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年热点5 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140周年——中外科技进步
1.生产工具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搜集了以下图片。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西汉耧车 唐朝曲辕犁 唐朝筒车 宋代秧马
A.推动农业精耕细作 B.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C.使得耕地面积扩大 D.加速江南经济开发
2.(新视角·《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的比较)明代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十八等,且在描述农业生产篇章中耗费了大量笔墨;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二者共同体现了( )
A.以农为本的理念 B.要注重实践经验总结
C.重农抑商思想 D.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翰文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在开展某一活动时,搜集整理了如下人物及其成就。据此判断他们活动的主题是( )
人物 时间 成就
华佗 东汉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张仲景 东汉 著《伤寒杂病论》,发展“治未病”的思想
李时珍 明朝 著成《本草纲目》一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屠呦呦 20世纪70年代 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思想之光,文史辉映 B.宏伟建筑,经久不衰
C.医学发展,闪耀世界 D.科技之光,引领世界
4.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记载:“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材料中所说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科举取士的兴起 B.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C.造纸术的发展 D.印刷术的发展与进步
5.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次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成功进行,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些成就( )
A.使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B.都源于苏联的技术援助支持
C.防止了地区冲突再次发生 D.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6.英国某女演员曾在年幼时(1830年)搭乘过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以下是她对此事的描述。据此判断,她当时搭乘的交通工具是( )
然后我们回到了其他人那里,给发动机供了水,车厢被挂在后面。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1英里约为1.609千米)出发,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动作也是无比圆滑的。
A.蒸汽机车 B.汽车 C.飞机 D.轮船
7.(新课标·史料实证)下图是1870年到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柱状图,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的变化( )
A.源于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B.推动了电力的广泛运用
C.促进近代化学工业产生
D.加速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8.(新情境·班级演讲)在一次班级演讲中,李华同学给大家介绍了一位科学家:“他是法国化学家、工业家……1861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他的发明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这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是( )
A.发明了现代炸药 B.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C.发明了人造纤维 D.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9.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段话揭示了互联网( )
A.促进现代化交通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D.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10.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科学技术的每次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变革和人类社会重大进步。下面是九年级(1)班同学以“科技·发展”为主题设计的学习展板,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展板一【搜集图片资料——感受科技力量】(4分)
(1)一组同学展示了一些科技成就图片。请分别简述下面图片中的科技成果所发挥的重要影响。
图1 造纸术 图2 指南针 图3 蒸汽机 图4 发电机
展板二【致敬科学巨匠——弘扬科学精神】(4分)
(2)二组同学制作了科学巨匠介绍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为右边的科学巨匠制作名片并概括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
★名片一 ★名片二
人物:牛顿身份: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有杰出贡献;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人物:邓稼先身份: 主要贡献:
展板三【解读时代语录——科技赋能未来】(2分)
(3)三组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科技的语录。请你结合语录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
参考答案
1.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播种工具耧车提高了播种速度,节省了人力,唐朝出现的曲辕犁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筒车便利了农业灌溉,宋代出现的秧马作为插秧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四者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精耕细作。故选A。
2. A 分析材料,《天工开物》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十八等,且在描述农业生产篇章中耗费了大量笔墨;《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可以得知都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体现了以农本的理念,A正确。
3. C
4. D第一步,分析材料。
根据材料中“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可知,以前的人通过手抄获得书本,而今人则通过“摹刻”轻易得到大量的书本。
第二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使印书变得更为容易。故选D。
5. D
6. A根据材料中“1830年”“给发动机供了水,车厢被挂在后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因此她当时搭乘的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
7. A
8. C 根据材料中“法国”“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可知,这位科学家是夏尔多内,他发明了人造纤维。故选C。
9. B
10.(1)图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发展。(1分)图2: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1分)图3: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使机械力取代自然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分)图4: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使得工业生产更加高效,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分)
(2)身份:“两弹元勋”,物理学家。(1分)主要贡献;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提高。(1分)共同精神:坚持不懈、刻苦钻研、专心致志。(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科技不断升级换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积极把握时代机遇,走科技强国之路。(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7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年热点 5 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140 周年——中外科技进步
1.生产工具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搜集了以下
图片。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西汉耧车 唐朝曲辕犁 唐朝筒车 宋代秧马
A.推动农业精耕细作 B.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C.使得耕地面积扩大 D.加速江南经济开发
