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积累哲理深刻的名言警句。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难点:解读各章语录,理解文章大意。
第一、二课时
预习检测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
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zhuàn)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二、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一)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论( )语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不逾矩( )( )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曾( )子
一箪( )食 曲肱( )而枕之
(二)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1.重点词语
时习: 说: 朋: 愠:
日: 三: 省: 为:
谋: 信: 传:
吾十有五: 立: 惑: 天命:
耳顺: 逾: 矩:
故: 温故而知新: 以: 为:
学而不思则罔 罔: 殆:
贤: 堪:
好: 乐:
饭: 疏: 水: 曲肱:
乐: 于:
焉: 善: 从: 不善:
川: 逝: 斯: 舍:
笃: 切: 仁:
自主学习
一、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划出停顿节奏,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2)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写了学习的哪三个层次?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2)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划出停顿节奏,写了什么内容?学生齐读,要求背诵。
二、背诵、默写全文。
第三课时
一、文言词语用法、意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总结
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 )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 )
(二)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古:
2.可以为师矣
古:
3.饭疏食饮水
古:
4.饭疏食饮水
古:
5.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
6.吾日三省吾身
古:
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
3.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
4.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
5.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意动,
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 (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
知:人不知而不愠 ( ) 温故而知新 ( )
而:人不知而不愠 ( ) 温故而知新 ( )博学而笃志 ( )
其:仁在其中矣 (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
(五)特殊句式
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1.贤哉,回也!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自主探究
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乎吾身。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四、检测小结
1.填空
1)《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是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3)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5)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而”字的用法归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学而时习之。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5)学而不思则罔。
表并列的有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表修饰的有
3.写出五个在论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4.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四、古今异义字的古义:
君子: 可以:
匹夫: 罔:
水: 朋:
5.一词多义
可以为师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
为 而 温故而知新 知
为人谋 博学而笃志 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