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易错题练习(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易错题练习(word,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8-16 16:3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15 赤峰)下列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由混合物转变为纯净物 B.由铁矿石变为铁
  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 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
 
2.(2015 雅安)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煤气中毒 C.冰山融化 D.酸雨侵蚀
 
3.(2015 聊城)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4.(2015 广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湿的衣服晒干 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把石蜡加热熔化 D.把棉线织成布
 
5.(2015 益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胆矾研碎 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
 
6.(2015 沈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的挥发 B.酒精的燃烧 C.矿石的粉碎 D.铁丝的弯曲
 
7.(2015 衡阳)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做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
 
8.(2015 黑龙江)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9.(2015 本溪)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 D.氧气用于炼钢
 
10.(2015 广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致冷剂
  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
  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
 
11.(2015 淄博)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态氮做制冷剂
  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
  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
 
12.(2015 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13.(2015 汕尾)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C.铜用于制导线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14.(2015 烟台校级一模)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B.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
  C.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5.(2015 高密市二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16.(2015 汶上县二模)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7.(2015 鄄城县三模)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醋酸除水壶内的水垢
  B.提纯混有少量泥沙的食盐
  C.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线
  D.用石灰水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CO2
 
18.(2015 诏安县校级模拟)下列过程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D.活性炭用于净水
 
19.(2015 枣庄模拟)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0.(2015 遂平县二模)下列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甘蔗榨汁 C.煤的形成 D.钢铁生锈
 
21.(2015 昌乐县模拟)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B.用肥皂水中和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
  C.用醋酸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
  D.牛奶放置一定时间后变质发臭
 
22.(2015 莘县二模)我们在学习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过程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海洋工业的知识: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全都是 B.只有② C.只有②④ D.①②
 
23.(2015 兴化市一模)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干冰升华
  C.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 D.食物腐败变质
 
24.(2015 江西模拟)下列食物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糯米做糖糕 B.高粱酿酒 C.甘蔗榨汁 D.面粉做面条
 
25.(2015 西城区一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木柴燃烧 C.白磷自燃 D.食物变质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15 赤峰)下列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由混合物转变为纯净物 B.由铁矿石变为铁
  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 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A、根据混合物的分离考虑;B、根据炼铁的原理考虑;C、根据物质的三态变化考虑;D、根据物质的形状改变考虑.
解答: 解:A、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可以通过磁铁吸引得到纯净物,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由铁矿石变为铁是通过还原剂将铁元素从铁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炼铁的原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2.(2015 雅安)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煤气中毒 C.冰山融化 D.酸雨侵蚀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变化,故A错;
B、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
C、冰山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酸雨侵蚀是酸雨中的酸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物质,故D错.
故选C.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2015 聊城)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水果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冬瓜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2015 广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湿的衣服晒干 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把石蜡加热熔化 D.把棉线织成布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湿衣服晒干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食醋除水垢是醋酸与水垢的成分(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把棉线织成布,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5.(2015 益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胆矾研碎 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答: 解:A、冰雪融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胆矾研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水铸成锅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6.(2015 沈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的挥发 B.酒精的燃烧 C.矿石的粉碎 D.铁丝的弯曲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酒精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矿石的粉碎是将其粉碎成粉末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铁丝的弯曲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7.(2015 衡阳)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做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 解:A、铜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碳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利用了石墨的硬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8.(2015 黑龙江)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A、金属刻划,可以比较金属的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闻气味,可知气体的气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石墨导电,说明了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白醋使鲜花变色,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9.(2015 本溪)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 D.氧气用于炼钢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性.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故选项正确;
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0.(2015 广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致冷剂
  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
  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A、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小苏打﹣﹣焙制糕点的发酵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汽油洗衣物上的油迹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是利用合金钢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1.(2015 淄博)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态氮做制冷剂
  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
  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液态氮做制冷剂利用液氮气化吸热,利用其物理性质;
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是利用碘与淀粉反应,利用其化学性质;
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利用其化学性质;
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利用其化学性质.
故选A.
点评: 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2.(2015 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干冰能升华、氧气是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色无味的气体、水蒸发产生水蒸气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3.(2015 汕尾)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C.铜用于制导线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4.(2015 烟台校级一模)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B.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
  C.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物质的元素组成;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对于化学观念或认识应从物质、能量、组成、反应条件、运动形式等几个方面考虑.
解答: 解: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吸收或释放能量,故A错误;
B、据统计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100多种,而构成的物质却有3千多万种,故B正确;
C、反应条件是化学反应的基础,控制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反应的进行,故C正确;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该题多方面对化学进行考查,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化学变化,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15.(2015 高密市二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C、常见的带电的粒子有离子、质子、电子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分析.
解答: 解: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律,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10g水变为10g水蒸气,故选项推理错误.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例如,纯碱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纯碱是一种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化合物的特征、常见的带电的粒子、燃烧的概念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015 汶上县二模)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榨取果汁只是将果汁从水果中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雕刻玉器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燃放烟花是由于可燃物与氧气反应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7.(2015 鄄城县三模)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醋酸除水壶内的水垢
  B.提纯混有少量泥沙的食盐
  C.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线
  D.用石灰水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CO2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醋酸除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再被水洗掉,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提纯混有少量泥沙的食盐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只是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线,羊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石灰水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CO2,是通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2015 诏安县校级模拟)下列过程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D.活性炭用于净水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是利用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脱水性,把纸张碳化,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是石蕊与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变的颜色,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把水中的部分杂质吸附在表面,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9.(2015 枣庄模拟)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酸雨侵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0.(2015 遂平县二模)下列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甘蔗榨汁 C.煤的形成 D.钢铁生锈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甘蔗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煤的形成过程包含着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1.(2015 昌乐县模拟)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B.用肥皂水中和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
  C.用醋酸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
  D.牛奶放置一定时间后变质发臭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疏松多孔,将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用肥皂水中和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利用肥皂水显碱性,与蚁酸反应从而降低瘙痒的感觉,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
C、用醋酸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是利用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将其溶解除掉,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
D、牛奶放置一定时间后变质发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2.(2015 莘县二模)我们在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过程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海洋工业的知识: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全都是 B.只有② C.只有②④ D.①②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①海水“晒盐”只是水分蒸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海水“制碱”需要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制取纯碱,属于化学变化;③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杂质除掉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需要用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用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再将氯化镁通电分解,制取镁,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3.(2015 兴化市一模)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干冰升华
  C.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 D.食物腐败变质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过程,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食物腐败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4.(2015 江西模拟)下列食物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糯米做糖糕 B.高粱酿酒 C.甘蔗榨汁 D.面粉做面条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糯米做糖糕是利用糯米的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高粱酿酒生成了乙醇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甘蔗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面粉做面条只是将其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5.(2015 西城区一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木柴燃烧 C.白磷自燃 D.食物变质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白磷自燃是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食物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评: 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