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
1.若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白天光照充足时适当通风
C.提高氧气浓度
D.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
2.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树怕剥皮的原因是树皮中有( )
A.运输有机养料的导管
B.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C.运输有机养料的筛管
D.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筛管
3.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果农在大棚内种植甜瓜时,放置干冰释放二氧化碳,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甜瓜光合作用的强度
B.抑制甜瓜蒸腾作用的强度
C.增强甜瓜呼吸作用的强度
D.抑制甜瓜吸收水的速度
4.下列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C.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的原因是树皮中有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D.甘薯中贮存的淀粉不是从土壤中吸取来的,而是叶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
5.我市的乐陵以盛产“金丝小枣”闻名全国,为了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 )
A.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
B.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
C.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
6.下列农业生产中的措施与其解释不一致的是( )
A.农业生产中进行“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B.辣椒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移栽桂花树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早春播种的玉米覆盖薄膜-----防止虫害
7.某同学自制装置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变量是二氧化碳 B.叶片可放入水中加热脱色
C.变蓝的部位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D.本实验探究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8.玉米的白化苗生长不久就会死亡,可能的原因是白化苗的( )
A.茎发育不良,软弱易倒伏
B.生命力弱,输导能力差
C.叶肉细胞内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表皮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9.今年我国大白菜迎来了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原料是( )
A.氧气和水 B.光和有机物 C.二氧化碳和水 D.水和有机物
10.许多红豆杉因树皮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抗癌物质而被不法分子剥皮,导致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导有机养料的( )
A.导管 B.木质部 C.筛管 D.随
11.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如图是萌萌同学构建的动物运动能量供应模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表示血液循环
B.N 表示呼吸作用
C.动物运动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有机物
D.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无关
12.BT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自然状态下呈蓝色,遇到二氧化碳后先变绿再变黄。如下图将等量的金鱼藻放入等量BTB溶液后,通入等量二氧化碳气体并密封。A试管放在光下,B试管放在黑暗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
B.一段时间后,B试管内的溶液呈黄色
C.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等有机物
D.设置A、B两个试管的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
13.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的运输作用
B.园艺工人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农作物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水果、蔬菜在低温条件下储藏——抑制呼吸作用
14.光合作用的实质( )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15.在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中,最好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来强力吸收二氧化碳( )
A.清水 B.盐水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钙
16.农业生产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学原理,下列做法与目地不相符的是( )
A.春播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B.移栽辣椒秧苗时根部带土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地吸收水分
C.播种玉米时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玉米生长旺盛的季节进行除草松土——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增大光能的利用率
17.下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分别排入装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两支试管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此装置可探究种子在萌发时产生了大量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有机物 D.能量
18.如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 B.乙表示呼吸作用过程释放能量
C.①是叶绿体,②是线粒体 D.甲和乙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二、综合题
19.“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农业帮扶工作队的引领下,红星村兴起了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水果玉米的热潮。图为玉米种子结构、萌发和生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经过筛,幼苗长得乖”。如图甲,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因为种子的 (填图中字母)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2)“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玉米植株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 (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运输的动力来自 作用。玉米生长过程中,苗期需要含 的无机盐比较多,籽粒形成期需要 肥较多。
(3)农业帮扶队员通过利用低温环境降低玉米种子的 (填生理作用),实现种子的长期保存。
(4)如图乙是玉米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a点相比,在b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 。
(5)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的原因是 。
20.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主要利用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使人们在冬天也吃上各种蔬菜、瓜果。其中草莓因甘甜可口、无公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下图是与大棚草莓种植过程有关的图解,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草莓叶片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主要通过[ ] 获得。
(2)图二是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体现出光合作用的实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 ] 的过程;果农通常在白天将取暖用的蜂窝煤炉具搬进大棚,能有效提高产量,请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 。
(3)图三是晴朗的夏季,植物相关生理活动的曲线图,其中代表叶片光合作用的曲线是 (Ⅰ/Ⅱ)。
(4)图四是一天中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草莓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
2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 ] 作用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一是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二是通过食物链进入丙丁体内, 通过[ ] 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三是生物体的遗体和排出物通过图中 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
(2)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
22.“赣南脐橙”产于江西赣南地区,生长期需较多的肥料,果实扁圆且无籽,果肉清甜适口。请结合如图回答:
(1)脐橙果实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果实中的糖类主要通过图中 (填序号)制造,储存在果肉细胞的液泡中。
(2)“赣南脐橙”吸收肥料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并通过③中的 (选“导管”或“筛管”)运输到叶中,供植株的生长。
(3)蒸腾作用的水分是通过 (填结构名称)散失到大气中,这种结构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细胞组成。
23.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表示对幼苗进行的相关实验,分析回答:([ ]内填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植物可以通过图一中所示的生理活动[ ] 制造有机物。这一生理活动在细胞中的 完成。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二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因为植物幼苗进行了生理活动 ,产生 的原因。
(3)将图二装置置于阳光下,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 这一生理活动。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D
7.A
8.C
9.C
10.C
11.D
12.C
13.A
14.A
15.C
16.A
17.B
18.D
19.(1)A
(2) 导管 蒸腾 氮、磷、钾 磷
(3)呼吸作用
(4)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彼此遮挡,通风不畅
(5)传粉不足
20.(1)⑤气孔
(2) ③光能 ④氧气 这种做法可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为叶片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原料,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意思对即可)
(3)Ⅰ
(4)d
21.(1) 乙 ①光合 ③呼吸 甲 分解者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2.(1) 器官 ②
(2) 成熟区/根毛 导管
(3) 气孔 保卫
23.(1) [ C ]光合作用 叶绿体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CO2
(3)蒸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