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颐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颐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8 19:48:18

文档简介

历史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54分)
答案:1.D 2.D 3.B 4.B 5.A 6.C 7.A 8.C 9.A 10.A 11D 12.C
13.D 14.B 15.C 16.C 17.D 18.B
二、非选择题(46分)
19.(18分)(1)史料类型:一手史料或实物史料。
价值:该史料涉及明清地权的转移(土地兼并)、明清时期的土地价格和赋税制度,可用于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4分)
(2)表现:农业方面,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方面,出现雇佣劳动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商业方面,白银从国外大量流入;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6分)
影响:经济角度,客观上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治角度,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角度,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或有助于促进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众生产生活方式改变。(8分)
【解析】(1)第一小问史料类型,结合所学得出土地契约文书 是一手史料或实物史料。第二小问价值,根据材料一“土地 价格随之下跌”“土地买卖双方……业户要承担交纳赋税义务”结合所学得出该史料涉及明清地权的转移(土地兼并)、明清时期的土地价格和赋税制度,可用于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第一小问表现,农业方面,根据材料一“国内市场的扩拓,经营工商业者日众”结合所学得出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方面,根据材料二“苏州的丝织和棉纺织业中,较早地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结合所学得出出现雇佣劳动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据材料二“吴地重镇苏州逐渐发展成为江南工商业中心,同时也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之一 ” 结合所学得出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商业方面,结合所学得出白银从国外大量流入、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第二小问影响,经济角度,据材料一“国内市场的扩拓,经营工商业者日众”和材料二“商品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得出客观上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治角度,据材料二“较早地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突破农业经济的文化圈”结合所学得出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角度,据材料二“产生了与封建传统观念相背离的新的人生价值观”结合所学得出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或有助于促进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生活方式,结合所学得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众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20.(14分)(1)始终强调发展生产力或经济;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始终关注底层民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关注收入的分配。(4分)
(2)参考答案一 不合理:1949—1978年作为单独一个阶段不合理。修改:分为1949—1956年、1956—1978年两个阶段。理由:1949—1956年为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过渡至社会主义;1956—1978 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三年,并未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并不会出现高频词“社员”和“合作社”。(10分)
参考答案二 不合理:选择1987年作为阶段分界点不合理。修改:分为1978—1992以及1992年以来两个阶段。理由: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企改革。
21.(14分)示例一
论题:大西洋史是环大西洋史。(2分)
论述: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加强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的联系。“哥伦布大交换”过程中美洲和欧洲实现了人员、物种、病菌的大规模交流,深刻影响了双方的发展进程。“三角贸易”把欧洲的制造业、非洲的奴隶和美洲的棉花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着美洲和非洲地区大批欧洲移民的基督教文化、人文主义思想、近代科学技术也传到了这些地区,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非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就深受此影响。(10分)
总之,在近代早期,大西洋沿岸大陆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环大西洋史”视角开展相关研究是非常必要的。(2分)
示例二
论题:大西洋史是跨大西洋史。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和英国先后走上殖民扩张之路。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同时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使拉丁美洲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英国则把北美殖民地的发展与本土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北美殖民地移植了本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等,使得北美殖民地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北美走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
总之,从“跨大西洋史”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我们认识到因为在殖民模式上存在不同,西班牙和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最终走向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示例三
论题:大西洋史是全球化视角的大西洋史。
论述:环大西洋的各个大陆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它们在近代早期存在一定联系并有逐渐强化的趋势,同时也和其他地区存在着经济文化等联系,如非洲北部和西亚等。这一时期,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与亚洲诸国围绕香料、丝绸等物品存在着较多的经贸往来。
