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年热点4 法国大革命爆发235周年——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
1.戴逸在《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中说:“在当时中国满天封建主义的阴云下,维新派的思想和活动是进步的,维新志士们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章。”材料说明戊戌变法( )
A.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 B.是洋务运动的继续
C.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在思想领域起到了启蒙作用
2.(新课标·历史解释)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兴起,如“中华书局”“中华银行”“中华革命党”等。这可以说明辛亥革命(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D.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3.毛泽东早就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但是到1952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点仍然很低,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43.1%,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为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当时中国(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开展“大炼钢铁”运动
C.进行三大改造 D.实行改革开放
4.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特区建设者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短短几年间,将深圳、珠海这些昔日落后的边陲小镇、荒滩渔村,建设成为生机勃勃的崭新城市,创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5.法国当时是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家,国王的权力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贵族阶层享有极大的特权,而普通老百姓则生活在贫困、压迫和繁重的税收负担之下。……种种因素最终导致了国内民众和知识分子的不满和不安,革命爆发。材料描述的是法国大革命的( )
A.背景 B.经过 C.目的 D.影响
6.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可见,俄国1861年改革(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B.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C.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D.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7.(新考法·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19世纪下半叶的日本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以下变化对应的政策是( )
日本生活的变化1870年 日刊报纸创刊1871年 西洋料理店开张1878年 首次使用电灯1896年 电影开始出现
A.全盘西化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地税改革
8.一切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下列可以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B.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中国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9.能够解放思想,善于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下列可以佐证该结论的史实是( )
A.商鞅变法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0.《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中心是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实行计划经济 C.推行国有化政策 D.整顿金融体系
11.革命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末,英国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自从有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和限制王权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直至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彻底激化 指望和英国和解只会使北美继续受到压迫,因为英国不会真正维护北美的利益,而是出于自我私利的考虑来实施统治,这样的话,北美就不会有真正能够保护自己的政权,也不会有可以自由发挥的贸易
(1)材料一中的两则材料说明的内容是什么?说明的内容有何不同?(3分)
材料二
他既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也公然践踏了大革命的旗帜;他既给欧洲乃至世界送去了革命的福音,也以霸权主义的铁蹄蹂躏了其他民族 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概述两位相关历史人物为本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出的贡献。(2分)
材料三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简述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和革命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 D 根据材料中“思想和活动是进步的……写下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章”可知,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起到了启蒙作用。
2. C 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根据材料中“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兴起”可知,辛亥革命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
3. A 根据“到1952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点仍然很低,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43.1%,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可知,我国工业落后,为此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A正确。
4. D
5. A
6. D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故选D。
7. B 根据材料“西洋料理店”“电灯”“电影”,得知日本生活方式近代化、西化,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所以B正确。
8. B
9. C
10. A 根据材料中“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可知,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故选A。
11.(1)说明: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分)不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本国封建君主专制的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2分)
(2)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进攻,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1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1分)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实行自由贸易。(1分)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了经济、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4)改革和革命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和革命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年热点 4 法国大革命爆发 235 周年——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
1.戴逸在《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中说:“在当时中国满天封建主义的阴云下,维新派的思想和活
动是进步的,维新志士们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章。”材料说明戊戌变法( )
A.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 B.是洋务运动的继续
C.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在思想领域起到了启蒙作用
2.(新课标·历史解释)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兴起,如“中华书局”“中
华银行”“中华革命党”等。这可以说明辛亥革命(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D.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3.毛泽东早就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但是到 1952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点仍然很低,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 43.1%,
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 35.5%。为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当时中国(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开展“大炼钢铁”运动
C.进行三大改造 D.实行改革开放
4.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特区建设者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短短几年间,将深圳、
珠海这些昔日落后的边陲小镇、荒滩渔村,建设成为生机勃勃的崭新城市,创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
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5.法国当时是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家,国王的权力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贵族阶层享有极大的特权,而
普通老百姓则生活在贫困、压迫和繁重的税收负担之下。……种种因素最终导致了国内民众和知识分
子的不满和不安,革命爆发。材料描述的是法国大革命的( )
A.背景 B.经过 C.目的 D.影响
6.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 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
人数增加到 279.2万人。可见,俄国 1861年改革(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B.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C.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D.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新考法·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19世纪下半叶的日本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以下
变化对应的政策是( )
日本生活的变化
1870年 日刊报纸创刊
1871年 西洋料理店开张
1878年 首次使用电灯
1896年 电影开始出现
A.全盘西化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地税改革
8.一切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
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
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下列可以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B.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中国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9.能够解放思想,善于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能够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下列可以佐证该结论的史实是( )
A.商鞅变法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0.《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中心是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
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材料体现了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实行计划经济 C.推行国有化政策 D.整顿金融体系
11.革命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末,英国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 指望和英国和解只会使北美继续受到压
上下两院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自从有 迫,因为英国不会真正维护北美的利益,而是
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和限制王权 出于自我私利的考虑来实施统治,这样的话,
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直至查理一世解散 北美就不会有真正能够保护自己的政权,也不
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彻底激化 会有可以自由发挥的贸易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材料一中的两则材料说明的内容是什么?说明的内容有何不同?(3分)
材料二
他既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也公然践踏 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
了大革命的旗帜;他既给欧洲乃至世界送去了革 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
命的福音,也以霸权主义的铁蹄蹂躏了其他民族 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概述两位相关历史人物为本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出的贡献。(2分)
材料三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简述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和革命的认识。(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D 根据材料中“思想和活动是进步的……写下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章”可知,材料反映了戊
戌变法在思想领域起到了启蒙作用。
2. C 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根据材料中“以‘中华’命
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兴起”可知,辛亥革命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C。
3. A 根据“到 1952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点仍然很低,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
43.1%,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 35.5%”可知,我国工业落后,为此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正确。
4. D
5. A
6. D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俄国矿山和铁路等
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故选 D。
7. B 根据材料“西洋料理店”“电灯”“电影”,得知日本生活方式近代化、西化,结合所学知识,
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所以 B正确。
8. B
9. C
10. A 根据材料中“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可知,材
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故选 A。
11.(1)说明: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分)不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本国封建
君主专制的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2分)
(2)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进攻,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
果。(1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1分)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实行自由贸易。(1 分)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
极性;缓解了经济、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
共 2分)
(4)改革和革命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和革命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答
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