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易错题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易错题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8-15 22: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4A+5B=4C+6D的反应中,已知34gA和80gB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68 B.34 C.32 D.17
 
2.已知: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则在该反应中,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1 B.2﹕1 C.1﹕2 D.1﹕3
 
3.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2m=3n D.2b=m+n
 
4.将15克A物质、24克B物质、8克C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A8克,C30克,还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B=C+D B.A+2B=2C+D C.A+3B=C+2D D.A+3B=2C+2D
 
5.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CaO+H2O═Ca(OH)2;②Mg(OH)2MgO+H2O;
③NaOH+2HCl═NaCl+2H2O;④2Mg+O22MgO.
  A.反应条件相同的是①②
  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①③④
  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②④
 
6.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正确意义是(  )
  A.氢气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等于水
  B.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
  D.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7.下列生产生活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
  A.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CO+Fe2O3Fe+CO2
  B.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
  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H2SO4+Mg(OH)2═MgSO4+2H2O
 
8.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的意义是(  )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②氢气、氧气、水三者之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2
③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④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H2O2H2↑+O2↑ 分解反应
  B.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CO2+Ca(OH)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C.证明锌比银活泼:Zn+2AgCl=ZnCl2+2Ag 置换反应
  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2P2O5 化合反应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3H2SO4=Fe2(SO4)3+3H2↑ B.H2SO4+Cu(OH)2=CuSO4↓+2H2O
  C.Cu+2HCl=CuCl2+H2↑ D.CO2+2NaOH=Na2CO3+H2O
 
11.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44% B.46% C.54% D.64%
 
12.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MgO和MgCO3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6g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
  A.16.6% B.6.1% C.12.2% D.9.1%
 
13.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
  A.8.0g B.11.2g C.16.0g D.24.8g
 
14.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15.使H2和CO的混合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3.2g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将所得气体充分干燥;使干燥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测得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减少5.6g,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质量比为(  )
  A.1:7 B.7:1 C.1:3 D.1: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已知A、B两种物质反应生成C:A ( http: / / www.21cnjy.com )+B→C.用7gA和2gB或4gA和5gB充分反应都可以得到6gC.现取A、B固体混合物共9g,充分反应后得到7.5gC.此混合物中A和B的质量分别是      .
 
17.在化学反应2H2+O22H2O中、H2、O2、H2O的质量比为:      .
 
18.配平下列方程式:
(1)      Al+      O2      Al2O3
(2)      C2H4+      O2      CO2+      H2O
(3)      Fe+      H2SO4 ═      H2↑+      FeSO4.
 
19.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2+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
(2)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      .
(3)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取55 ( http: / / www.21cnjy.com )g工业纯碱,向其中加入269.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求: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0.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1)氧化钙可做干燥剂,因为      .
(2)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计算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H2↑+O2↑
 
22.认真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回答有关问题:
4P+5O22P2O5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均填中文名称).
(2)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      .
(3)该反应中P、O2、P2O5的质量比是      .
(4)如果反应结束后生成了62g P2O5,那么,参加反应的P、O2的质量总和应该是      克.
(5)如果反应前P、O2的质量总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10g,那么反应后生成的P2O5的质量应该是       10g(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或“不小于”或“不大于”当中的一个词).
 
23.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在题后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2)硫酸厂废水被熟石灰吸收      (      ).
(3)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酸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请你写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24.永州市某中学的初三化学课堂上,刘老师布置了一道计算题,题目如下:
【思考题】取100g溶质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19.6%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检查作业发现,班上出现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情形:
请你分析并回答:
(1)你赞同的计算结果是      (填结果编号).
(2)请写出该题正确计算的详细过程.
 
25.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C2H2+      O2      CO2+      H2O
②      CuSO4+      NaOH═      Na2SO4+      Cu(OH)2↓
(2)如图装置中,称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则m1      m2(填“=”“>”“<”),其原因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4A+5B=4C+6D的反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知34gA和80gB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68 B.34 C.32 D.17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B的质量和应等于生成的C和D质量和,从而可以求得生成的C的质量,再根据A和C的质量关系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就可以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34g+80g﹣54g=60g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4A+5B=4C+6D
34g 60g
4x 4×30
=
x=17
故选D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根据方程式找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时,相对分子质量要乘以化学计量数.
 
