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理解《塞下曲》中的诗意,感受边塞将士的英勇气概。
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边塞文化和古代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边塞将士的英勇气概。
难点: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古诗背景介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有关边塞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谈对边塞的印象。
教师:(播放有关边塞的图片或视频)同学们,你们对边塞有什么印象?
学生A:边塞很荒凉,有很多沙漠和戈壁。
学生B:我觉得边塞将士很勇敢,他们要保卫国家。
教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是《塞下曲》,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揭示课题,板书《塞下曲》,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了解作者:卢纶,大力十大才子,擅长写边塞诗,诗歌风格雄浑、情调慷慨。著有《卢户部诗集》。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战斗是怎样的吗?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寻找答案。
3.提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战斗是怎样的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多音字:单,在表示匈奴首领时,读chán,表示姓氏时读shàn,一般情况读dān。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纠正字音。
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和古诗内容,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古诗)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你读了古诗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C:我感受到边塞将士的英勇和坚韧。
学生D:我觉得古诗中的描写很生动,让我仿佛看到了边塞的景象。
(三)细品诗意,深入理解
学生逐句理解诗意,重点讲解关键字词的含义。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教师:请同学们逐句理解诗意,并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学生E:我理解的第一句是“月黑雁飞高”,意思是夜晚很黑,大雁飞得很高。这里的“月黑”和“雁飞高”让我感受到了边塞夜晚的寂静和荒凉。
教师:很好!你理解得很到位。那么下一句“单于夜遁逃”呢?
学生F:这句诗的意思是敌军首领单于在夜晚逃跑了。这里的“遁逃”让我感受到了我军将士的英勇和敌军的狼狈。
教师:确实如此!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写法叫做寓情于景。请同学们继续理解后面的诗句。
(四)深入诗文,感受韵律
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诗意。
面对仓皇逃跑的单于,将士们什么反应?指名读。
什么天气?将士们在干什么?(欲:想要。将:联系上文,明白写将士们的动作,率领骑兵去追逐。意思是“率领”)
从“大雪满弓刀”能看出什么?(雪下得很大),从哪个字能感受到?(满)
一个“满”字写出了学大、猛,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环境很恶劣,侧面描写表现其兵不畏严寒。)
联系前面的“轻骑”,想象夜晚,战士们发现单于逃跑,当时什么反应?(急忙起来,顾不上穿铠甲,立马追出去)
说明战士们?(战士们不仅很冷,还很危险)
这表现了将士们?(勇敢,英勇无畏,临危不惧……)
2.教师示范朗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预设:(1)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老师也想来读读,想听吗?(课件出示停顿节奏)(师范读)
(2)你们先来吟诵诗句的前两个字,老师来和后半句,用心体会。(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塞下曲,唐,卢纶。)
(3)角色互换一下,仔细体会读的感觉(背景音乐不停。塞下曲,唐,卢纶。)
3.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4.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鼓励创新并给予评价。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塞下曲》中的诗意并感受了边塞将士的英勇气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部分和边塞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背诵《塞下曲》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意给家人听。同时收集更多关于边塞文化和古代诗词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