总之,从全球化视角来看待近代早期大西洋沿岸各个大陆的发展演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解析】首先,需要根据材料选取一个角度来研究大西洋史并自拟论题,据材料“历史学家阿米蒂奇认为,大西洋是欧洲人长久不懈地进行航海、探险、拓殖、管理和想象的产物。他指出,大西洋史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一个论题:大西洋史是环大西洋史。然后进行论述,据材料“把大西洋世界当作一个特定的交流和传播区域。最典型的是历史学家诺顿把巧克力和烟草当作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它们在欧洲和美洲的交流和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结合新航路开辟对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影响;“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的影响和“三角贸易”对欧洲、非洲和美洲贸易的影响;旧大陆对美洲新大陆在思想文化、科技的影响,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进行论述,如: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加强了美洲、非洲和欧洲的联系。“哥伦布大交换”过程中美洲和欧洲实现了人员、物种、病菌的大规模交流,深刻影响了双方的发展进程。“三角贸易”把欧洲的制造业、非洲的奴隶和美洲的棉花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着美洲和非洲地区大批欧洲移民的基督教文化、人文主义思想、近代科学技术也传到了这些地区,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非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就深受此影响。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从“跨大西洋史”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我们认识到因为在殖民模式上存在不同,西班牙和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最终走向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颐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
历 史
一、选择题(每道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分)
1.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便容易发生社会的动荡,下列选项中,能够用来证明当时社会秩序已出现动荡的是( )
A.商朝甲骨卜辞记载有关国政、狩猎、祭祀等大事
B.西周青铜铭文中有关封侯以赏赐个人功勋的记录
C.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随葬品
D.竹简中将周王参加诸侯会盟称作天子狩猎的记录
2.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A. 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 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 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3.《唐律》规定,官员将其监管的财物用于买卖,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 。官方对此解释说," 以威若力强买物 ,虽当价,犹答五十 "" 即借衣服、器玩之属 ,经三十日不还者,坐赃论、罪止徒一年" 。这表明《唐律》( )
A.具有轻罪重罚特征 B.重视防范腐败风险 C.重视保护私有财物 D.遵循以礼入法原则
4.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宋史》评价他"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下列关于其思想与事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张格物致知 ,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B. 创建"五夫社仓" ,体现仁爱精神
C.其学说在北宋被确立为官方正统儒学 D. 撰写" 四书"作为儒学基础读物
5. 1904年,清政府颁行“癸卯学制”,规定:通儒院或分科大学的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生被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则取得生员(秀才)的功名。上述规定的推行( )
A. 提高了各地兴办学校的积极性 B. 解决了教育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C. 进一步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范围 D. 满足了推行新政人才的大量需求
6.下表是近代部分年份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现象 ( )
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
(单位:1 关两合美元)
年份 海关两对 美元汇率 海关两对美 元汇率指数
1900 0.75 98.7
1905 0.73 96.1
1910 86.8
1915 0.62 81.6
A. 阻断了对外国工业设备的进口 B.缓解了中国政府的外债压力
C.削减了关税对外贸的不利作用 D.反映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7.近代开埠之前,上海周边农村最著名的农家手工业当推手工棉纺织 。但20世纪以后,无以为生的农民逐渐放弃手工棉纺织,改行从事收益更高的以毛巾、织袜、花边、轧花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农家手工业。这一变化表明( )
A. 农村经济获得新生长点 B. 个体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
C. 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 手工业被动卷入世界市场
8.1895—1898年间,全国成立的学会有103个。时论称“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以“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传播新知。这反映了当时( )
A. 维新思想为主流思潮 B. “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
C. 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 民主革命团体蓬勃发展
9.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二届参议会,在选举中,为解决群众因不识字而无法投票的问题,发明了很多有特色的投票方法 ,如 背箱法" "投豆法" "烧洞法"等。这种做法( )
A.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C. 显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广泛性 D. 有利于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10.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制度构建的论述。对材料中的内容理解最全面的是( )
时间 主张 文献
1927年 一切权力归农会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为 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0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论》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制度构建与各时期的革命任务相适应 B.制度构建是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民主的贯彻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
11.古代雅典城邦机构中,主要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而古代罗马共和国机构中,也同样出现了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此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古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 B. 古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
C. 执政官数量不同 D. 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
12.“作为现代宪法的基础的一些普遍原则,即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已在新英格兰的法律上得到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这些原则是:人民参与公务,自由投票决定赋税,为行政官员规定责任,个人自由,陪审团参加审判。所有这些,都未经讨论而在事实上确定下来。”该材料反映 ( )
A. 新英格兰立法程序不民主 B. 英国确立了现代法治原则
C. 美国的民主体制源于英国 D. 英国宪政走在时代的前列