2.已知: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则在该反应中,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1 B.2﹕1 C.1﹕2 D.1﹕3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题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为:4:4=1:1;
故选A
点评: 根据题目信息,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再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及步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2m=3n D.2b=m+n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解答: 解: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各原子在反应前后的关系如下:
C原子:2a=m,;
H原子:6a=2n,即3a=n,故B正确;
O原子:2b=2m+n;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将15克A物质、24克B物质、8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A8克,C30克,还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B=C+D B.A+2B=2C+D C.A+3B=C+2D D.A+3B=2C+2D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专题: 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是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的,生成物的质量是增大的,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求出此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所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代入选项中,判断出正确选项.
解答: 解:由题意知,A和B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后质量减小,A和B是反应物,C质量增加,C是生成物,并且生成了新物质D,A减少了15克﹣8克=7克,B减少了24克,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为7克和24克,C增加了30克﹣8克=22克,则生成了C22克,生成D的质量为7克+24克﹣22克=9克,从而可以求出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24:22:9,把相对分子质量代入上述选项,只有D选项符合.
故选D.
点评: 做对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根据方程式找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时相对分子质量要乘以化学计量数.
 
5.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CaO+H2O═Ca(OH)2;②Mg(OH)2MgO+H2O;
③NaOH+2HCl═NaCl+2H2O;④2Mg+O22MgO.
  A.反应条件相同的是①②
  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①③④
  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②④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①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
③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放热.
④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解答: 解:A、①③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条件相同,故错误;
B、④属于化合反应;故错
C、④反应需点燃才能进行,但燃烧以后会放出热量;故正确
D、②各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无变化;④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故错.
故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6.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正确意义是(  )
  A.氢气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等于水
  B.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
  D.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以及其读法,来分析推断说法是否正确.
解答: 解:A.由于在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故A错;
B.从质量关系上读该化学方程式时,表达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B错;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所以读作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故C正确;
D.从微观方面读该化学方程式时,应该表达为:“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故D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其读法;解答时,一定要细心地据此来逐一印证,并且要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认真求算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然后,分析推断即可.
 
7.下列生产生活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
  A.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CO+Fe2O3Fe+CO2
  B.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
  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H2SO4+Mg(OH)2═MgSO4+2H2O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反应未配平进行分析;
B、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进行分析;
C、根据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反应未配平,故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生成+3价铁,故错误;
C、该方程式应用原理正确,化学式符号客观规律,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指的是盐酸,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
 
8.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的意义是(  )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②氢气、氧气、水三者之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2
③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④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利用这些相关知识可解决判断该问题.
解答: 解:①、属于宏观描述化学反应,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
②、氢气、氧气、水三者之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2,符合微观粒子个数比,故正确
③、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符合反应时物质的质量比,故此选项正确.
④、由于在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知识,应明确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
 
9.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H2O2H2↑+O2↑ 分解反应
  B.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CO2+Ca(OH)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C.证明锌比银活泼:Zn+2AgCl=ZnCl2+2Ag 置换反应
  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2P2O5 化合反应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 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难溶于,锌不能与氯化银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3H2SO4=Fe2(SO4)3+3H2↑ B.H2SO4+Cu(OH)2=CuSO4↓+2H2O
  C.Cu+2HCl=CuCl2+H2↑ D.CO2+2NaOH=Na2CO3+H2O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否与否的判断需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即该反应是否能够反生;第二看配平的完整性.
A、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物为亚铁,而非三价铁,不符合客观事实.
B、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铜不是沉淀,无需加沉淀符号.
C、铜的金属性排序在氢元素之后,不能和盐酸反应.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和水.
解答: 解:A、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物为亚铁,而非三价铁,不符合客观事实,正确的是:Fe+H2SO4=FeSO4+H2↑.
B、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铜不是沉淀,无需加沉淀符号,正确的是H2SO4+Cu(OH)2=CuSO4+2H2O.
C、铜的金属性排序在氢元素之后,不能和盐酸反应.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和水,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方程式判断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另外要熟悉常见物质的转化反应关系,从而快速做出判断.
 
