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 课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赤壁怀古》 课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14 17:55:13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字词,熟读词作。
通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把握苏轼在诗歌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学习目标“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指( )B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乌台诗案”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走进作者散文——
诗——
词——“苏 黄”“苏 辛”才华横溢的苏轼“ 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的代表词人与黄庭坚都是宋诗的代表性诗人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反对新法,请求外调出京,后屡遭贬官。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
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写作背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边听边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音频译 赤壁,苏轼所游赤壁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一般认为三国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 念奴,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玄宗喜欢听她演唱。此词牌为纪念她而创立。念奴娇,词牌名。解题走进文本合作探究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大江、乱石、惊涛、雪浪雄浑壮阔激昂豪迈小组讨论: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小乔初嫁了——衬托风流倜傥雄姿英发——英俊潇洒羽扇纶巾——儒雅之将谈 笑 间——自信乐观樯橹灰飞烟灭——从容破敌1、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的形象大智大勇2、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怀念周瑜?明确: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抒发感情。建功年龄二十多岁职务东吴大都督际遇功臣名就外貌英俊儒雅婚姻幸福美满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抒发感情。周瑜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功业未成早生华发屡遭不幸3、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感情?明确:
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能力提升一、上阕所写之景呈现了什么特点?(抓住重点词语作评析)上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词首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谁能说说它好在哪里?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能力提升一、上阕所写之景呈现了什么特点?(抓住重点 词语作评析)明确:所写之景尽现一种气势磅礴的特点1、“乱”字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2、“穿”字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俊。
3、“惊”字写出了江水之汹涌。 4、“拍”字突出了惊涛拍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5、“卷”字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那么,上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
上阕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如用“千堆雪”比喻“巨浪”。
二、词首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谁能说说它好在哪里?明确:
“浪”怎能冲洗古代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象,非常自然。我们知道,孔夫子早就有 ' 逝者如斯夫 ' 的嗟叹。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明确:
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句承上启下。
“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 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体现在哪些方面?1、描绘壮丽之景壮丽之景。2、刻画豪迈之人豪迈之人。3、抒发壮志豪情壮志豪情。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雨霖铃》的写景、抒情与风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
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柳永课堂学习效果检查寒蝉 长亭 骤雨
杨柳 晓风 残月大江 浪 乱石
惊涛 樯橹 婉约派豪放派审美标准:
以阳刚为美
大气粗犷审美标准:
以阴柔为美
具体细腻内容:个人情愁
闺情羁旅 离怨相思
方式: 多含蓄婉转内容:广泛
家国功业 豪情壮志
方式:多铺陈直抒Thank You !课件19张PPT。戟是一种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
我们晚唐的著名诗人杜牧,也看到了一把戟,我们来读一读他所写的这首<赤壁>,了解一下杜牧他在哪里发现了一把什么样的戟,这把戟又让他想到了什么?兴感之由——折戟——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三国志》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这场恶战是——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中,诸葛亮这样对周瑜说,曹操曾经发誓:“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这是诸葛亮红口白牙说瞎话,曹操统一中国是想成就自己帝业不错,但如果说是为了两个女人,就太荒唐了。罗贯中为了表明自己言之有据,还让诸葛亮随口朗诵了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其中有这么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虹))
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这样形容自己家庭: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写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据和回纥、吐蕃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认为唐王朝必须除去这两大祸患,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减轻。但他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所以,这首诗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这首诗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所以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才不得一展。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体现了杜牧豪爽胸襟。赤 壁兴感之由感慨咏叹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小结: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并非写历史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然有借史事以吐其怀才不遇之感的意思。诗歌的题材一般有
送别诗 、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
那么这首诗的题材是
——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课件1张PPT。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课件1张PPT。 上阕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阕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对于周瑜这个作者极尽赞美的对象,作者选取了美满婚姻、儒雅风度、卓越的指挥才能三个方面,三个特写,便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这个少年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树显赫奇功的英雄,正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课件1张PPT。 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但对得起天地良心。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找到了解脱。课件1张PPT。 你看那“大江东去”,你看那“乱石穿空”,那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那纵横驰骋、游忍有余的描写,给我们呈现出了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了宏大的气魄。它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况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课件1张PPT。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