2.(新视角·《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的比较)明代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按“贵五谷
而贱金玉之义”分为十八等,且在描述农业生产篇章中耗费了大量笔墨;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
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二者共同
体现了( )
A.以农为本的理念 B.要注重实践经验总结
C.重农抑商思想 D.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翰文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在开展某一活动时,搜集整理了如下人物及其成就。据此判断他们活
动的主题是( )
人物 时间 成就
华佗 东汉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张仲景 东汉 著《伤寒杂病论》,发展“治未病”的思想
李时珍 明朝 著成《本草纲目》一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屠呦呦 20世纪70年代 发现青蒿素,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思想之光,文史辉映 B.宏伟建筑,经久不衰
C.医学发展,闪耀世界 D.科技之光,引领世界
4.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记载:“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
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材料中所说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科举取士的兴起 B.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C.造纸术的发展 D.印刷术的发展与进步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0世纪 60年代至 70年代,中国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第一次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成功进行,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些成就( )
A.使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B.都源于苏联的技术援助支持
C.防止了地区冲突再次发生 D.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6.英国某女演员曾在年幼时(1830年)搭乘过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以下是她对此事的描述。据此判
断,她当时搭乘的交通工具是( )
然后我们回到了其他人那里,给发动机供了水,车厢被挂在后面。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
每小时 30英里(1 英里约为 1.609千米)出发,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
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动作也是无比圆滑的。
A.蒸汽机车 B.汽车 C.飞机 D.轮船
7.(新课标·史料实证)下图是 1870 年到 1900 年世界石油产量柱状图,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的变化
( )
A.源于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B.推动了电力的广泛运用
C.促进近代化学工业产生
D.加速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8.(新情境·班级演讲)在一次班级演讲中,李华同学给大家介绍了一位科学家:“他是法国化学
家、工业家……1861 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他的发明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这
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是( )
A.发明了现代炸药 B.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C.发明了人造纤维 D.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9.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
加丰富多彩。这段话揭示了互联网( )
A.促进现代化交通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D.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科学技术的每次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变革和人类社会重大进
步。下面是九年级(1)班同学以“科技·发展”为主题设计的学习展板,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展板一【搜集图片资料——感受科技力量】(4分)
(1)一组同学展示了一些科技成就图片。请分别简述下面图片中的科技成果所发挥的重要影响。
图 1 造纸术 图 2 指南针 图 3 蒸汽机 图 4 发电机
展板二【致敬科学巨匠——弘扬科学精神】(4分)
(2)二组同学制作了科学巨匠介绍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为右边的科学巨匠制作名片并概括他们共
同的精神品质。
★名片一 ★名片二
人物:牛顿 人物:邓稼先
身份: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身份:
主要贡献: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有杰出 主要贡献:
贡献;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展板三【解读时代语录——科技赋能未来】(2分)
(3)三组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科技的语录。请你结合语录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
地。如果(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
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邓小平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
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播种工具耧车提高了播种速度,节省了人力,唐朝出现的曲辕犁大大
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筒车便利了农业灌溉,宋代出现的秧马作为插秧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四
者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精耕细作。故选 A。
2. A 分析材料,《天工开物》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十八等,且在描述农业生产篇章中耗
费了大量笔墨;《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
创新研究成果,可以得知都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体现了以农本的理念,A正确。
3. C
4. D第一步,分析材料。
根据材料中“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
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可知,以前的人通过手抄获得书本,而今人则通过“摹刻”轻易得到大量的
书本。
第二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使印书变得更为容易。故选 D。
5. D
6. A根据材料中“1830 年”“给发动机供了水,车厢被挂在后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
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因此她当时搭乘的交通工具是蒸汽机
车。
7. A
8. C 根据材料中“法国”“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可知,这位科学家是夏尔多内,他发明了
人造纤维。故选 C。
9. B
10.(1)图 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发展。(1分)
图 2: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
条件。(1 分)图 3: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使机械力取代自然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
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 分)图 4: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
作为动力带动机器,使得工业生产更加高效,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1分)
(2)身份:“两弹元勋”,物理学家。(1 分)主要贡献;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使
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提高。(1分)共同精神:坚持不懈、刻苦钻研、专心致志。(答
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科
技不断升级换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积极把握时代机遇,走科技强国之路。(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
共 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