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 27:32:102 B. 27:24:43 C. 108:96:204 D. 4:3:2
2.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三者的质量比为( )
A. 3:4:5 B. 2:1:2 C. 3:2:5 D. 4:3:5
3.汽车安装使用催化净化装置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发生催化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2CO2CO2+N2下列对该化学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和分子个数都不变
D.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是单质
4.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 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5.化学方程式a C2H2+b O2c H2O+d CO2配平后a、b、c、d数值为(
)
A. 2、5、2、4 B. 1、2、1、2 C. 4、5、2、4 D. 1、3、1、2
6.某同学在化学记录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B.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四种气体
D. 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7.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KMnO4K2MnO4+MnO2+O2↑
B. Mg+O2═MgO2
C. Cu+FeSO4═CuSO4+Fe
D. Na2CO3+HCl═NaCl+H2O+CO2↑
8.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2Al(0H)3+3H2S04=Al2(S04)3+6H20
B.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Ca(OH)2+H2S04═CaSO4+2H2O
C. 用烧碱溶液处理炼铜厂用黄铜矿( ( http: / / www.21cnjy.com )CuFeS2)、辉铜矿(Cu2S)炼铜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02+2Na0H═Na2S03+H20
D. 新使用的铝桶或铝壶,浸水部分变黑:2Al+Fe2(SO4)3═Al2(S04)3+2Fe
9.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所含杂质不溶入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与酸反应,高温也不分解),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78g固体,该固体与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0g滤渣,则原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 74.4% B. 80.0% C. 83.3% D. 92.6%
10.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 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D.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3Fe+2O2Fe3O4反应中, 份质量的铁与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这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为 .
12.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从定量(宏观、微观)的角度对化学反应2H2+O22H2O进行描述(各答出一项即可):
宏观 ;
微观 .
13.根据化学方程式2Mg+O22MgO,你可得到哪些信息?
(1)
(2)
(3) .
1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KClO3 KCl+ O2 ↑
(2) CH4+ O2 CO2+ H2O
(3) Fe2O3+ CO Fe+ CO2
(4) FeS2+ O2 Fe2O3+ SO2
(5) Mg+ CO2 MgO+ C
(6) Al+ HCl═ AlCl3+ H2
(7) C2H2+ O2 CO2+ H2O.
15.配平和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P+ FeO P2O5+ Fe
(2) Fe(红热)+ H2O(气) Fe3O4+ H2
(3) N2+ H2 NH3
(4) Al+ Fe3O4 Fe+ Al2O3.
16.将氧化铜和氧化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 ( http: / / www.21cnjy.com )硫酸中,当生成等质量的水时,需要消耗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这些参加反应的氧化物中,铜、镁元素的质量比是 .
17.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碳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在空气中立即烧断,这是因为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所以碳丝灯泡必须抽成真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
19.现有在敞口容器中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分析得知含水6.62%、碳酸钠2.38%、氢氧化钠91%.将此样品1g放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过量的稀盐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43%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用去氢氧化钠的溶液20.5g.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g.
20.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加 入到10.0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杂质,溶解10.0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配制113.0g 10.0%的稀盐酸,需用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是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个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
4HNO3(浓)4NO2↑+O2↑+2H2O,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
(1) ;(2) ;(3) .
22.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H2CO3H2O+CO2↑
②CaCO3CaO+CO2↑
③Cu2(OH)2CO32CuO+H2O+CO2↑
通过比较发现:
(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
(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答一条即可).
2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2O3 Al+ O2↑
(2) C2H4+ O2 CO2+ H2O
(3) KClO3 KCl+ O2↑
(4) Fe2O3+ CO Fe+ CO2.
24.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NH3+ Cl2 N2+ HCl
(2) C2H2+ O2 CO2+ H2O
(3) Fe2O3+ CO Fe+ CO2.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 .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 .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 .
友情提示: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 27:32:102 B. 27:24:43 C. 108:96:204 D. 4:3:2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正确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108 96 204
在此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8:96:204=27:24:53.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三者的质量比为( )
A. 3:4:5 B. 2:1:2 C. 3:2:5 D. 4:3:5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正确写出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镁和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O22MgO
48 32 80
在此反应中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关系48:32:80=3:2:5.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汽车安装使用催化净化装置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发生催化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2CO2CO2+N2下列对该化学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和分子个数都不变
D.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是单质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氮气是单质.
