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7 10:21:04

文档简介

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
1. 种子储藏前需晒干处理,此过程中自由水的比例会(  )
A. 降低 B. 不变 C. 上升 D. 不确定
2. 某同学想检测一款“无糖饮料”是否含有还原糖,他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A. 碘液 B. 斐林试剂 C. 苏丹Ⅲ染液 D. 双缩脲试剂
3. 绝大多数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 )
A. 多肽 B. 核糖核苷酸 C. 氨基酸 D. 核苷酸
4. 叶绿素主要吸收( )
A. 白光 B. 绿光 C. 紫光 D. 蓝紫光和红光
5. 有氧呼吸过程中能产生还原氢的是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一、二阶段
6. 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
A. Cl、Fe、S、N、Cu B. C、H、N、P、Mn C. B、Fe、Zn、Mn、Mo D. N、P、K、B、Fe、I
7. 下列结构中,能够通过捕获光能来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是( )
A. B.
C. D.
8. 根据磷脂分子的化学特性,将磷脂分子放入到水环境中,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其分布的是( )
A. B. C. D.
9. 生命系统最微观和最宏观的层次分别是( )
A. 病毒 个体 B. 细胞 生物圈 C. 分子 生物圈 D. 细胞 个体
10. 下列不属于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11. 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
单体 连接键 生物大分子 检测试剂或染色剂
葡萄糖 — ① —
② ③ 蛋白质 ④
⑤ — 核酸 ⑥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
B. 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碱基
C. 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
D. 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12. 下列关于转运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 B. 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
C. 协助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 D.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
13.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B.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
C. 制作装片时,染色后进行漂洗 D.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14. 在细胞中通常被称为能量“货币”的物质是( )
A. 糖原 B. ATP C. 磷酸 D. 脂肪
15.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呈现黄色的色素是
A. 叶绿素a B. 叶绿素b C. 胡萝卜素 D. 叶黄素
16.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经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逐渐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细胞癌变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17. 下列不属于高等生物体内细胞分化特点的是( )
A. 稳定性 B. 普遍性 C. 可逆性 D. 持久性
18. 淀粉水解产生的“生命的燃料”是( )
A 脂质 B. 葡萄糖 C. 蛋白质 D. 核酸
19.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 ( )
A. 多样性
B. 专一性
C. 高效性
D. 统一性
20. 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 )
A. 线粒体 B. 叶绿体基质 C. 类囊体薄膜 D. 线粒体基质
21. 质壁分离是指( )
A. 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 B. 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
C. 线粒体和细胞壁分离 D. 叶绿体壁和细胞质分离
22. 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B 二者都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C. 二者分解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D. 二者的反应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23. 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24.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I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发生了皱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皱缩的红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
B. 红细胞在皱缩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失水
C. 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D. 在红细胞皱缩过程中,细胞质浓度逐渐升高
25.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探究酵母菌进行____(填“无氧”或“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
(2)甲、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____(填“空白对照实验”或“对比实验”)。
(3)培养相同时间后,甲装置中的石灰水程度高,乙装置中的石灰水浑浊程度低,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了____,检测酒精的溶液是____,检测二氧化碳的溶液是____。
(4)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填“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26.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图中①到⑥是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图像①所示细胞处于____(填时期),该时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2)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的时期是____期,图中处于该时期的细胞图像是____(填序号)
(3)图像④所示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____个DNA分子
(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____,____,____三种,其中主要的分裂方式是____。
27.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将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的进行。右图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编号①~⑨表示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①是____,它的基本支架是____。
(2)图中结构②是细胞质,它由____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锚定并支撑着,这种网架结构是____。
(3)图中结构④是核膜,它具有____层膜;结构⑤是____,它能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图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是序号____,图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序号是____。
28. 下图是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是光合作用的____阶段,物质①是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
(2)反应Ⅱ是光合作用的____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
(3)在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向研钵中加入适量SiO2的目的是____。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
1. 种子储藏前需晒干处理,此过程中自由水的比例会(  )
A. 降低 B. 不变 C. 上升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中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同,细胞的代谢和抗逆性不同,当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相对增高时,细胞的代谢减慢,抗性增强;反之代谢快,抗性差。
【详解】自由水含量高,呼吸作用旺盛,晒干后自由水的比例会降低,抑制了种子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A正确。
故选A。
2. 某同学想检测一款“无糖饮料”是否含有还原糖,他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A. 碘液 B. 斐林试剂 C. 苏丹Ⅲ染液 D. 双缩脲试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详解】A、碘液将淀粉染成蓝色,所以是鉴定淀粉的,A错误;
B、斐林试剂和还原糖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可以鉴定还原糖,B正确;
C、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所以是鉴定脂肪的,C错误;
D、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反应发生紫色反应,所以可以鉴定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3. 绝大多数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 )
A. 多肽 B. 核糖核苷酸 C. 氨基酸 D. 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详解】ABC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少数为RNA,故绝大多数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氨基酸,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 叶绿素主要吸收( )
A. 白光 B. 绿光 C. 紫光 D. 蓝紫光和红光
【答案】D
【解析】
【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种,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详解】光合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 有氧呼吸过程中能产生还原氢的是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一、二阶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过程可以总结为:
