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嬴政并吞六国六国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 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音频一、学习目标1. 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2.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3.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六 国 论 (宋 苏洵)一、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北宋的时代背景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六 国 地 图 易读错的字(1)六国互丧( ) (2)思厥( )先祖父
(3)暴( )霜露 (4)暴秦之欲无厌( )
(5) 草芥( ) (6)与( )嬴 ( )??而不助五国?
(7)洎( )牧以谗诛( ) (8)革灭殆( )尽
(9)胜负之数( ) (10)当( )与秦相较
(11)或未易量( ) (12)下咽( ) 课文解读——第一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 弊:弊病,弊端。兵:兵器。善:恰当,得法。 亏:亏损,减弱。 道:原因。 或:有人。 互:交互,相继。 率:都,皆 以:因为,由于。 盖:表原因,因为。本段翻译 六国被灭,并不是(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就在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使自己的力量亏损,(这)是被灭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大概因为不行贿赂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就在贿赂秦国。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文章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两个分论点是什么?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亏(2)不赂者以赂者丧总分课文解读第三段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以:凭着,用。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得:得到的土地。其实:它的实际数目,那实际上。固:本来。则:那么
所大欲:最大的欲望。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厥:其,他们的。
祖父:祖辈和父辈。暴:通“曝”,冒着。以有:才有。
以:相当于“而”。举:拿。以:来。
予:给。然后:这样以后。视:看待,对待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颠覆:国家灭亡。固:本来。
然则:然而,转折连词。厌:通“餍”,满足。弥、愈:更加。 得:得当,适宜,对。第三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秦国凭借攻战获得土地以外(接受诸侯的贿赂),(不打仗)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把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多到百倍。把六国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与战败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欲望最大的,就是六国诸侯祸患最大的,(这样,)本来就不通过战争来决定(胜负)。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想想他们的(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来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 比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数量上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程度上不尽不灭道理上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段论证的分论点是什么?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①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②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明确: 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秦和“赂”之国不同的做法与结局,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比:
数量上,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
程度上: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
中间有形象的描述,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成效来之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用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对于“割城”、“赂地”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一个“视”字,一个“又”字,用类似漫画的手法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起”与“寝”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这样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韩魏楚三国君王没有看到长远利益,只为眼前考虑,患的是政治上的近视眼。在本段的最后,还采取引证法,引用《战国策》中的话,从道理上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必然后果。
通过三小层就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作业: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已学部分。
2.完成生态课堂练习。1.终继五国迁灭 终:最终。迁灭 :灭亡。
2.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交好、结交。
3.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既:……之后。
4.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起初。
5.义不赂秦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道义。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是故:所以。虽:虽然。
第四段7.斯用兵之效也
8.始速祸焉
9.赵尝五战于秦
10.二败而三胜
11.后秦击赵者再
12.李牧连却之
效:功效。始:才。却:使------退却。(使动)再:两次。尝:曾经。战于秦:与秦作战。败了两次,胜了三次。速:招致。13.洎牧以谗诛
1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6.智力孤危
17.诚不得已
以:因为。诛:被诛杀。终:坚持到最后。殆:几乎。诚:的确,确实。智力:智谋和力量。际:时候。18.刺客不行
19.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0.当与秦相较
21.或未易量
当:通“倘”,倘若,如果;较:较量,抗衡。或:或许;
易:轻易;
量:确定,估量。不行:不去。数、理:命运。第四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不赂者以赂者
丧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洎牧以谗诛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哪个分论点?理解课文 五、六自然段礼:以礼相待,名——动封:分封劫:胁迫,挟持以:用事:侍奉为------所:被动 日、月:一天天的、 一月月的,名——状以:以致为:治理。为:被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2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2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2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5、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2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如果于:比。犹:仍,还。之:代秦国。之:的。从:蹈,跟随。故事:旧事,先例。是:这。下:下面。27、其势弱于秦,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9、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弊 在 赂 秦赂 秦 力 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数量上程度上道理上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总 分)(第一、二段)(总分)(第三段)(总分)(第四段)(过渡)(分总)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第五段)
(引古)(递 进)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第六段)(讽今)(并 列)论证结构
引证法: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对比论证:用秦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论证方法写作意图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 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威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道。课件24张PPT。六国论
苏洵回顾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赂秦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无厌 草芥 下咽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洎牧以谗诛 革灭殆尽
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悲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日削月割 苟以天下之大回
顾
字
音lùshuàiyéjuéyànyànjìtǎngfúxuēsàngyìpùjièyǔdàiliángwèiwéigǒu弊 在 赂 秦赂 秦 力 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数量上程度上道理上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总 分)(第一 段)(总分)(第三段)(总分)(第四段)(过渡)(分总)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第五段)
(引古)(递 进)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第六段)(讽今)(并 列)(第二 段)重理总结历史教训: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北宋统治者要敢于对敌战斗) 引证法,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论证特点 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对比论证,用秦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知识点补充不能独完
以地事秦
义不赂秦
牧连却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形容词作动词,“完好保全”名词作动词,“侍奉”名词作动词,“坚守正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名作动,“礼待或以礼相待”名作状,“每天 、每月”名作动,“自取下策”熟习词类活用 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以地事秦
至丹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苟以天下之大“以”落实一个虚词 介词,“因为” 介词,“凭借”介词,“用,拿”介词,“用,拿”介词,“因为”介词,“把,用”介词,“凭借”介词,“把,用”1.用作介词 (2)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
可译为“凭借”、“用”、“拿”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
可译为“凭借”、“用”、“拿”(2)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
可译为“凭借”、“用”、“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连词,表递进,“以致于”连词,表结果或目的,“才”连词,表目的,“来”2.用作连词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晉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醉则更相枕以卧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补:
2.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2)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3)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3. 动词 “认为” ①不拘于时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被动句摆平一种特殊句式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④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用“为”“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用介词“被”表被动 ⑤洎牧以谗诛 无任何标志,动词本身表被动。 ⑤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课堂检测性作业 第一段答案:兵:兵器
弊:弊病
特殊句式①:判断句第二段答案:或:有的人
互:交互
率:都,皆
翻译①: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不能单独地保全。(采分点:“以”“盖”“完”)第三段答案:以:介词,凭借、用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亡:丢失
其实:它实际上的数量
固:本来
以:连词,才
视:看待、对待然则:承上启下的连词,既然这样,那么……
厌:通“餍”,满足
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得:适合、恰当
特殊句式②:省略句,举(之)以予人
翻译②: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得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六国最终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事。(采分点:“故”“判”“颠覆”)第四段答案:默写: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斯用兵之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义:名词作动词,坚守正义
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却:使动,使……退却
终:动词,坚持到底智力:智谋和力量
向使:先前假使
不行:不去行刺
当:通“倘”,如果
量:判断
特殊句式③:介宾短语后置句
特殊句式④:被动句第五段答案:默写: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下:名词作动词,吞下
以:连词,以至于
翻译③: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采分点:“为”“劫”)第六段答案:于:介词,比
可以:可以凭借
之:代词,代秦国
翻译④:如果凭借这样大的国家,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成例,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采分点:第一句句式,定语后置句;第二句的“下”“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