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教学目标
1.关于班级图书借阅的管理,能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时,能做到等别人说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学会倾听和谦让。
教学重难点
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欣赏,谈话导入
1.出示学校及班级图书角的图片,激发兴趣。
学校是我们的家,班级也是我们的家。我们在这个集体里互相关心、互相学习,拥有了很多朋友。我们不仅要爱护班级里的朋友,还要爱护我们的精神朋友——书。如何更好地管理它呢?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制订一套《图书借阅公约》。
课件出示:
学校——班级——伙伴——书
爱护伙伴,守护家园。
2.学生各抒己见。
3.引入主题——图书借阅公约。
【设计意图】用孩子熟悉的校园图片形式引入主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让他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新奇感。
板块二 案例回放,引出交际要求
1.案例回放,交流想法。(课件出示视频:一下课,同学们蜂拥而来借书,你争我抢,场面混乱)
(1)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借书呢?指名说。
(3)梳理关键词:有序、排队。
(4)谁还有其他办法?指名说。
(5)评议办法。你们觉得哪个办法好?说说理由。
(6)小结。
2.小组讨论公约内容。
(1)《图书借阅公约》应该有哪些内容呢?
(2)读一读提示。
(3)学生交流汇报。
(4)提炼公约内容:借书、爱书、按时还书。
(5)小结:图书怎么借、怎么还,我们要一起商量,多数人同意才能形成公约。
3.明确交际要求。
课件出示:
在讨论时,每位同学要主动发表意见。
在讨论时,等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
在别人发表意见的时候,我们不能随便插嘴,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讨论的规则,以及了解讨论的目标,增强了组员间的团结与凝聚力。
板块三 讨论常见问题,指导交际方法
1.讨论时应该围绕哪些方面发表意见?
(1)图书摆放凌乱、损坏、涂改等情况出现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2)我们应该怎样借阅图书?
(3)怎样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借到图书?
(4)应该怎样管理图书的借阅?
(5)借出去的书,要何时归还?
(6)图书管理员工作繁重。
……
2.分小组,每个小组确定讨论发言的顺序。
3.每个小组有明确的分工,特别是有些可采纳的意见应该由专人记录下来。
4.各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发言时若出现问题,老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确保每一个小组的讨论都能顺利进行。
课件出示:
金点子收集表
我们讨论的问题:
组员一
组员二
组员三
组员四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常见问题的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达到对问题的深层理解。同时,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板块四 全班讨论,形成公约
1.制订公约: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都制订出一套《图书借阅公约》,看哪个小组制订的公约最完善、最切实可行。
提示:在制订公约前,先确定出图书管理员,这个人必须要有责任心,还要有爱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书籍,更要有耐心,无论是谁借什么书,都能耐心接待。
2.小组完善公约:推选一位同学向全班朗读本小组制订的公约。
提示:在别人朗读公约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听,其中好的部分可以借鉴过来,以完善自己小组的公约。
3.小组展示公约: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向全班朗读本小组完善后的公约。
4.制订班级公约:我们把各组制订的公约中合理的条款组合到一起,成为我们班的《图书借阅公约》。
5.完成公约:全班齐读,树立遵守公约的信心。
6.总结本次口语交际活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制订了我们班的《图书借阅公约》,这次制订的公约切实可行,希望同学们认真履行公约,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
【设计意图】以小组初拟公约为基础,全班展开讨论,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公约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口语交际的价值和乐趣。
板书设计
图书借阅公约
主动说
讨论 认真听 借书 爱书 还书
耐心等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重难点就在于学生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集思广益,让每个人都主动参与到制订《图书借阅公约》这个过程中来,让学生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也加强了学生对班级公共财产的保护意识。我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有方向的讨论,确保讨论的主题不会偏离,以保证讨论的质量。最终综合各组的讨论结果,张贴公约,让学生树立班级主人翁的意识,加强班级团结,促进班级建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