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复习回顾:
1、——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
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八七会议”确定了——和——的总方针。
3、——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年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年——月红一、二、
四方面军会师。
5、——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6、——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大屠杀。
7、抗战后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
战役是——。
8、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 解放战争一、解放战争的过程(一)争取和平民主(1945、8——1946、6)
(1)重庆谈判扶蒋反共 毛泽东会去重庆谈判吗?背景:抗战后:主要矛盾:
国内人民:
美国:
蒋介石:
中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渴望和平。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内容:《双十协定》斗争焦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意义: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政治上取得主动权, 赢得民心。时间: 地点: 结果:(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重庆一、解放战争的过程(一)争取和平民主 (1945、8——1946、6)(1)重庆谈判(1945.8-10)(背景、结果、焦点、意义)(2)政治协商会议(1946.1)(时间、地点、结果)1、防御阶段(1946、6——1947、6)(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二)全面内战时期(1946、6——1949)2、反攻阶段(1947、6——1948秋)土地改革 刘邓挺进大别山(时间、部队、意义)(1)经济:
(2)军事:思考:
土地改革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有什么关系?意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3、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4、胜利阶段(1)北平和平谈判(背景、结果)
(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3)追歼残余军队(一)争取和平民主(1945、8——1946、6)(二)全面内战时期(1946、6——1949)一、解放战争的过程1、防御阶段(1946、6——1947、6)2、反攻阶段(1947、6——1948秋)3、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社会主义力量 。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4、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及时训练】1、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
A.和平建国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保证人民权利
2、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A.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D.各个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CD3、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C学思之窗: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请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争取与国民党和谈?
[提示]: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
总统府时总统府办公室的日历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