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乡下人家》 表格式 教案+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乡下人家》 表格式 教案+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7 15:27:50

文档简介

《乡下人家》学习任务单
学科:小学语文 年级:四年级 册别:下册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读准多音字,学写难写字,培养汉字情怀。(重点) 2.初读课文,学习给画面取名,感受风景美。(重点) 3.欣赏画面,交流想象与朗读,体会画中情。(难点)
课上学习任务
【活动一】认读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活动二】书写规范:选择一个最难写的,写两遍。 【活动三】合作学习:抓住关键词,概括画面 学习要求:四人一组,小组分工,第3、4、5、6自然段一人一段,给每段的画面取个名字。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第6自然段 【活动四】合作探究:品读景致,欣赏交流。 学习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画面,品读文字,结合插图,说说你觉得这幅画面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最喜欢的画面你觉得怎么样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课后评价
1.基础过关:根据要求,选择答案。 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结瓜(jiē jié) 即使(jí jì) 几场春雨(chǎng cháng) 附近(fù fǔ) 鸡冠花(guàn guān) 2.课文感知: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乡下人家》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 、 、 、 、 、纺织娘唱歌图等画面,为我们展现了 的乡村生活。 3.拓展练写:仿一仿,写一写。 仿写要求:搜集有关乡村生活的图片、视频,或回忆自己去乡下的经历,仿照第三、四自然段的方法试着写一写。 4.素养实践:读下列语句,想象画面,并与最适合的一幅画名连起来。2.《乡下人家》教案
1.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生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重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景致。(重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难点)
2.内容分析
《乡下人家》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村画卷,作者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素、自然、和谐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写了乡下人家屋前色彩斑斓的瓜架、鲜花,以及屋后的青竹和鲜笋;第3—4自然段写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自由觅食的鸡鸭;第5—6自然段写了乡下人家夏天傍晚和秋天夜里的美好景象;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写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都有独特、迷人的风景。 本文最大特点是画面感强,每个场景,每个季节都是一幅画。开篇从门前写起,抓住瓜架上瓜、藤、叶的颜色,绘出了“瓜藤攀架图”;再以“有些人家”衔接,依着时令介绍门前的鲜花,寥寥几笔,勾勒出“花开三季图”;又以“还有些人家”过渡,笔锋转向屋后的青竹和鲜笋,描绘了“雨后春笋图”。作者的视线又转移到竹林中的母鸡和小鸡身上,再移动至场院上的雄鸡,最后转到小河中的鸭子,绘出了“鸡鸭觅食图”。由静到动,由房前屋后到小河石桥,画面一下子变得丰富而又灵动,展现出乡下人家生活的自在与生机。而最突出、最动人的风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者以夏天傍晚、秋天月夜为轴,选取了“门前晚餐”和“秋虫夜吟”两个场景,让画面一下子立体、热闹起来,有了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这些独立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层次丰富而又清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
3.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词,谁来背一背。说一说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散文,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乡下人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大家带着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边读边感受: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字音、字形。 (1)指名读、齐读下列词语。 构成 装饰 凤仙 顺序 投下 照例 率领 大踏步 倘若 绘成 和谐 寄住 催眠曲 朴素 附近 捣衣 (2)指名读易错音: 门前场地、几场春雨 结出了青的、红的瓜 鸡冠花 预设:chǎng,cháng;jiē;guān。 点拨:场,表示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地方时,读第三声;作量词,表示事情的经过时,读第二声。结,作动词,表示长出(果实或种子)时,读第一声;其余读第二声。冠,表示帽子,形状像帽子或顶上的东西时,读第一声,如衣冠、鸡冠;表示“把帽子戴在头上”“居第一位”“在前面加上某名号”时,读第四声,如未冠、冠军、冠名。 交流易错字: 预设:饰、蹲、率。 点拨:“饰”,想过“饰”为什么要这样写吗?——左边食字旁,右边人手里拿着巾,表示擦拭食器,让它干净一点、漂亮一点,引伸为装饰、打扮。 “蹲”,尊上部是带耳朵的漂亮酒坛子,下面的寸表示手,手捧美酒献给最尊贵的客人,人蹲下来像个酒坛子。看老师写——(横就代表——美酒,所以横不能少) “率”, 用粗绳做的捕鸟网叫率。看老师写(四点向心,齐心协力才能率领好队伍;点、竖要居中,不偏心才能率领好队伍。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其实汉字笔笔都有做人的道理。) 师示范后,学生选择一个最难写的,挑战一下自我,写两遍。 3.整体感知: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预设: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再读课文,给画面取名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乡下人家,去看一看他们生活的画面吧。 活动一:抓关键词,理清思路 活动要求: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表示方位、表示时间的词语。 预设:方位:屋前、门前的场地、屋后、房前屋后、屋后河中、门前、屋前 时间:春雨过后、夏天傍晚、秋天夜里 点拨: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作者是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的。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方位,乡下人家都有不同的画面。 活动二:学习方法,给画面取名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屋前去看看作者描绘的画面吧。 课件出示文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描写的最主要的景致是什么?将关键词圈出来吧。 预设:瓜藤 引导:以“瓜藤”为核心词,再找出关键词“攀”“爬”可以给这个画面取名为“瓜藤攀爬图。”这种取名方法叫做“取主法”。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给这个画面取个什么名字呢? 预设:屋前瓜藤图、瓜藤爬棚架 引导: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都描写了哪些景致?将关键词圈画出来。 预设:“瓜架、花儿、青、红、瓜、长、藤、绿、叶”, 引导:如果把这些关键词串连起来,这个画面就可以取名为“长藤绿叶青红瓜”。这样的取名方法叫做“串联法”。运用这种方法,你还可以个这个画面取个什么名字呢? 预设:瓜架长藤绿叶图 合作取名 (1)三人一组,小组选定一种取名方法后,按照方位顺序,每人负责给两个画面取名,看谁取得又快又生动。 (2)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相机点拨。 取主法预设: 以最主要的景物为核心取名。 段落方位词关键景物关键词画卷取名1屋前瓜藤攀爬瓜藤攀爬图2门前的场地鲜花开放鲜花绽放图2屋后春笋探出头春笋探头图3房前屋后鸡群觅食鸡群觅食图4屋后河中鸭子游戏水中鸭子戏水图5门前晚饭门前门前晚饭图6屋前纺织娘唱起歌秋虫夜吟图