【详解】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会分解葡萄糖,此时产生少量的还原氢,第二阶段会进行丙酮酸的分解,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大量的还原氢和二氧化碳,而第三阶段则是还原氢的消耗,因此产生还原氢的是第一、二阶段;
故选D。
6. 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
A. Cl、Fe、S、N、Cu B. C、H、N、P、Mn C. B、Fe、Zn、Mn、Mo D. N、P、K、B、Fe、I
【答案】C
【解析】
【分析】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S和N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C、H、N、P均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B、Fe、Zn、Mn、Mo均属于微量元素,C正确;
D、N、P、K均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C。
7. 下列结构中,能够通过捕获光能来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A是高尔基体,B是叶绿体,C是线粒体,D是细胞核。
【详解】通过捕获光能来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线粒体是“动力车间”,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8. 根据磷脂分子的化学特性,将磷脂分子放入到水环境中,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其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详解】A、磷脂亲水头部与水分子接触,疏水尾部疏水远离水分子,A正确;
B、亲水头部与水分子接触,尾部不与水接触,B错误;
C、尾部应不和水接触,C错误;
D、磷脂分子应整齐的排列在水面,D错误。
故选A。
【点睛】
9. 生命系统最微观和最宏观的层次分别是( )
A. 病毒 个体 B. 细胞 生物圈 C. 分子 生物圈 D. 细胞 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最微观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宏观是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正确。
故选B。
10. 下列不属于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R基因。
【详解】A、A化合物中的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即—CH2—CH(CH3)2 ,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A错误;
B、B化合物中的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两个氢,其中一个氢相当于R基,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B错误;
C、C化合物中的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即—CH3,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C错误;
D、D化合物中的氨基和羧基连在两个碳原子上,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D正确。
故选 D。
11. 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
单体 连接键 生物大分子 检测试剂或染色剂
葡萄糖 — ① —
② ③ 蛋白质 ④
⑤ — 核酸 ⑥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
B. 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碱基
C. 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
D. 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A、葡萄糖是多糖的单体,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故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A正确;
B、蛋白质是由单体②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③肽键连接形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故⑤是核苷酸,B错误;
C、②氨基酸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⑤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C正确;
D、检测蛋白质的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检测核酸的⑥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关于转运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 B. 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
C. 协助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 D.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不消耗能量,这种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
【详解】A、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A正确;
B、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相关物质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进出细胞的,B正确;
C、有的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C错误;
D、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B.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
C. 制作装片时,染色后进行漂洗 D.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甲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A正确;
B、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的细胞,B正确;
C、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
D、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D正确。
故选C。
14. 在细胞中通常被称为能量“货币”的物质是( )
A. 糖原 B. ATP C. 磷酸 D. 脂肪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
【详解】ATP为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由ATP直接供能,被称为能量“货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呈现黄色的色素是
A. 叶绿素a B. 叶绿素b C. 胡萝卜素 D. 叶黄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2)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A、叶绿素a呈现蓝绿色,A错误;
B、叶绿素b呈现黄绿色,B错误;
C、胡萝卜素呈现橙黄色,C错误;
D、叶黄素呈现黄色,D正确。
故选D。
16.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经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逐渐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细胞癌变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 下列不属于高等生物体内细胞分化特点的是( )
A. 稳定性 B. 普遍性 C. 可逆性 D. 持久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
【详解】A、细胞分化后会保持分化后的形态、结构、功能特点,保持稳定,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分化普遍存在于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具有普遍性,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化后会保持分化后的形态、结构、功能特点,不具有可逆性,C符合题意;
D、细胞分化从胚胎发育开始直到生命结束,具有持久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淀粉水解产生的“生命的燃料”是( )
A. 脂质 B. 葡萄糖 C. 蛋白质 D. 核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详解】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 ( )
A. 多样性
B. 专一性
C. 高效性
D. 统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据分析可知,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高效性,C正确。
故选C。
20. 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 )
A. 线粒体 B. 叶绿体基质 C. 类囊体薄膜 D. 线粒体基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详解】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1. 质壁分离是指( )
A. 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 B. 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
C. 线粒体和细胞壁分离 D. 叶绿体壁和细胞质分离
【答案】A
【解析】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条件下,细胞内的水分会向细胞外渗透,因为失水导致原生质层收缩,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要小于原生质层,所以质壁分离产生了,这种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现象为质壁分离现象。
【详解】原生质层包括液泡膜、细胞膜和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质壁分离中的“质”指的是原生质层,“壁”指的是细胞壁,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A正确。
故选A。
22. 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B. 二者都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C. 二者分解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D. 二者的反应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进行部位 第一步细胞质基质中,
然后在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否需O2 需氧 不需氧
最终产物 CO2+H2O 不彻底氧化物酒精、CO2或乳酸
可利用能 1161KJ 61.08KJ
联系 将C6H12O6分解成丙酮酸这一阶段相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详解】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
B、有氧呼吸的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无氧呼吸不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B错误;
C、二者分解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C正确;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反应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D正确。
故选B。
