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 农业互助组 B. 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4.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5.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前提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B.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责任制
C. 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 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6.如图中,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A.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
8.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私有企业改革
C. 大中型企业改革 D. 小型企业改革
9.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10.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企业的股份制改选
C. 把企业推向市场 D. 所有制变革
1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12.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其中1980—199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进行集体劳动
C.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没有发生自然灾害
1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A. 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14.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A.建成小岗经济特区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15.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16.“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这是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沈浩的颁奖词。据此判断沈浩工作的村庄是( )
A.河南安阳小岗村 B.安徽凤阳小岗村
C.湖南邵阳小岗村 D.河南正阳小岗村
17.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亲身体验,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田。”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
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8.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农村改革是指(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19.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机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1992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出现的新局面是( )
①建立企业员工工会组织 ②首次实行政企分开 ③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④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3.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24.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25.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6.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改革开始,我国农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改革的影响下城市开始积极地进行了体制改革,请问城市体制改革开始的时间和重点分别是 ( )
A.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 B.1978年、国有企业改革
C.1979年、招商引资 D.1980年、招商引资
27.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公私合营 B.土地改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非选择题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说明了凤阳发展的什么趋势?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所描述的现象?
(3)历史上凤阳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29.阅读下列材料:
从这一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邓小平在一次讲话时说:“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当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所以,在“十四大”以前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承包制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与此同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以“十四大”的召开为转折点的……
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知“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所学知识,把“三个方面”内容补充完整。
单一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政企不分
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3)材料中“另一种更新的改革形式”说的是什么
(4)你对上述材料内容有何感想
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化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活到十八岁。”——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中反映了当时农村怎样的生产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怎样的影响?
问题三: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村中的一系列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5DACCA 6-10DAABA 11-15ACCCA 16-20BDCDC 21-25DCDDC 26-27AC
28.(1) 凤阳从落后走向繁荣。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说明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9.(1)增强企业活力。
(2)单一公有制经济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一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一打破“铁饭碗”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不但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言之有理即可)
30. 问题一:人民公社时期,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吃大锅饭)造成的。
问题二: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问题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