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练习题
第六单元第18课 辛亥革命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清末立宪派代表张謇抨击清政府“名为立宪,实则专制”,以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他所抨击的清政府措施是( )
A.编练新军
B.奖励实业
C.废除科举制
D.组织“皇族内阁”
2.“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上述歌词可以反映( )
A.晚清政府维新自救的态度
B.中华民国开创新局面的豪情
C.北洋政府追求变革的愿望
D.国民政府统一中国的理想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可以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上述条文( )
A.保证了人民享有民主权利
B.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原则
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D.意在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
4.对于辛亥革命建立的政体,有学者认为,共和政体只是国外的、空洞的仿制品,于中国的历史传统、社会土壤中毫无根基。可见,他的观点是( )
A.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辛亥革命没有群众的支持
C.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共和制缺乏深厚民主基础
5.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为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使西方政治理念被民众普遍接受
D.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7.下表是对近代某一时期英国《泰晤士报》新闻题目关键词的检索。据此可知,当时《泰晤士报》关注的是( )
关键词 中国 袁世凯 孙中山 武汉 三镇 北京 南京
新闻报 道篇数 149 31 11 25 25 14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8.下面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
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26日,课毕后阅报纸,知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南昌起义的胜利
D.西安事变的发生
9.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申报》把“国”字改为“囻”旨在( )
A.呼吁恢复中华
B.鼓吹三权分立
C.凸显人民主权
D.提倡君权神授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签字才能生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规定( )
A.充分表明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11.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后来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未召开国民大会,这两个地方都使用“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A.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B.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12.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出的“建设新的中国”的呼声,是这一时期中国的最强音——它摒弃了以“朝代”代“国家”的陋习,第一次出现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其意义在于( )
A.唤醒了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
B.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C.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主共和国
13.(2023海南高一期末)下表为民国初年流行的新词语。这说明当时( )
国体、政体、国旗、共和、国会、议院、政党、宪法、内阁、总理、议长、议员、投票
法律、民法、刑法、法庭、预审、公判、保释
社会、主义、进步、权限、民权
A.社会上新旧事物斗争激烈
B.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C.辛亥革命带来政治新气象
D.人们纷纷称赞辛亥革命
14.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当时许多报刊均对其做了跟进报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0月14日的报道:中国的紧张局势并未减弱,英帝国一直秉承的原则是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利摆脱来自上层的奴役,这属于他们的内部事务,其他各国没有理由进行无理的干涉。
1911年11月29日关于武昌的报道:袁世凯正在引导他人接受这样的观点,除了推翻朝廷,关于立宪政府的一切事宜已经得到认可,再进行争斗已没有意义。
1912年2月15日的报道:孙中山的行动引起了人们的疑虑。人们认为,这表明中国与外国列强的关系出现误解,当孙中山准备移都南京时并未征得外国的同意。
——摘编自英国主流报刊《泰晤士报》
材料二 1911年10月21日,《最后之胜负如何》载:今以革命党与政府,较二者所遇之天时,果孰顺乎 所据之地利,果孰优乎 所得之人和,果孰多乎
1911年12月20日,《记孙文之最近运动及其人之价值》载:故欧人前此惟知中国有李鸿章,李死惟知有袁世凯,今则惟知有孙逸仙,而袁世凯次之。
1911年12月27日,《和乎 战乎 》载:愿我将士勿少希望于和议之可成,急整军旅,俟一旦停战期满,即率大军北进,以慰国民之热望。
——摘编自上海《民立报》
(1)请对《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言论基调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民立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并分析该报刊的影响。
(3)基于以上分析,谈谈运用报刊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六单元 第18课 辛亥革命
1.D 2.B
3.D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注重对总统权力的制约,意在防止权力过度集中,故选D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保证人民享有民主权利,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主自由原则,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体现了民主进程的进步性,排除C项。
4.D 解析 辛亥革命后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中国封建社会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两千多年,缺乏深厚的民主基础,故选D项;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民主革命力量并不弱,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辛亥革命没有群众支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改良,排除C项。
5.A 解析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转折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项。
6.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选A项;辛亥革命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目标,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而非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D两项。
7.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其中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武昌起义开始于武汉,袁世凯是清政府派遣镇压武昌起义的人物,由此可推知《泰晤士报》关注的应该是辛亥革命,C项正确。
8.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发展进程,B项正确;辛亥革命的原因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排除C项;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排除D项。
9.C 解析 根据材料“把‘国’字改为‘囻’”可知对人民的重视,C项正确;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三权分立,排除B项;提倡君权神授与材料把“国”字改为“囻”意思不符,排除D项。
10.B 解析 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签字才能生效,这主要是为了限制总统的权力,防止出现专制独裁,意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B项正确。
11.A 解析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组成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正好体现了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A项正确。
12.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革命派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救亡图存运动新发展,A项正确。
13.C 解析 据材料“国体、政体”“民法、刑法”“民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流行的这些政治新词语,反映出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带来的政治新气象,故选C项。
14.参考答案 (1)由中立转变为干涉革命(支持袁世凯,抑制孙中山)。《泰晤士报》代表着英国的政治立场,革命形势(范围、力量对比等)的发展影响了英国的在华利益,于是态度发生了变化。
(2)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宣传,推动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3)报刊基于不同立场和态度,对历史问题的报道具有主观性。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方面搜集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并进行史料辨析,去伪存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