23. 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氧气、水,生成二氧化碳、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消耗有机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释放少量能量。
【详解】A、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构成有氧环境,从而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A正确;
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
C、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且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延长保质期,C正确;
D、采用快速短跑时肌肉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D错误。
故选D。
24.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I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发生了皱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皱缩的红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
B. 红细胞在皱缩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失水
C. 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D. 在红细胞皱缩过程中,细胞质浓度逐渐升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渗透作用是水分子等溶剂分子从低浓度一侧扩散到高浓度一侧的现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动物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详解】A、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红细胞在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失水发生皱缩,B正确;
C、红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所以具有选择性,C正确;
D、红细胞皱缩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所以细胞质浓度逐渐升高,D正确。
故选A。
25.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探究酵母菌进行____(填“无氧”或“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
(2)甲、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____(填“空白对照实验”或“对比实验”)。
(3)培养相同时间后,甲装置中的石灰水程度高,乙装置中的石灰水浑浊程度低,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了____,检测酒精的溶液是____,检测二氧化碳的溶液是____。
(4)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填“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答案】(1)有氧 (2)对比实验
(3) ①. CO2 ②. 酸性的重铬酸钾 ③.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4)兼性厌氧菌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甲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瓶中加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目的是检测有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乙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瓶中加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目的是检测无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
【小问1详解】
甲装置连接像皮球或气泵,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
【小问2详解】
甲、乙两个组都是实验组,两组的区别在于有无氧气,两组相互对照,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小问3详解】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甲、乙装置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甲浑浊的程度更高,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了CO2,而且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更多。酒精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问4详解】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26.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图中①到⑥是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图像①所示细胞处于____(填时期),该时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2)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的时期是____期,图中处于该时期的细胞图像是____(填序号)
(3)图像④所示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____个DNA分子。
(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____,____,____三种,其中主要的分裂方式是____。
【答案】(1)分裂间期
(2) ①. 有丝分裂中 ②. ③
(3) ①. 8 ②. 1
(4) ①. 有丝分裂 ②. 无丝分裂 ③. 减数分裂 ④. 有丝分裂
【解析】
【分析】图示为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图中①为间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期;②为有丝分裂前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④为有丝分裂后期;⑤为有丝分裂末期,⑥为末期完成形成子细胞。
【小问1详解】
图像①细胞处于间期,此时细胞中进行的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该时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小问2详解】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的现象,即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中处于该时期的细胞图像是细胞③,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个2DNA分子,该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小问3详解】
图像④所示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无染色单体,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
【小问4详解】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其中主要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27.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将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的进行。右图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编号①~⑨表示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①是____,它的基本支架是____。
(2)图中结构②是细胞质,它由____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锚定并支撑着,这种网架结构是____。
(3)图中结构④是核膜,它具有____层膜;结构⑤是____,它能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图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是序号____,图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序号是____。
【答案】27. ①. 细胞膜 ②. 磷脂双分子层
28. ①. 细胞质基质 ②. 细胞骨架
29. ①. 双 ②. 核孔
30. ①. ⑥ ②. ⑧
【解析】
【分析】图中结构①~⑨依次是①为细胞膜、②为细胞质、③为高尔基体、④为核膜、⑤为核孔、⑥为线粒体、⑦为内质网、⑧为核糖体、⑨为中心体。
【小问1详解】
图中结构①是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小问2详解】
②是细胞质,细胞质是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细胞质中的各种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即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着它们。
【小问3详解】
④为核膜,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⑤为核孔,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小问4详解】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即图中的⑥。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故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序号是⑧核糖体。
28. 下图是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是光合作用的____阶段,物质①是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
(2)反应Ⅱ是光合作用的____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
(3)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向研钵中加入适量SiO2的目的是____。
【答案】(1) ①. 光反应 ②. O2 ③.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 ①. 暗反应 ②. 叶绿体基质 (3)使研磨更充分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包括暗反应阶段和光反应阶段,暗反应的发生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反应的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分析题图:图示为光合作用过程,其中反应Ⅰ为光反应阶段,其中①为氧气,②为NADPH([H]),③为ATP;反应Ⅱ为暗反应阶段,其中④为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
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Ⅰ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物质①是水光解产生的氧气;光反应的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小问2详解】
反应Ⅱ为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小问3详解】
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向研钵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