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节 俄罗斯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亚欧大陆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学好本节内容,意在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的基本方法。本节内容共三个小标题,在思路上按照从自然到人文排序,以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第一个标题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及范围,由于纬度高,导致长冬短夏的气候特点。又由于领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引出了第二个标题。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工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俄罗斯的工业比较发达。而这么发达的工业,当然需要有交通运输作支持,因此在第三个标题介绍了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还介绍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个交通枢纽城市。本节教材这样环环相扣的内容安排,更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
2022新课标要求 1. 在地图上指出某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个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个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 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 根据地图归纳某个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读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概括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培养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理念。
学情分析 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一个国家的基本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地理概念和思考能力,所以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结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思维,让学生轻松自然地接受新知。
重点 1. 运用地图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主要邻国及首都。2. 运用地图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难点 1. 运用地图分析俄罗斯的工业特点、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分布的关系。2. 运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及主要城市的分布,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知识 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材料准备 教师查找最新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初识俄罗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俄罗斯的特色美食和景观图片(克里姆林宫、列宁广场、贝加尔湖、西伯利亚大铁路、芭蕾舞《天鹅湖》)。 了解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 以图片导入,提高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同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这是哪个国家啊?【学生】俄罗斯【板书】第四节 俄罗斯【教师】通过前面几个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要了解俄罗斯,首先要知道它在哪里,就是地理位置。看课文图7.47和图7.48,思考几个问题:问题1:俄罗斯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哪条特殊纬线穿过俄罗斯?问题2:观察俄罗斯濒临哪些大洋和海域?问题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邻国。问题4:在图上找出东经160°线,这是什么分界线?这说明什么?【板书】1. 地理位置特点【学生】北极圈穿过俄罗斯,纬度高【学生】三面临海……【学生】邻国众多……【学生】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说明俄罗斯横跨东西两半球。【教师归纳】俄罗斯纬度位置高,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三面临海,位于亚欧大陆北部,邻国众多。这与它国土辽阔是分不开的,课件展示俄罗斯面积超过1700万k㎡,东西跨度9000多千米,南北跨度4000多千米,从东部坐普通列车到西部需要三天时间。所以说这个国家的国土真辽阔啊!【教师】在图7.48找出亚欧分界线,同学们还记得它经过的地形区吗?谁来回答。【学生】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承转】辽阔的疆域为俄罗斯提供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其中地形开阔就是国土广大的直接体现,你们还记得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前三个国家吗?【学生】俄罗斯、加拿大与中国【教师】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看图7.48,俄罗斯亚洲和欧洲部分主要有哪些地形区?【板书】2. 地形特点【学生】东欧平原在欧洲【学生】亚洲部分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教师】哪类地形面积最大?【学生】平原面积最大【教师】我们继续读图7.48,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注意这些河流的流向,它们分别注入哪些海洋?【学生】俄罗斯的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其中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其它三条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拥有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教师】这里要强调的是,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教师】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特征。因此,根据河流流向,大家觉得俄罗斯欧洲和亚洲两部分的地势各有什么特点?【板书】3.地形特征【学生】欧洲部分地势北高南低。【学生】亚洲部分的地势南高北低。【承转】在俄罗斯西南,黑海之滨有一个城市索契,在2014年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第22届冬奥会在此举行。俄罗斯总统在申办冬奥会的时候说过,他们举办冬奥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谁知道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指的是什么?【学生】气候寒冷,冬季漫长,降雪多。【板书】4. 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分布【教师】请同学们看图7.49,思考两个问题:问题1:俄罗斯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哪种气候分布最广?问题2:读莫斯科、雅库茨克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1)先看最冷月平均气温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然后计算年温差。(2)比较两地夏季和冬季的降水量,说出降水差异。问题3: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问题4:归纳俄罗斯的气候特点。【学生1】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此外还有温带季风气候(太平洋沿岸)、寒带气候(北冰洋沿岸)和高原山地气候。【学生2】莫斯科最冷月平均气温-9℃,最热月平均气温18℃,年温差较小,冬季气温较温和,全年有降水,夏季较多,说明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学生3】雅库茨克最冷月平均气温-41℃,最热月平均气温19℃,年温差大。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漫长寒冷,全年降水较少,说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较明显。【学生4】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教师点拨】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雅库茨克和莫斯科的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进一步总结。