11.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44% B.46% C.54% D.64%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可以求出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质量和;设碳的质量为x,则铁的质量为10g﹣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再根据碳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质量和,求出X的质量,最后求出碳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设碳的质量为x,则铁的质量为10g﹣x,生产的氢气的质量为a,
Fe+H2SO4=FeSO4+H2↑
56 2
x a
解得:a=,
x+=50g+10g﹣55.4g
解得:x≈4.4g
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
由以上计算可知.A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中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主要是依据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解答时要注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得出计算所必须的已知量,然后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同时要学会求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
 
12.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MgO和Mg ( http: / / www.21cnjy.com )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6g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
  A.16.6% B.6.1% C.12.2% D.9.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根据MgO和MgCO3与盐酸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的特点分析,MgO和MgCO3分别与盐酸反应溶液的增重相同,当增重相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应相同.
解答: 解:由方程式:
MgO+2HCl=MgCl2+H2O 溶液增重
40 95 40
MgCO3+2HCl=MgCl2+H2O+CO2↑ 溶液增重
84 95 44 84﹣44=40
可知,当溶液的增重相同时,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相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O+2HCl=MgCl2+H2O 溶液增重
40 95 40
x 156g﹣150g
解得:x=14.25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1%
由此可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D.
故选D.
点评: 由于不知道MgO和MgCO3的质量,做本类型题时若要用常规方法无法解答,可以根据MgO和MgCO3与盐酸反应的特点找出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13.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
  A.8.0g B.11.2g C.16.0g D.24.8g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铜和水,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求出与稀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根据生成铜的质量可求出与氯化铜反应的铁的质量,还可求出氧化铜的质量,将三者加在一起就是原混合物的质量.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将一定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铜和水,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
设与稀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4g
解得:x=11.2g
设与氯化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y
Fe+CuCl2═FeCl2+Cu
56 64
y 6.4g
解得:y=5.6g
氧化铜的质量为:6.4g÷()=8.0g
所以,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1.2g+5.6g+8.0g=24.8g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发生的反应有哪些,残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14.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利用最小公倍数法,抓住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本题是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配平时,要先配碳原子,再配氢原子,最后配平氧原子.
解答: 解:首先配平化学方程式:2C2H2+5O22H2O+4CO2,再把各系数的和加起来:2+5+2+4=13,因此A、B、D选项都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配平,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经常用的配平方法是最小公倍数法,同学们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本考点是中考的重点之一,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使H2和CO的混合气体3.2g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将所得气体充分干燥;使干燥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测得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减少5.6g,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质量比为(  )
  A.1:7 B.7:1 C.1:3 D.1:2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
分析: 先分析发生的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信息共有两个反应,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减少5.6g,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质量,再进一步求出氢气的质量.
解答: 解:设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OH)2+CO2═CaCO3↓+H2O 溶液减少质量
44 100 100﹣44=56
X 5.6g
X=4.4g
CO+CuO Cu+CO2
28 44
Y 4.4g
Y=2.8g
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为3.2g﹣2.8g=0.4g,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质量比为0.4g:2.8g=1:7.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一道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理解所发生的反应,能正确分析数据代表的意义,问题可迎刃而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已知A、B两种物质反应生成C:A+B→C.用7gA和2gB或4gA和5gB充分反应都可以得到6gC.现取A、B固体混合物共9g,充分反应后得到7.5gC.此混合物中A和B的质量分别是 A=6.5g,B=2.5g或A=5g,B=4g .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由7gA和2gB或4gA和5gB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反应都可以得到6gC,可知4gA和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gC.即A、B、C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2:6;所以当A、B反应后得到7.5gC时,根据它们之间的质量比就可求出A和B的质量.
解答: 解:由7gA和2gB或4gA和5gB充分反应都可以得到6gC,可知4gA和2gB恰好完全反应,即A和B的质量比为4g:2g=2:1
A+B→C
2 1
当A、B恰好反应得到7.5gC时,需要A的质量为:7.5g×=5g B的质量为:7.5g×=2.5g
9g混合物要得到7.5gC,需要B恰好为2.5gB或A恰好5g,所以有两种可能:A=6.5g,B=2.5g或A=5g,B=4g.
点评: 此题考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关键是要找出物质间的质量比.
 
17.在化学反应2H2+O22H2O中、H2、O2、H2O的质量比为: 1:8:9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解答: 解: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H2、O2、H2O的质量比为(2×2):32:(18×2)=1:8:9;
故答案为:1:8:9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的能力.
 