串联法预设:找出关键词,将关键词串联取名。 段落方位词关键词画卷取名1屋前瓜架、花儿、青、红、瓜、长、藤、绿、叶长藤绿叶青红瓜2门前的场地花、顺序开放各种花儿顺序开2屋后竹、浓浓的绿荫、笋、探出头来绿竹浓荫笋探头3房前屋后母鸡、一群、觅食、雄鸡、走来走去鸡群觅食雄鸡走4屋后河中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一群鸭子戏水中5门前吃晚饭、天高地阔天高地阔吃晚饭6屋前歌声、催眠、进入梦乡歌声催眠入梦乡
活动三:小结概括,共赏画面 引导:请大家带着下面的问题再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画面吧。 课文先描绘了三幅乡下植物图: 、 和 ; 接着描绘了两幅乡下动物图: 和 ; 最后描绘了两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图和 图。 预设:瓜藤攀爬图、鲜花绽放图、春笋探头图,鸡群觅食图、鸭子戏水图,门前晚饭、秋虫夜吟。 总结:不管房前还是屋后,不管春天还是秋天,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都很(美)。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 走进画面,体会情感 过渡:通过读文想象画面,给画面起名字,让我们欣赏了一番乡下人家生活的各种画面。现在让我们再深入读文,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吧。 活动四: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 过渡:这些画面有有关植物的,有有关动物的,有有关人与自然的,真让人陶醉,你最喜爱哪一类画面呢? 预设1:有关植物的画面 1. 自主探究:认真阅读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词句,并谈一谈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 ①出示: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点拨:屋前的瓜藤,本来是一处静物描写,作者却用了这么多表示动作的词,这是为什么呢? 点拨:用一连串动词写出了瓜藤生长的过程,随着课文的描写,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瓜藤攀爬图;静中有动,能把景物写活,写出生气和活力。 ②出示:青的、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 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点拨:高楼前的石狮子和旗杆,给人什么感觉? 预设:严肃、单调。 点拨:课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乡下人家的生机与活力。 ③出示: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点拨:乡下人家都养了哪些花?这些花很漂亮,课文为何说这些 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点拨:“朴素”指的是这些花在乡下很常见,很普通,不需要怎么照料就能存活。“华丽” 是指花开得美丽、好看。 ④出示: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点拨:乡下人家种的竹子有什么特点? 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几十枝”“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体会到竹的多和茂盛。“探”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笋悄悄地生长,长得快、可爱,对世界充满好奇。 (2)悟一悟。 从“瓜藤攀爬图”“鲜花开放图”“竹笋探头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体会到乡村景致的迷人、独特,以及乡村生活的生机盎然。 (3)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预设2:有关动物的画面 自主探究:你觉得鸡、鸭们在乡下生活得怎么样?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请你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汇报交流:(说一说,悟一悟,读一读) (1)说一说。 预设:“觅食”,(与养鸡场的鸡对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耸着尾巴,大踏步,走来走去”,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竹林中、场地上、水中”,想到哪就到哪儿。 “游戏”,边玩边吃,神仙日子。 “从不吃惊”,习以为常,就像在家里一样。 鸡、鸭们在乡下生活得自由自在。 (2)悟一悟。 从“鸡群觅食图”和“鸭子戏水图”中你感受了什么?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预设:从中感受乡村生活的新鲜有趣,体会到作者对自在、和谐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读一读。 带着自己的感受,配乐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预设3:有关人与自然的画面 1.自主探究:阅读5、6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词句,并谈一谈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 ①出示: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点拨:抓住“天高地阔”,引导学生发现乡下人家是以天地为“餐厅”的。抓住“红霞”“微风”“归巢的鸟儿”等,引导学生发现乡下人家的“餐厅”里多么热闹,有好多好友作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②出示: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寄住”“唱起歌来”“甜甜蜜蜜”等,想象画面,说说感受。 点拨:“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与开头搭瓜架相照应。通过描写纺织娘的歌声写出了乡下夜晚的宁静,这也是乡下人家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悟一悟 你从“门前晚饭图”“秋虫夜吟图”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乡下人的轻松愉悦,人与自然的和谐。 (3)读一读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5、6自然段。 活动五:结合画面,表达情感 引导:乡下人家的生活充满生机、多姿多彩、无拘无束、自然和谐,你喜欢乡 下人家这样的生活吗?作者把赞美乡下人家的生活的机会留给了你,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赞美一下吧。 课件出示:乡下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乡下人家长藤绿叶、鲜花绽放,美得迷人,美得独特,让人向往。 小结:在乡下人家,鸡成群,鸭戏水,一派和谐的景象!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五、布置作业 乡下人家,如此独特、迷人,让我们搜集有关乡村生活的图片、视频,或回忆自己去乡下的经历,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一写你知道的乡下人家的其他动物吧! (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参考示例:羊,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乡下的羊大多是山羊,有青灰色的,有黑色的,也有花色的。乡下的羊喜欢三五成群地在草地上吃草,脊背上的皮毛在阳光下闪着油光。偶尔几声“咩咩”,弄得路边农户家的公鸡和小猫好生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