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4 11:3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1.有一则广告说:“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指今天的( )
A.陕西西安 B.陕西咸最
C.河南洛阳 D.甘肃敦煌
2.2009年7月5日,以热比娅为首的民族分裂分子策划乌鲁木齐市打砸抢烧事件,企图分裂新疆。历史上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 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迎合诸侯 “推私恩” 的要求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5.皇帝是我国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
A.黄帝 B.商汤 C.周武王 D.嬴政
6.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统一文字
7.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设丞相 ②设立军机处 ③颁布“推恩令” ④实行行省制度 ⑤实行厂卫制度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④⑤②
8.(2015·江苏泰州)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9.我国封建时代的太平盛世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0.有关“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
B.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的唯一商品
C.通过“丝绸之路”,可以直到欧洲和非洲
D.“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11.对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主题论述最准确的是( )
A.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发展 B.百家争鸣思想的活跃
C.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
12.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国家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
A.头曼单于 B.冒顿单于 C.老上单于 D.呼韩邪单于
13.下图是汉代“司隶校尉”印文拓片。汉代这一官职的职责是( )
A.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B.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C.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D.掌管国家军事
14.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15. 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有人阅读小篆书写的书籍
B.用圆形方孔铜钱买东西
C.很多青壮劳力被征去修筑长城
D.孩子们在朗诵《论语》
16.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第II卷(非选择题)
17.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
(2)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18.人类历史之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历史的洪流,伟大的历史人物直面于变化,求索于天地,选择去改变,创造了一段又一段历史的传奇。
请回答:
(1)公元前356年,在城门立柱随后在秦国开展一次巨大改革的商鞅使秦国富强起来,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问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2)西汉初期遵循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但也随之产生了思想相对混乱的新问题,为了达到思想上的一统,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并实行了什么措施?
(3)作为鲜卑族的王者,他顺应历史的大洪流,改汉姓、穿汉服、写汉字、说汉语,全面的学习汉族文化。请问他是指谁?这次改革在历史上又有何作用?
19.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这是极为难得的。中国文明所以没有中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阅读材料: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说出该措施的影响。
(2)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了什么货币?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 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反映清初哪一重要历史事件?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政府还有哪些措施?
20.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外交战略和中国的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丝绸之路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材料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四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明确提出在中国西部古丝绸之路沿线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国际新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区。有学者指出: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战略,必将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力,把古丝绸之路促进下的中西文明交流、互动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对这条道路的开辟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为了促进这条道路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代到隋唐再到宋代,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发展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D
6.B
7.D
8.A
9.B
10.D
11.C
12.B
13.C
14. C
15.D
16.C
17.(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和战各举一例)
(2)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
18.(1)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进步;秦国落后,秦孝公决心变法。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孝文帝;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19.
(1)统一文字;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五铢钱;抑制大商人谋取暴利稳定了市场秩序;实现了经济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3)开明的民族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设置安西都护府;安抚东突厥各部首领(4)顺治皇帝正式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理西藏
20.
(1)长安;张骞;西域都护。
(2)丝绸之路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发展到唐代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则以海路为主;其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3)国内影响:有利于加快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国际影响: 有利于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发展和交流,实现互惠互利,促进共同繁荣;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中国产品拓宽国际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