13.有学者认为,下图大陆轴线的走向关乎农作物的传播速度和其他发明的传播。早在公元前,农作物就从两河流域向西向东传播,平均每年传播约0.7 英里,但墨西哥3500 年前已被驯化的玉米北上美国东部则是从公元 900 年开始,每年传播不到3英里。据此推断( )
A. 农作物在各大洲间传播 B. 欧亚文明高于非洲美洲
C. 全球已初步建立起联系 D. 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14.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 年在位) 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 )
A. 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 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
C. 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 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15.英国议会最初由封建教俗贵族组成,旨在协助国王解决财政困难。1265年,骑士和城市市民代表首次参加议会,并于1341 年起单独议事,最终组成议会下院。通过议会,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金钱和人力的支持,而议会亦可向国王提出请愿。关于中世纪英国议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王可不经议会同意而加征新税 B. 下院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
C. 城市市民是国王联合的重要对象 D. 贵族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行政权
16.1760年,伦敦的杜鲁门、汉伯里和巴克斯顿等几家酿酒厂总资产高达13万镑,但其中设备 、厂房等方面所占资本仅为3万镑,约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 而1786年曼斯菲尔德的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为3789 镑,占总资产的90%。这一变化说明( )
A. 生产效率提升激发了工人生产的热情 B. 机器生产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C.工业革命提高了工厂固定资本的投入 D. 劳动分工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17.1945年,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 惠勒爵士在印度半岛南部沿海发掘出一个迥异于印度建筑、贸易货栈式的渔村,里面有大厅、露台、蓄水池、防御工事以及在公元前30年至公元35年间产于意大利的陶器。这个村落有可能是( )
A.铁器时代印度文明的城邦国 B.印度种姓制度的诞生地
C.印度人存储罗马货物的地方 D.外国人在当地的贸易站
18.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元经常成为被抛售的对象,美元地位衰落。 1961年11月,由美、英、法等十国组成的"十国集团",最初是以解决储备货币危机而建立的,后来发展成为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斗争和讨价还价的工具。 由此可知,当时( )
A.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B.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面临挑战
C.西方各国调控经济的手段失灵 D.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19.(18分)明清时期的地权转移、土地价格和赋税制度变动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契约文书所记载的地价的上扬与下跌,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动。 地价除了本身的贫瘠、地理环境位置之外,往往又与时空关系密切。 如处于经济发达的江南水网地带与晋、冀、鲁、豫、陕、甘的地价自然不同。 又因时间不同,如明隆万间、清乾嘉间虽然经济比较繁荣,社会也较稳定,但因国内市场的扩拓,经营工商业者日众,土地价格随之下跌。土地买卖双方都要履行法定手续 ,当地权转移交割之后 , 业户要承担交纳赋税义务 。
——陈学文《土地契约文书与 明 清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的吴地在前几个朝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且日益繁荣起来。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吴地重镇苏州逐渐发展成为江南工商业中心,同时也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心之一。 而且,苏州的丝织和棉纺织业中,较早地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成为全国的先进地区之一。 吴地由于区域条件的特殊性,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突破农业经济的文化圈, 产生了与封建传统观念相背离的新的人生价值观。
——李晓燕《明清时期吴地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市民文化的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土地契约文书的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史料对于明清史研究的价值。(4分)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14分)
20.(14分)“共同富裕”是《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其相关文本中高频词的变化,可了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的“变”与“不变”。 请阅读材料,并完成要求 。
材料 1949——1978 年《人民日报》“共同富裕”报道高频词
高频词 困难户 社会 主义 合作社 资本主义 农业
频次 111 39 33 30
1978—— 1987 年《人民日报》“共同富裕”报道高频词
高频词 生产 收入 经济 农民 大队 农村 干部 致富 社会主 义 党员
频次 124 120 114 114 91 72 45 39 38 36
1987—— 2012 年《人民日报》“共同富裕”报道高频词
高频词 经济 地区 社会 主义 农村 企业 扶贫 分配 农民 群众 先富
频次 389 318 270 187 172 166 145 143 123 113
——摘编自杨勇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话语的历史变迁: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有哪些“不变”?(4分)
(2)材料将《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分为三个阶段,以此表现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理念的“变”。请指出任一阶段划分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及理由。(10分)
2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阿米蒂奇认为,大西洋是欧洲人长久不懈地进行航海、探险、拓殖、管理和想象的产物。他指出,大西洋史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类型。
环大西洋的历史 把大西洋世界当作一个特定的交流和传播区域。最典型的是历史学家诺顿把巧克力和烟草当作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它们在欧洲和美洲的交流和传播。
跨大西洋的历史 主要比较大西洋世界内部不同帝国或民族国家、城市、岛屿以及种植园之间的异同。学者埃利奥特比较了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史。正是由于宗主国殖民方式的差异,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殖民地区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地方与整体相 结合的大西洋史 把某个特定的村镇、城市等置于大西洋视野下,把局部与整体联系在一起。研究者汉考克以伦敦为中心,分析伦敦商人与北美新英格兰地区殖民地商人以及其他地区商人之间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魏涛《二战以来欧美学界大西洋史的研究路径和发展趋势》
你认为应该以怎样的视角来研究大西洋史,请自拟论题,并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