解答: 解:A、NO和CO都是由氧元素和和另一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正确;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正确;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故错误;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氮气是单质,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掌握氧化物的概念: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处理问题.
4.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 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A和C是质量守恒的宏观说法,D是微观说法.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才可以发生,故B错误.
解答: 解:A、反应前氢气和氧气中含有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A正确;
B、从以上方程式中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故B错误;
C、从以上方程式中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C正确;
D、从以上方程式中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有4个,氧气有2个,反应后氢原子有4个,氧原子又2个,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化学方程式a C2H2+b O2c H2O+d CO2配平后a、b、c、d数值为(
)
A. 2、5、2、4 B. 1、2、1、2 C. 4、5、2、4 D. 1、3、1、2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解答: 解:①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同时扩大2倍,则C2H2、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5、2、4.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配平时化学计量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配平过程中若出现分数,必须把分数去分母转化为整数.
6.某同学在化学记录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B.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四种气体
D. 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分析;根据澄清石灰水的用途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化学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分析.
解答: 解:A、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不变,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原子中所含有的质子数,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故C符合题意;
D、有的化学反应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察觉不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KMnO4K2MnO4+MnO2+O2↑
B. Mg+O2═MgO2
C. Cu+FeSO4═CuSO4+Fe
D. Na2CO3+HCl═NaCl+H2O+CO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中缺少反应条件,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2MgO,故选项错误.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2Al(0H)3+3H2S04=Al2(S04)3+6H20
B.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Ca(OH)2+H2S04═CaSO4+2H2O
C. 用烧碱溶液处理炼铜厂用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炼铜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02+2Na0H═Na2S03+H20
D. 新使用的铝桶或铝壶,浸水部分变黑:2Al+Fe2(SO4)3═Al2(S04)3+2Fe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S02+2Na0H═Na2S03+H20.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9.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所含杂质不溶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不与酸反应,高温也不分解),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78g固体,该固体与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0g滤渣,则原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 74.4% B. 80.0% C. 83.3% D. 92.6%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石灰石高温锻烧时碳酸钙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锻烧后固体与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而氧化钙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且反应后溶液呈中性,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一定是氯化钙,其中钙元素质量即石灰石中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氯元素质量即所加盐酸中氯元素质量;利用氯化钙中氯元素与钙元素质量关系,可由盐酸中所含氯元素质量求得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进而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最终根据题意完成原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解答: 解: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中所含氯元素质量=400g×14.6%××100%=56.8g
氯化钙中钙元素与氯元素质量比=40:(35.5×2)=40:71,则氯化钙中氯元素质量为56.8g时钙元素质量=×40=32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32g÷×100%=80g,依据题意可知过滤所得的滤渣即为原石灰石中的杂质;
则原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
故选B
点评: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通过氯化钙中氯元素与钙元素质量关系,建立盐酸与碳酸钙的质量关系,这是解答本题的技巧所在.
10.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 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D.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木炭和氯化钠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解答: 解:A、没有固体剩余,说明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该选项说法正确;
B、16g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3.6g水,16g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5.4g水,16g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7.2g水,因为生成了3.6g水,所以一定含有氧化镁,也可能还含有氧化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设硫酸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
H2SO4~H2O,
98 18
x 3.6g
=,
x=19.6g,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200g﹣19.6g+3.6g=184g,该选项说法正确;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3Fe+2O2Fe3O4反应中, 168 份质量的铁与 64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232 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这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为 21:8:29 .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
3Fe+2O2Fe3O4
168 64 232
则三者的质量比是168:64:232
故答案为:168;64;232;21:8:29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认识.
12.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从定量(宏观、微观)的角度对化学反应2H2+O22H2O进行描述(各答出一项即可):
宏观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
微观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依据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从宏观物质的质量以及微观结构的数量关系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依据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从宏观物质的质量关系可以体现: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质量之比为H2:O2:H2O=1: 8:9;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等;
从微观结构的情况可知: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分子数之比为2:1:2;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都没发生变化等;
故答案为: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结构以及化学方程式含义,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3.根据化学方程式2Mg+O22MgO,你可得到哪些信息?
(1) 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
(2)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
(3) 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解答: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1)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
(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
(3)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故答案为:(1)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3)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解答时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质量守恒定律等方面的问题.
