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5 重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
2.(2015 泰州)家庭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大米霉变 C.煤气燃烧 D.豆腐切块
3.(2015 邵阳)下列词语中,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量体裁衣 B.铁杵成针 C.木已成舟 D.火上浇油
4.(2015 聊城)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5.(2015 广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湿的衣服晒干 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把石蜡加热熔化 D.把棉线织成布
6.(2015 安顺)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制成冰雕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泥土烧成瓷器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7.(2015 苏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铁杵成针 C.热胀冷缩 D.百炼成钢
8.(2015 天津)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湿衣晾干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9.(2015 泸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块抽成金线 B.干冰升华 C.可燃冰燃烧 D.蔗糖溶解于水
10.(2015 益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胆矾研碎 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
11.(2015 重庆)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12.(2015 宜宾)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经过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
13.(2015 临沂)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纸张燃烧 C.葡萄酿成酒 D.水结成冰
14.(2015 丹东)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牛奶变酸 C.燃放鞭炮 D.蜡烛熔化
15.(2015 赤峰)下列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由混合物转变为纯净物 B.由铁矿石变为铁
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 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
16.(2015 雅安)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煤气中毒 C.冰山融化 D.酸雨侵蚀
17.(2015 济南)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18.(2015 上海)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
19.(2015 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水的电解 C.瓷碗破碎 D.干冰升华
20.(2015 南充)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B.葡萄酿成酒
C.米饭变馊 D.西瓜榨汁
21.(2015 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22.(2015 本溪)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 D.氧气用于炼钢
23.(2015 连云港)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碳酸钙作补钙剂
24.(2015 广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致冷剂
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
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
25.(2015 宁波)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26.(2015 巴中)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27.(2015 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银用于制作导线
28.(2015 南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
29.(2015 福建)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30.(2015 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5 重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
考点: 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
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
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错.
故选 B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2015 泰州)家庭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大米霉变 C.煤气燃烧 D.豆腐切块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 解:A、铁锅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B、大米霉变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豆腐切块过程中,只是豆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3.(2015 邵阳)下列词语中,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量体裁衣 B.铁杵成针 C.木已成舟 D.火上浇油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量体裁衣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杵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已成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油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2015 聊城)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水果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冬瓜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5.(2015 广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湿的衣服晒干 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把石蜡加热熔化 D.把棉线织成布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湿衣服晒干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食醋除水垢是醋酸与水垢的成分(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把棉线织成布,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6.(2015 安顺)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制成冰雕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泥土烧成瓷器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冰块制成冰雕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泥土烧成瓷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2015 苏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铁杵成针 C.热胀冷缩 D.百炼成钢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铁杵成针过程中,只是铁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热胀冷缩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8.(2015 天津)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湿衣晾干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 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
B、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9.(2015 泸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块抽成金线 B.干冰升华 C.可燃冰燃烧 D.蔗糖溶解于水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 解:A、金块抽成金线的过程中,只是金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可燃冰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只是蔗糖和水混合形成混合物,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10.(2015 益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胆矾研碎 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答: 解:A、冰雪融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胆矾研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水铸成锅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1.(2015 重庆)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2.(2015 宜宾)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经过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海水晒盐是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这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B.石灰浆的成分是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钙固体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正确;
C.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出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湿衣服晾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3.(2015 临沂)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纸张燃烧 C.葡萄酿成酒 D.水结成冰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4.(2015 丹东)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牛奶变酸 C.燃放鞭炮 D.蜡烛熔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牛奶变酸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燃放鞭炮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5.(2015 赤峰)下列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由混合物转变为纯净物 B.由铁矿石变为铁
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 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A、根据混合物的分离考虑;B、根据炼铁的原理考虑;C、根据物质的三态变化考虑;D、根据物质的形状改变考虑.
解答: 解:A、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可以通过磁铁吸引得到纯净物,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由铁矿石变为铁是通过还原剂将铁元素从铁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炼铁的原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6.(2015 雅安)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煤气中毒 C.冰山融化 D.酸雨侵蚀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变化,故A错;
B、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
C、冰山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酸雨侵蚀是酸雨中的酸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物质,故D错.
故选C.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7.(2015 济南)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湿法炼铜的过程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雕琢玉石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制造轮胎的过程中,橡胶、炭黑、各种化工料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8.(2015 上海)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冰川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9.(2015 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水的电解 C.瓷碗破碎 D.干冰升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的电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0.(2015 南充)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B.葡萄酿成酒
C.米饭变馊 D.西瓜榨汁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碳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米饭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西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从西瓜中分离出西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2015 娄底)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干冰能升华、氧气是一种无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味的气体、水蒸发产生水蒸气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22.(2015 本溪)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 氮气用作保护气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 D.氧气用于炼钢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性.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故选项正确;
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23.(2015 连云港)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碳酸钙作补钙剂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碘酒作消毒剂,是利用了碘酒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作除锈剂,是利用了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碳酸钙作补钙剂,是利用了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4.(2015 广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作致冷剂
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
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A、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小苏打﹣﹣焙制糕点的发酵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汽油洗衣物上的油迹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是利用合金钢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5.(2015 宁波)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是利用了小苏打能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是利用了铁能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6.(2015 巴中)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 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属铜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7.(2015 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银用于制作导线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银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银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8.(2015 南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学性质是指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是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B、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的是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C、醋酸除水垢是醋酸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D、酒精挥发吸收热量,使病人体温降低,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
29.(2015 福建)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A、紫红色固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硬度大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
C、常温下是气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
D、会生锈,有新物质生成,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
30.(2015 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