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练习题
第四单元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面所示为清代军机处设立后的权力结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清代( )
A.军机处的办事效率高
B.权力分配服务于皇权专制
C.内阁地位高于军机处
D.中枢机构的设置较为紊乱
2.观察下图信息,雍正“尤以求言为急”,要求官员“每日一人上一密折”的原因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 B.完善行政体系
C.提高行政效率 D.强化官僚控制
3.下表是中国古代对边疆某一地区进行管理的措施。据此可知,这一地区是( )
时期 措施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元朝 设北庭都元帅府
清朝 设立伊犁将军
A.西藏 B.台湾
C.云南 D.新疆
4.(2023福建福州高一期末)清朝建立后,官方通过《大清一统志》的编修,把边疆民族聚居的地区,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地区囊括在清朝疆域之内。此举旨在( )
A.绘制完整的全国疆域地图
B.强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
C.强调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D.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5.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早期盟长在各部旗长中自行推选,后来改由皇帝任命。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守内虚外的政策
B.强化对民族地区的管理
C.践行了民族繁荣的思想
D.实现了各民族平等互惠
6.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A.设台湾府 B.实行“改土归流”
C.设伊犁将军 D.册封达赖、班禅
7.清道光帝曾颁布《防夷八条》,其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节选),这表明当时清朝( )
◆禁止内地民人借领外夷资本
◆禁止夷人雇请内地之人为其传递信息
◆派兵于洋船收泊进口处加强稽查,俟其出口后方能撤回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C.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8.(2023河南新乡高一期中)御门听政是康熙帝接见朝臣、处理日常政务的主要方式。康熙帝在位期间,始终不渝地恪守时间、坚持御门听政,十分勤谨;御门听政时反对空话、套话,提倡臣下封驳和进谏。康熙帝坚持御门听政旨在( )
A.强化君主集权 B.清除权臣势力
C.革新政治制度 D.打造盛世局面
9.康熙帝曾说:“朕令大臣皆奏密折,最有关系。此即明目达聪之意也。其所奏之事,或公或私,朕无不洞悉。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这反映出奏折制度( )
A.书写款式的便捷性
B.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
C.运转程序的复杂性
D.信息收集广泛且高度机密
10.(2023湖南怀化高一期末)嘉庆年间,关于耗羡制度有如下记载:“各省耗羡,遇有随时动用,如数在三百两上下,准其咨部核明动用。数逾五百两以上,即令奏明。”由此可知该制度(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完善了官僚体系 D.影响了民族交融
11.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 )
A.行省制度弊端显露
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地方财政面临困境
D.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12.康熙年间,清廷在台湾设一府三县,设官驻兵。台湾地方官员也注意招徕大陆流民前去开发,出现了“流民归者如市”“内地入籍者众”的现象。这些做法( )
A.开启了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往来
B.旨在加强与台湾同胞的团结
C.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D.有效地抵御了西方外敌的入侵
13.观察下表,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年份 事件
1684年 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793年 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与落实了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A.康乾时期的盛世局面
B.近代中国疆域的奠定
C.清朝统治危机的出现
D.内外忧患与救亡图存
14.从康乾盛世后期起到19世纪前期,清朝人口急剧增长、农民起义屡屡爆发、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这总体反映出清朝( )
A.人地关系紧张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矛盾激化 D.统治危机初显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四夷咸服”;论财力,“内外经费度支,有赢无绌,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据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有了惊人的增长,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摘编自周武《论康乾盛世》
材料二 乾隆时代,或者说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均有许多成绩,为前代所不能企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在康雍乾三代。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会感觉到切肤之痛。
——摘编自戴逸《论乾隆》
根据材料并结合清朝前期的史实,围绕你眼中的康乾盛世,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第四单元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1.B 解析 清代内阁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军机处综军国之要,都是服务于皇帝的机构,反映出清代权力分配服务于皇权专制,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的办事效率高,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内阁地位高于军机处,排除C项;材料中清代中枢机构的设置并不紊乱,排除D项。
2.D 解析 根据材料“每日一人上一密折”可知,密折制有利于皇帝加强对官僚的控制,D项正确;密折制是为了皇帝了解地方,控制官僚,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密折制度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
3.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清朝时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4.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朝建立后,把边疆民族聚居的地区囊括在疆域之内,加强管理,有利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D项;A、B两项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意识从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萌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5.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的盟旗制度下,盟长由自行推选改为皇帝任命,说明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管理,B项正确;宋朝的政策体现了守内虚外,排除A项;材料与践行民族繁荣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平等互惠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
6.D 解析 材料强调沿袭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不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清朝初期,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符合“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主张,D项正确。
7.A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道光时期禁止内地人借领外国资本、同时禁止为外国人传递信息、严格稽查外国船只进出港口,说明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选A项。
8.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康熙帝长年坚持御门听政,提倡臣下封驳和进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坚持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集权,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均排除。
9.D 解析 康熙帝采取了奏折制度,在该制度之下大臣可以秘密上书言事,使得更多的大臣能够向皇帝上奏且具有极高的保密性,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与书写款式相关的内容,排除A项;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是军机处的设立而非奏折制度,排除B项;奏折制度是官员直接上书皇帝,没有过多的步骤,排除C项。
10.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政府对各省耗羡的使用作了限制,超过五百两需向中央请示,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故选B项;这一制度让耗羡失去了最初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A项;耗羡制度属于财政制度,与官僚体系无关,不会影响民族交融,排除C、D两项。
11.B 解析 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根据边疆的实际情况而定,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灵活性,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行省制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地方财政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专制集权的强化无关,排除D项。
12.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年间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及台湾地方官员招徕大陆流民前去开发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台湾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
13.B 解析 由表格可以看出,这些措施都是关于边疆地区治理的,这意味着我国辽阔疆域的基本定型,也就等于近代中国疆域的奠定,故选B项。
14.D 解析 材料中的现象都是清代危机在各方面的体现,D项正确;A、B、C三项都只涉及一个方面,不全面,均排除。
15.参考答案 示例
题目:盛世与危机。
表述:从纵向发展看,清朝前期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顶峰,出现了盛世局面,从政治、疆域、经济、文化、中外交流等方面叙述。从横向看,清政府固守传统,未能及时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向工业文明迈进,实现社会转型,因而面临危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