1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 KClO3 2 KCl+
3 O2 ↑
(2) 1 CH4+ 2 O2
1 CO2+ 2 H2O
(3) 1 Fe2O3+ 3 CO
2 Fe+ 3 CO2
(4) 4 FeS2+ 11 O2
2 Fe2O3+ 8 SO2
(5) 2 Mg+ 1 CO2
2 MgO+ 1 C
(6) 2 Al+ 6 HCl═
2 AlCl3+ 3 H2
(7) 2 C2H2+ 5 O2
4 CO2+ 2 H2O.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奇数配偶法、观察法等)进行配平即可.
解答: 解:(1)本题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目不变,反应前为3个氧原子,反应后为2个氧原子,最小公倍数为6,故KClO3前系数为2,O2前系数为3,再通过观察确定KCl前系数为3;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2.
(3)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CO分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中获得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Fe2O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个,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Fe2O3、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
(4)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2O3的计量数定为1,则FeS2、O2、S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4,再同时扩大2倍即可.
(5)本题根据O原子个数前后不相等,利用其最小公倍数为2可知氧化镁的系数为2,再利用镁原子个数前后应相等,则镁的系数为2,
配平后CO2、C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1.
(6)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AlCl3的计量数定为1,则Al、HCl、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3、,再同时扩大2倍即可.
(7)本题利用奇数配偶法进行配平,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C2H2、O2、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5、4.
故答案为:(1)2、2、3;(2)1 ( http: / / www.21cnjy.com )、2、1、2;(3)1、3、2、3;(4)4、11、2、8;(5)2、1、2、1;(6)2、6、2、3;(7)2、5、4、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配平时化学计量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配平过程中若出现分数,必须把分数去分母转化为整数.
15.配平和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 P+ 5 FeO
1 P2O5+ 5 Fe
(2) 3 Fe(红热)+ 4 H2O(气)
1 Fe3O4+ 4 H2
(3) 1 N2+ 3 H2
2 NH3
(4) 2 Al+ 1 Fe3O4
2 Fe+ 1 Al2O3.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进行配平即可.
解答: 解:(1)2P+5FeOP2O5+5Fe
(2)3Fe(红热)+4H2O(g) Fe3O4+4H2↑
(3)N2+3H22NH3
(4)2Al+Fe2O32Fe+Al2O3.
故答案为:(1)2,5,1,5;(2)3,4,1,4;(3)1,3,2;(4)2,1,2,1.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6.将氧化铜和氧化镁分别放入足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稀硫酸中,当生成等质量的水时,需要消耗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2:1 ,这些参加反应的氧化物中,铜、镁元素的质量比是 8:3 .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中生成等质量的水,计算出所需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并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计算出铜元素和镁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 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其中氧化铜与水的质量比为:80:18;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其中氧化镁与水的质量比为:40:18.则生成等质量的水时,需要消耗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0:40=2:1;80g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80g×64g;40g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40g×=24g.则这些参加反应的氧化物中,铜、镁元素的质量比是64:24=8:3.
故答案为:2:1;8:3.
点评: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7.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碳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在空气中立即烧断,这是因为 C+O2CO2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所以碳丝灯泡必须抽成真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题意,碳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在空气中立即烧断,即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 解:碳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在空气中立即烧断,即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故答案为:C+O2C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8.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CO2+H2O═H2CO3 ;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O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
故答案为:(1)CO2+H2O═H2CO3;(2)CO2+Ca(OH)2═CaCO3↓+H2O;(3)CO2+2NH3CO(NH2)2+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9.现有在敞口容器中放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氢氧化钠固体,分析得知含水6.62%、碳酸钠2.38%、氢氧化钠91%.将此样品1g放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过量的稀盐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43%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用去氢氧化钠的溶液20.5g.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2.691 g.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钠元素完全转化到氯化钠中,因此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氯化钠的质量.
解答: 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由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可知,HCl~NaCl,
46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46g×3.65%=1.679g,
HCl~NaCl,
36.5 58.5
1.679g x
=,
x=2.691g,
故填:2.691.
点评: 解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根据转化关系可以找到简单的计算方法,要注意理解.
