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17: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北宋的政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以下通过政变、篡权建立的新王朝,维持了百年以上较长统治的是(  )
A.篡夺皇位司马炎,建立西晋归统一
B.王莽篡汉建号新,托古改制短命亡
C.外威杨坚善弄权,建立隋朝代北周
D.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北宋
2.汪洙(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这表明宋代:
A.尚武风气盛行 B.社会风气比较开
C.藩镇混战割据 D.全国读书风气深厚
3.“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刘邦 B.李渊 C.赵匡胤 D.杨坚
4.北宋建立以后,设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又设枢密院执掌军事,其目的是
A.增加宰相人数,加强宰相的权力
B.增强国家对军事的重视
C.增加官职,安抚功臣
D.分化相权,加强君主对国家的控制
5.《中国文学史》中记载:“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领域繁荣都数到“宋代”的其中一个原因是( )
A.宋词的发展 B.宋代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实现全国统一 D.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6.历史典故往往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因此,历史典故也往往用来作为研究历史的依据之一。下列历史典故与赵匡胤有关的是(  )
①黄袍加身 ②揭竿而起 ③纸上谈兵 ④杯酒释兵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在宋代,即使武将率军数十万,光复幽蓟两地,向朝廷献上胜利的捷报,也比不上状元及第的荣耀。这说明宋代( )
A.崇尚武力 B.重文轻武 C.经济繁荣 D.战争频繁
8.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隋文帝杨坚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元世祖忽必烈
9.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
A.通判 B.宰相 C.转运使 D.节度使
10.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整顿吏治 B.改革科举 C.增强军力 D.增加收入
二、填空题
11.1069年, 任用 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12.1069年,宋神宗任用 主持变法,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北宋史学家 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13.战国时期,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1069年,宋神宗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是 。
14. 年,后周大将 在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 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 。赵匡胤就是 。
15.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在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行政方面,在中央,采取 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 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 分权。在财政方面,设置 ,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判断题
16.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后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17.宋朝皇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18.宋朝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
19.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中“唐宗宋祖”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宋高祖赵匡义。( )
20.请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项分别打正确(注:如果将所有项都打“正确”则本题不得分)
(1)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2)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3)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4)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5)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6)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四、综合题
21.交流与创新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开放与兴盛的唐朝》
材料二: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三:有鉴于百余年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教训,宋太祖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作为巩固本朝统治的根本方针。
——甘霖《变局》
材料四:(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魏泰《东轩笔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大出大进”的特点。
(2)材料二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其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太祖为“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四中的现象与宋朝实行的哪一国策有关。并请谈谈该政策的积极影响。
22.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影响着国家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他又是怎样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二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七下教材《相关史事》
(2)材料二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三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3)材料三反映北宋开国后实行什么国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带来什么消极影响?
2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把上述图片中的人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说出他们所属的朝代(政权)。
(2)上述图片中曾建立中国历史上著名盛世的是哪两幅图中的人物 你觉得他们建立盛世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3)图2中人物通过什么事件建立政权
(4)图4中人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称帝后,改国号为什么
(5)图5中人物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元朝是谁建立并完成全国统一的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B
7.B
8.C
9.A
10.D
11. 宋神宗 王安石
12. 王安石 司马光
13.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14. 960 赵匡胤 陈桥驿 开封 北宋 宋太祖
15. 分化事权 文臣 通判 转运使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错误
20.(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21.(1)“大进”: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国佛教事业的法发展;“大出”: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
(2)制度:科举制;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3)措施: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全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国策:重文轻武;
积极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2.(1)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2)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23.(1)顺序:图1、图4、图3、图2、图5、图6。朝代:图1:唐朝;图2:北宋;图3:唐朝;图4:唐朝;图5:蒙古政权;图6:元朝。
(2)图1和图3。政治清明;重视发展经济;善于听取意见,重视人才的合理使用。
(3)陈桥兵变。
(4)周。
(5)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图6或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