18.配平下列方程式:
(1) 4 Al+ 3 O2 2 Al2O3
(2) 1 C2H4+ 3 O2 2 CO2+ 2 H2O
(3) 1 Fe+ 1 H2SO4 ═ 1 H2↑+ 1 FeSO4.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进行配平即可.
解答: 解:(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最后调整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4的计量数定为1,则CO2、H2O、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3.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SO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Fe、H2SO4、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1、1.
故答案为:(1)4、3、2;(2)1、3、2、2;(3)1、1、1、1.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2+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H2O .
(2)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 将混合物加热 .
(3)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55g工业纯碱,向其中加入269.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求: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盐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
(2)根据NaHCO3受热易分解分析回答;
(3)根据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再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化学反应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各物质中N、H、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 1,H 3,C 1,O 2;而反应后物质中N、H、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 1,H 5,C 1,O 3;则反应物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所以,x为H2O;
(2)由于NaHCO3受热易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将混合物加热;
(3)设55g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22g
= 解得:x=53g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6.4%
=
y=58.5g
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0%.
故答为:(1)H2O;(2)将混合物加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3)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20%
点评: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提取有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得出物质性质差异而进行除杂,考查了方程式的计算,注意在求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时候,要注意样品中的杂质是否是溶液中溶质的一部分.
 
20.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1)氧化钙可做干燥剂,因为 CaO+H2O═Ca(OH)2 .
(2)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小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 解:(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小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为:(1)CaO+H2O═Ca(OH)2;(2)NaHCO3+HCl=NaCl+H2O+C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计算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H2↑+O2↑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解答: 解:
2KMnO4 K2MnO4+MnO2+O2↑ 其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
2(39+55+16×4):39×2+55+16×4:55+16×2:16×2
即316:197:87:32,
2H2O2H2↑+O2↑其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
2(1×2+16):2×1×2:16×2
即9:1:8
答案:
316:197:87:32 9:1:8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计算的能力.
 
22.认真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回答有关问题:
4P+5O22P2O5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磷和氧气 ,生成物是 五氧化二磷 (均填中文名称).
(2)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 点燃 .
(3)该反应中P、O2、P2O5的质量比是 31:40:71 .
(4)如果反应结束后生成了62g P2O5,那么,参加反应的P、O2的质量总和应该是 62 克.
(5)如果反应前P、O2的质量总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10g,那么反应后生成的P2O5的质量应该是 不大于  10g(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或“不小于”或“不大于”当中的一个词).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答: 解:由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可知,
(1)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
(2)反应条件是点燃;
(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31×4):(32×5):(142×2)=31:40:71;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如果反应结束后生成了62g P2O5,那么,参加反应的P、O2的质量总和应该是62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P ( http: / / www.21cnjy.com )、O2的质量总和是10g,若恰好反应,则反应后生成的P2O5的质量应该是10g;若一种反应物有剩余,则反应后生成的P2O5的质小于10g;
故答案为:(1)磷和氧气;五氧化二磷;
(2)点燃;
(3)31:40:71;
(4)62g;
(5)不大于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
 
23.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在题后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 化合反应 ).
(2)硫酸厂废水被熟石灰吸收 Ca(OH)2+H2SO4═CaSO4+2H2O ( 复分解反应 ).
(3)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请你写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Al2O3+2NaOH=2NaAlO2+H2O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 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故答案为:(1)3Fe+2O2Fe3O4;化合反应;(2)Ca(OH)2+H2SO4═CaSO4+2H2O;复分解反应;(3)Al2O3+2NaOH=2NaAlO2+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配、注、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4.永州市某中学的初三化学课堂上,刘老师布置了一道计算题,题目如下:
【思考题】取100g溶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19.6%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检查作业发现,班上出现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情形:
请你分析并回答:
(1)你赞同的计算结果是 ② (填结果编号).
(2)请写出该题正确计算的详细过程.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的质量比分析反应的情况,根据方程式求出生成的硫酸钠,再求出所得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由2NaOH+H2SO ( http: / / www.21cnjy.com )4═Na2SO4 +2H2O可知,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的质量为80:98,当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19.6%的稀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的质量为:(100g×8%):(100g×19.6%)=80:196,所以,硫酸有剩余,应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
设生成生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 +2H2O
80 142
100g×8% x
解得:x=14.2g,
所得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7.1%
由以上计算可知,赞同的计算结果是②.
故答为:(1)②;(2)见上边计算.
点评: 本题属于根基方程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完全反应的量,应根据次量进行计算.
 
25.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2 C2H2+ 5 O2 4 CO2+ 2 H2O
② 1 CuSO4+ 2 NaOH═ 1 Na2SO4+ 1 Cu(OH)2↓
(2)如图装置中,称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则m1 > m2(填“=”“>”“<”),其原因为 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进行配平即可.
解答: 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可将该方程式配平.
2C2H2+5 O2 4CO2+2H2O
CuSO4+2NaOH═Na2SO4+Cu(OH)2↓
(2)碳酸钠与盐酸混合后,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就和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烧杯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
故答案为:(1)①2;5;4;2;②1;2;1;1;(2)>;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