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日本(第2课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2 日本(第2课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9 22:43:14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新知导入
在中国出现的日本工业产品有哪些?
运输设备
电子设备
化工产品
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向海外市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2)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2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运用图片等资料说出日本的民族构成特点,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历史。
自主学习
根据课文17—18页的内容,完成导学案并标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5min
(1) 日本的工业特点?
(2) 日本的工业发展条件?
(3) 日本工业区的名称及其分布特点?
(4) 日本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解决措施?
(5) 日本文化具有典型的什么特点?
新知1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向海外市场?
背 景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变多。
国 情
地域狭小
资源匮乏
国内供给不足
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来源?
新知1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日本进口原料和燃料的来源?
根据教材P17图7.11,找出日本进口煤、石油、铁矿石的国家和地区。
进口原料和燃料 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


石油
铜、铝土
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
中东、东南亚
澳大利亚、东南亚
新知1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科学技术
原料 燃料
工业制成品
欧洲
中国
新加坡
澳大利亚
巴西
美国
进 口
出 口
日本工业的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新知1
日本工业区分布
根据教材P18图7.14,找出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日本主要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日本工业区的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
太平洋
濑户内海
新知1
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原因
根据教材P18图7.14,找出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条件
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工业经济效益高
进口原料和燃料
出口工业制成品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传播可以停靠
新知1
日本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
环境污染
土地紧张
如果你是日本政府官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以上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新知1
日本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解决方案
在海外建立生产和销售基地。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有 利条 件
1
2
3
利用所在国的自然资源
利用所在国的劳动力
利用当地的庞大的消费市场
小 结
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
1
2
3
众多优良港湾
科学技术发达
“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在海外建立生产和销售基地
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
1
2
3
地域狭小,矿产资源匮乏
劳动力短缺
人口少,国内需求量少
新知2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和服与“洋”服并存
新知2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和食与“洋”快餐并存
新知2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种植水稻。
四面环海,渔业发达,国土面积狭窄,种植业受限。
冬季气候冷湿,沿海的渔民就把蔬菜和海鲜煮在一起。
新知2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和屋与“洋”房并存
课堂习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图5为日本主要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18年),图6为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出口地区比重(2020年)。据此完成15~16小题。
1.(2023·山东济南)日本 ( )
A.主要燃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B.工业产品主要输往大洋洲
C.国内原料供给十分充足 D.对国际市场依赖十分严重
2.(2023·山东济南)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突出优势是 (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土地资源丰富 ③科技发达 ④资金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考链接
D
C
课堂习题
3.(2023·黑龙江牡丹江)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其主要原因是 ( )
A.受季风气候影响,资源匮乏 B.受西方饮食结构的影响
C.日本地域狭小,耕地面积小 D.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4.(2021·四川广安)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土面积狭小,森林覆盖率低 B.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C.矿产出口,工业品进口 D.多平原,耕地面积广大
中考链接
D
B
课堂总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课题 7.1.2日本(2)与世界密切联系的工业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5.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某国家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6.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一个国家对某地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对其他地方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条件。地理实践力:运用实例说明日本是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结合实例说明日本的文化特点。人地协调观:培养辩证思维,学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经济发展模式。
学情分析 。
重点 1.日本的经济特点;2.日本的工业分布。
难点 日本的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
材料准备 教材、地图、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我们生活中出现的日本工业产品有哪些?”展示汽车、照相机、电视等图片给出答案。 发散思维,踊跃发言 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承转 以上可以看出日本的工业高度发达,那么,日本为什么把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共同进入日本的第二课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讲授新课 内容一: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一)探究日本工业发展条件和特点1.历史背景介绍历史背景: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日本对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变多;介绍矛盾:国土面积狭小,资源不足;进而引入“进口”词汇展开日本工业发展特点的讲解。工业特点:进口-加工-出口 以日本将低价进口的黄豆在国内加工成价格高昂的赖氨酸出口向世界各地的实例讲解进口-加工-出口的工业模式。3.工业发展条件:(1)有利条件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②科学技术水平高(2)不利因素①国土狭小,资源缺乏②劳动力价格高③国内需求量少(二)日本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特点 1. 工业区及其分布特点 ①京滨工业区 ②名古屋工业区 ③阪神工业区 沿海平原地区 ④濑户内工业区 ⑤北九州工业区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工业带分布图,将5个工业区标注不同的序号,引导学生说出的工业区的名称。展示教材图7.2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对照两幅地图,分析工业带的分布特点。2原因分析(三)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价格高;市场需求量少。教师展示日本现状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日本的环境、市场的特点。2.措施:在海外投资建设工厂和销售基地。指出日本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匮乏但资金雄厚拥有科学技术的国情,提出问题“如果你作为日本政府要议员,要怎样解决这些严峻问题?”。对工厂所在地的影响: 环境污染、消耗所在国的自然资源。内容二:东西方文化差异衣:和服+西装食:和食+洋食住:传统民居+洋房 了解日本发展工业的背景和国情。理解日本工业的模式,并能自主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结合日本的海岸线、海陆位置等自然条件分析优势,结合人口、国土面积等人文条件分析劣势。【任务】阅读日本工业带分布图,找出对应序号的5个工业区名称。结合图7.2日本地形图,结合海陆位置和地形分析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依据“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工业特点,结合海陆位置、地形、人口、市场等条件综合分析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学生带入角色,思考并踊跃发言。说一说对海外建厂的地区带来的环境影响结合教材中的活动材料,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角色带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6.1.2 日本(2) --工业+文化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工业特点:进口-加工-出口2.工业发展条件 (1)有利条件: (2)不利条件:3.工业区分布及原因4.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