在俄罗斯像雅库茨克这么冷的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2/3,其中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的极端气温达到零下73度,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俄罗斯的寒冷。【延伸思考】俄罗斯的领土亚洲部分比欧洲部分大得多,为什么还称俄罗斯为欧洲国家?【学生】陆地面积大部分在亚洲的欧洲国家【教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自然条件好,这里1/4的国土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所以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承转】辽阔的领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板书】5.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教师】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基本自给的国家之一。请看图7.50,思考问题:问题1:说出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名称和分布区。问题2:想一想,俄罗斯的工业区与矿产资源什么关系?问题3:结合图7.50和图7.51,从资源和交通等方面分析,俄罗斯四大工业区的优势条件。问题4:从图7.50四大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分析,俄罗斯以哪一类工业为主?这样的工业结构合理吗?说一说理由。工业区名称主要工业部门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学生1】……(回答略)【学生2】靠近矿产资源产地【学生3】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学生4】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不合理。【教师】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教师】再来看两张中国与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结构图,中国主要从俄罗斯进口哪些商品?又向俄罗斯出口哪些商品?【学生】进口最多的是矿产品,出口最多的是日用消费品和机电产品。【教师】这恰恰说明了中国日用消费品和机械制造业发达,而且中国的日用消费品和汽车、家电等产品在俄罗斯有广大的市场,很受欢迎。【承转】俄罗斯工业这么发达,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需要交通运输,进出口贸易也离不开交通运输,所以说,交通运输也是俄罗斯发展工业的基础。【板书】6.发达的交通【教师】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但是分布很不平衡。看图7.51思考问题:问题1:俄罗斯的陆路交通以哪种运输方式为主?问题2:俄罗斯的交通分布有什么特点?(哪里交通线路稠密,哪里交通线路稀疏?)试分析原因。问题3:连接东西部交通的是哪条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条铁路线有什么意义?【学生1】陆路交通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学生2】西部和南部稠密,东部和北部稀疏,一是西部气候比较温暖,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二是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人口城市和矿产资源比较多。【学生3】西伯利亚大铁路对沟通俄罗斯东西交通、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学习了俄罗斯的铁路运输特点,再来看俄罗斯的河流分布和河运,为什么俄罗斯的河流航运价值低、发展慢?【教师点拨】一是俄罗斯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漫长,河流结冰期长;二是伏尔加河位于欧洲部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较高;三是亚洲部分的河流都是南北流向,北方地广人稀,经济需求不大,航运价值低。【教师】看图7.52,找出伏尔加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找出“五海通航”中的五海分布在哪里?并说出“五海通航”的积极意义。【学生】……(回答略)。【教师】看图7.51,找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位置,从铁路网的分布来分析两个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地位。【学生】莫斯科是第一大城市,是俄罗斯的交通枢纽。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也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课堂活动】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线路选择的主要原因。【教师】请同学们看图7.51,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气候影响:北部地区纬度高,有很深的冻土层,修建铁路难度大;南部山区比较温暖。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影响: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经过几个重要的工业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南部人口和城市比较多。 小组合作探究温故知新用已有的基础知识解决新问题,温故知新小组合作探究看图分析,动脑动手,用已学的基本技能解决新问题,学以致用。小组合作探究看图比较和分析小组合作探究读图认识伏尔加河“五海通航”的积极意义小组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锻炼组织语言能力。适时点拨,重在引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认识俄罗斯主要的地形区、河流分布、流向、地势特点等自然要素特征。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锻炼读图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计算年温差,会分析气温和降水两个自然要素的特征,进而归纳某地的气候特点。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工业分布特点,认识俄罗斯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锻炼组织语言的能力。通过比较,发现中俄两国的贸易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学生能更深入了解俄罗斯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叙述式讲解俄罗斯的航运特点,认识欧洲部分河运发达的有利条件。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学生能更深入了解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受气候、资源、城市等因素的影响。
课堂练习 第38页“活动题”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第40页“活动题”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用实例说明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第42页“活动题”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线路选择的主要原因。
课堂小结 俄罗斯是唯一横跨亚欧大陆和东西半球的大国,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受限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展滞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以管道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网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稀疏;伏尔加河通过人工运河联通可以实现“五海通航”。
板书 第七章第四节 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 纬度高 →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2) 海陆位置、邻国 → 面积大 → 地形平坦,平原、高原面积广大(3) 地势特点:欧洲部分北高南低,亚洲部分南高北低(4) 俄罗斯的河流、湖泊(5) 俄罗斯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2.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1) 自然资源种类齐全(2) 工业基础雄厚,重工业发达(3) 四大工业区的分布及其特点3. 发达的交通(1) 交通运输部门齐全(2) 交通运输线路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密集,亚洲部分铁路稀疏伏尔加河——“五海通航”主要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本为学生提供图文资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归纳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及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认识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了解了俄罗斯的工业特点及发达的交通运输。课堂学习效果明显,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