20.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加 入到10.0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它杂质,溶解10.0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配制113.0g 10.0%的稀盐酸,需用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是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个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图,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知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放出二氧化碳3.3g;由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从而计算碳酸钙与水垢样品的质量比即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分别计算水垢中碳酸钙与氢氧化镁完全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消耗HCl的质量,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由溶质质量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溶液的质量.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 解:(1)根据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图,可得知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放出二氧化碳3.3g;设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HCl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3.3g
==
解得:x=7.5g y=5.475g
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75%
答: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75%;
(2)设氢氧化镁完全反应消耗HCl的质量为z
2HCl+Mg(OH)2═MgCl2+2H2O
73 58
z 10g﹣7.5g=2.5g
=
解得:z≈3.147g
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86.2g
故答案为:86.2g
(3)设需用38%的浓盐酸的体积为V
113.0g×10.0%=38%×1.19g/mL×V
V=25mL
故答案为:25mL
点评: 解读折线是初中化学计算中的一种常规题型,解题时首先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再看曲线的三点:起点、折点和终点,获得并处理信息,找到解题突破口,解答试题.设未知数按照规定不带单位.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
4HNO3(浓)4NO2↑+O2↑+2H2O,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
(1) 反应物是硝酸,反应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是光照或加热,生成物是二氧化氮、氧气、水 ;(2) 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每1个硝酸分子分解生成4个二氧化氮分子、1个氧分子和2个水分子 ;(3)
每252份质量的硝酸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生成184份质量的二氧化氮、32份质量的氧气、36份质量的水(合理即可)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由4HNO3(浓)4NO2↑+O2↑+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硝酸,反应条件是光照或加热,生成物是二氧化氮、氧气、水;
从微观上,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每1个硝酸分子分解生成4个二氧化氮分子、1个氧分子和2个水分子;
每252份质量的硝酸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生成184份质量的二氧化氮、32份质量的氧气、36份质量的水(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反应物是硝酸,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条件是光照或加热,生成物是二氧化氮、氧气、水;(2)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每1个硝酸分子分解生成4个二氧化氮分子、1个氧分子和2个水分子;(3)每252份质量的硝酸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生成184份质量的二氧化氮、32份质量的氧气、36份质量的水(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H2CO3H2O+CO2↑
②CaCO3CaO+CO2↑
③Cu2(OH)2CO32CuO+H2O+CO2↑
通过比较发现:
(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都是分解反应 ;
(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③的生成物有三种物质而①②只有两种物质 (答一条即可).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可通过反应的类型及生成物的种类等特征对三个反应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
(2)可从生成物质的种类及数量等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①②③的反应特点均是“一变多”,因此都是分解反应,并且三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2)从生成物的种类看①②两个反应生成物都是两种,而③生成物是三种;
故答案为:(1)都是分解反应;
(2)③的生成物有三种物质而①②只有两种物质.
点评: 找几个反应的共同点时一般要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这几个方面考虑,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 Al2O3 4 Al+
3 O2↑
(2) 1 C2H4+ 3 O2
2 CO2+ 2 H2O
(3) 2 KClO3 2 KCl+
3 O2↑
(4) 1 Fe2O3+ 3 CO
2 Fe+ 3 CO2.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解答: 解:(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Al2O3、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氧气、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2.
(3)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氯酸钾、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4)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C ( http: / / www.21cnjy.com )O分子反应中获得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Fe2O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个,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Fe2O3、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
故答案为:(1)2、4、3;(2)1、3、2、2;(3)2、2、3;(4)1、3、2、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配平时化学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配平过程中若出现分数,必须把分数去分母转化为整数.
24.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NH3+ 3 Cl2
1 N2+ 6 HCl
(2) 2 C2H2+ 5 O2
4 CO2+ 2 H2O
(3) 1 Fe2O3+ 3 CO
2 Fe+ 3 CO2.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解答: 解:(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NH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Cl2、N2、HCl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同时扩大2倍,则NH3、Cl2、N2、HCl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1、6.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同时扩大2倍,则C2H2、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5、4、2.
(3)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C ( http: / / www.21cnjy.com )O分子反应中获得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Fe2O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个,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Fe2O3、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
故答案为:(1)2、3、1、6;(2)2、5、4、2;(3)1、3、2、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配平时化学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配平过程中若出现分数,必须把分数去分母转化为整数.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 C+2CuO2Cu+CO2↑ .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 4Al+3O2═2Al2O3 .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友情提示: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1)C+2CuO2Cu+CO2↑;(2)4Al+3O2═2Al2O3;(3)2Al+2NaOH+2H2O=2NaAlO2+3H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