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17: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罗斯福新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20年经济学家提出了“裙摆理论”:女性的裙长可以反映经济的兴衰。即在经济繁荣时代,裙摆会越短;经济一旦衰退,裙摆则会变长。根据这一理论,你认为1930年美国最流行的裙摆设计应该是
A. B.
C. D.
2.把美国人民从经济大萧条的苦难中拯救出来,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3.“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天空的乌云尽扫了!让我们重唱一首欢乐之歌!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首《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是罗斯福竞选总统时民主党党歌。“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样的歌词固然有那么点鼓舞的味道,但对于1932年的美国人而言,幸福的日子已经远离他们太久了。这是因为
A.美国经济大危机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美国南北战争 D.珍珠港事件
4.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第聂伯河水电站 田纳西水利工程
A.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范畴 B.美国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实现工业化起步
C.都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D.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解决了失业问题
5.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C.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D.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6.下表所示内容为美国联邦政府从新政到二战前夕修建的公共工程情况(部分)。下列措施中,与这些公共工程的修建密切相关的是( )
飞机场 运动场 校舍与医院
近1000座 12000多个 800多座
A.大力整顿金融体系 B.全面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7.1933年,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罗斯福新政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斯大林模式
8.观察下图,造成1929-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9.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国家干预经济运行
C.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D.遏制法西斯势力
10.资中筠在《美国十讲》中指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既无先例可循,也没有系统的经济理论作为基础。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颁布实施,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都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作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  )
A.加强政府干预经济 B.延续自由放任政策
C.仓促盲目效果甚微 D.基于现实灵活应变
二、填空题
11.1933年,美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这种做法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12.“改革也是一种革命”,世界历史上以改革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事件:
(1)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改革___________
(2)使北魏鲜卑族汉化的改革___________
(3)促进近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___________
(4)使美国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改革___________
13. 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该事件,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4.1929年10月下旬, 股票价格突然下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5.19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933年,美国实施 ,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三、判断题
16.1929 年10月下旬,英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全世界。
17.为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18.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整顿农业。
19.1929年,西方出现了大量失业的技术人员,他们被招聘到苏联工作。……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达到6800人,在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居然先后有10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在几年的时间内,苏联的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促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2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爆发。
四、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漫画一 漫画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图反映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名称。漫画二中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德国被五头怪兽踩在脚下?
材料二:战争结束了。德国领土又一次在大战后缩水。雅尔塔会议规定苏联获得战前波兰东部领土,波兰则从德国这里得到补偿。波德边界被西移到奥德—尼斯河一线。此外,苏联获得了柯尼斯堡。整个德国曾经为保卫第三帝国而奋战。不少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是希特勒的崇拜者。等他们醒过神来,眼前已经是一片片瓦砾。柏林、汉堡、科隆等大城市都被彻底摧毁。人们只好在地下室和废墟中栖身。全德国为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自1939年9月二战爆发以来,德国共有五百五十万人死亡,两百万人以上伤残,一千五百万人流离失所。根据雅尔塔会议对德国占领的规定,1945年6月5日,苏美英法四国组建了盟国管制委员会。美国、英国和苏联各自占领了一片区域。从美国和英国的占领区中又划分出法占区。
——杨义成著《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2)据材料二,归纳法西斯专政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
材料三: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3)材料三认为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请就第二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即美国的崛起用史实加以说明。
(4)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22.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政策。某校九年级学生以“调整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苏俄政策调整】
材料一:苏维埃俄国领导人列宁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利用资本主义”指的是什么政策 该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苏联发展之路】
材料二: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苏联模式开始形成。强调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但忽视效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国民经济中农、轻、重之间的比例一直为2:2:6,直到苏联解体。
——摘编自孙代尧《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
材料四: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导,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1929-1932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货款,期限5年,利率仅6%。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简述苏联模式带来的影响。根据材料四,指出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罗斯福新政】
材料五:1933年3月,罗斯福政府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完成了百万青年人的就业,建造防护林带、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1933年5月,由罗斯福提出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被国会通过,带动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民实现就近就业。在公共工程计划中明确设立了联邦艺术家计划,联邦作家计划,联邦戏剧计划,用以解决各类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的就业与贫困问题。专门设立全国青年管理处,指导帮助将近150万高中生,60万大学生找到了兼职工作。
——摘编自李平《罗斯福新政中的就业政策及其启示》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美国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有关就业措施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各国在“调整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的图片为哪次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次大会最重要的决策是什么?
材料二: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变革》
(3)面对材料所述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采取了什么对策?
材料四: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政”新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取得哪些成效?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A
6.C
7.A
8.A
9.B
10.D
11.国家干预经济
12.(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废除农奴制
(4)罗斯福新政
13. 明治维新 新政
14.美国
15. 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16.错误
17.正确
18.错误
19.正确
20.正确
21.(1)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或协约国、同盟国;《凡尔赛条约》。
(2)德国领土面积被缩小;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德国人民伤亡惨重;德国被分区占领管制。
(3)第二次: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利用最新科技革命成果,起点高发展快;②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是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大发战争财,战后,又瓜分战利品,政治、经济实力大增;③罗斯福新政进行政策调整,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所以说第二次由美国主导。
(4)战争;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的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或经济、科技实力等。
22.(1)政策:新经济政策。
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使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也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稳定,为苏俄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到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影响:积极影响: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消极影响:排斥市场经济,实行单一的计划管理,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受到严重束缚;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有利条件: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世界大量技术人才失业,西方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商品、资金和市场的问题,有利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加快工业化建设。
(4)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问题:注意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注意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相协调。
2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实施新经济政策
(4)采用国家干预手段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5)改革要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改革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改革要与时俱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