儒学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成均馆,朝鲜高丽和李朝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李朝开国至其末期正式用于称国家最高教育机构。设专门讲授儒学的明伦堂和供奉孔子的文庙。
成均馆大学名列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97名,其历史可追溯至于1398年成立的朝鲜王朝最高学府成均馆,是最初的国家级教育机关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③佛教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偈语深深打动了鉴真法师,从而下定决心,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戒,弘扬佛法,成就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
日本支援湖北高校物资
上书“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中国援助日本物资
上书“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社会制度: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
模仿中国,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
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教育体制: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④制度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制为立国规范……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⑤社会生活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日本的铜钱仿唐开元通宝。日本平城京,也就是今天的奈良,设计仿唐长安城,还有日本的法隆寺建筑深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
韩国首尔的景福宫,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鲜诗人崔致远
学思之窗:体会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唐代仕女图
日本和服图
这两首诗都是外国人使用汉字创作的律诗,不仅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严格按照律诗格式要求,还在诗中使用了历史典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熟悉和理解,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深刻影响。
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所学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琉球国中山王遣使来华,要求“给赐冠带”……明朝皇帝“命礼部图冠带之制示之”……另外,琉球国还仿照中国之制设立学校,“改粗鄙之俗为儒雅之风”,全国上下,“渐染华风,祀先圣,兴学校,家购儒书,人崇问学”,使得琉球国国内移风易俗,逐渐变化为“衣冠礼义之乡”。
——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⑤社会生活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对外辐射和传播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类别 时间 影响
汉字
儒学
佛教
社会制度
社会生活
前4-3世纪
3-5世纪
4世纪以后
7世纪
7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
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日本等国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日本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教育体制移植于中国、科举制跟中国一模一样。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中国人进入琉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①四大发明的传播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如何理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8世纪以后,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到欧洲
14至15世纪
印刷术传至欧洲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对当时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2.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史料阅读】p12
②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16—18世纪)
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饮茶成为欧洲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
2.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① 四大发明的传播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佛教传入
西学东渐
明末清初
晚清民初
对亚洲的影响
(东亚文化圈)
朝鲜、日本、越南、琉球、东南亚
对欧洲的影响
(中学西传)
四大发明的传播
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进程
影响
小结
(2022.6·北京高考·11)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下列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字母文字 ②雕刻艺术 ③民主政治 ④冶铁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真题演练
B
(2022.6·高考全国乙卷·29)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析】据材料“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初期,新旧之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之后有了更高的判别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和否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看待中西方文化,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故选D项;
据所学,东西文化论争,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出现,“五四”前后争论尤为激烈,而非五四时期引发,排除A项;
据所学,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等人已经对儒家思想予以批判和继承,排除B项;
据材料“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可知,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打破了之前过于肯定和否定的理念,但“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