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感受千人糕的味美,初步懂得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3. 能将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感受千人糕的味美,初步懂得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四、教学准备:
教师:《千人糕》一课的课件。
学生:收集与“千人糕”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给学生讲《千人糕》的故事:千人糕是孩子们最爱吃的食物之一。你们知道吗?千人糕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米糕,它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制作完成。制作千人糕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参与人数达上千人,所以叫做“千人糕”。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人糕》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近千人糕,去了解它。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注意正确的姿势。
(2)大胆地阅读。
(3)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请大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 检查交流情况。
(1)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小结:课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让孩子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课文围绕“糕”展开叙述,并紧扣题眼“千人糕”。(将课文主要内容概括得简洁而完整,对全文有整体把握。)
4. 分组交流自己从插图中看到的画面,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教师抓住这一话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5.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这种感受读出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尽可能地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三、再读课文,识字写字
1. 学生自己对照拼音通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指导。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相机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卡片,请学生认读并巩固。(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持”,后鼻音“蒸”,以及多音字“分”。)
3. 去掉拼音再读生字词卡片。教师可设计游戏巩固识字。(如“找朋友”游戏:一生拿卡片“面粉”,一生拿卡片“fèn”,组成词语“面粉”;一生拿卡片“蒸”,一生拿卡片“zhēng”,组成词语“蒸”。)
4. 在小组里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如:“糖”字是“米”字旁,“糖”是跟食物有关;“料”字是“米”字旁,“料”与粮食有关;还有形声字“份”“粉”“蒸”等。)随学生回答教师逐一板贴生字卡片,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写好这些汉字。(从字的间架结构以及笔画的占位来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食”的书写:上横要写短;最后一笔写长横,略带拱形;中间一横略靠左,最后一横略靠右。认识新笔画“垂露”。(在田字格中板书示范。)学生书空后描红、临写。(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5. 学生在小组内互读互听互评,进一步巩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四、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朗读并背诵。在练习本上练习规范书写生字“食”。完成课后第2题。熟读课文。试着解决课后第3题中的问题。
2. 继续收集有关资料,了解米糕的制作过程。说说米糕的制作要经过哪些工序?每道工序中需要哪些人的劳动?他们具体做些什么?再将收集整理的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次。(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了解米糕制作过程的同时,体会到每一道美味的食物背后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苦付出,从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本节课继续学习的要求。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二、深入课文,朗读感悟
1.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1)爸爸是怎样告诉孩子千人糕是“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的?孩子听了爸爸的话是怎样想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爸爸的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互相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汇报交流成果,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孩子对千人糕的向往和渴望,感受千人糕的味美,初步懂得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4.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讨论交流: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劳动成果?
5.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一块看似普通的千人糕,却凝聚着这么多人的劳动和付出!我们应该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我们要珍惜所有来之不易的东西,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6. 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劳动者的感激之情。(可以写一句感谢的话,可以画一幅画写上祝福的话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如:给劳动者写一封感谢信;亲手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劳动者;为劳动者唱一首歌;和劳动者一起参加劳动……
7.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巡视指导。
8. 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和同学一起点评并给予鼓励。
9. 再读课文,加深体会。
三、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并背诵下来。(这个作业设计旨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前提下自由选择并完成作业。)
2.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正确的姿势。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和同学一起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人听,请他们为你打分。
2. 完成课后第4题:我会说。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由许多人经过很多工序做成的?请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这个作业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