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资料分析题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火龙果是同学们爱吃的水果之一,有红瓤和白瓤两种。火龙果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叶片退化,能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
资料二:东台有“中国西瓜之乡”的美名。西瓜汁多爽口,细嫩鲜甜,这些良好品质的产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系。东台有特有的砂壤土,透气性好,肥力足。西瓜生产期间平均气温为20.4℃,有利于糖分积累。
(1)某同学制作了火龙果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他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几个气泡,这可能是标本制作的哪一步操作出现了问题? 。
(2)如图,图 为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红瓤火龙果因为含有甜菜红素而呈现红色,这种色素和甜味物质存在于 (填序号)结构中。火龙果的红瓤和白瓤这两种特征是由 (填序号)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3)由资料一可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能够 (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
(4)资料二中画线部分文字描述的是影响西瓜生长的生态因素中的 (选填“非生物”或“生物”)因素。
(5)从结构层次上看,吃西瓜时吐出来的籽是西瓜的种子,它属于 (选填“生殖”或“营养”)器官。我们食用的西瓜瓤属于 (选填“组织”或“器官”)。从结构层次上看,哺乳动物比西瓜植株多了 这一结构层次。
(6)用西瓜的哪个部位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可以观察到细胞分裂?___。
A.根尖 B.西瓜瓤
C.西瓜皮 D.叶片表皮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被誉为“微笑天使”的江豚觅食之艰难令人无奈,但对它们更大的威胁是非法渔具、航运船舶、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
材料二 2015年11月14日,家住湖滨的黄先生向岳阳日报反映,南津港大堤正遭“生态杀手”加拿大一枝黄花侵袭。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一枝黄花上世纪来自加拿大,主要以根和种子繁殖。我市还有10多种外来物种,危害主要是破坏生物多样性,使我市物种数量减少,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材料三 湘阴县利用蜘蛛代替农药防治害虫取得良好效果,经检测,稻谷农残合格率100%,全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1)材料中提到的江豚属于 动物,具有 的特点。
(2)保护江豚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最根本的措施是 。
(3)材料二说明 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危害是 。
(4)材料三中提到的治虫方法属于 ,最大的优点是 。
(5)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请说出两条你的做法或建议 。
3.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不同动物的捕食行为各具特色。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蛇的种类繁多,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它们的捕食策略大体分为三类。无毒蛇多以“绞杀”模式制服猎物,即用细长的身体卷住猎物,体侧肌肉持续收缩,待到猎物昏厥或死亡后再将其吞食。观察红纹滞卵蛇(无毒)捕食时发现,无论是成年蛇还是幼蛇,都采用的是“绞杀”模式。毒蛇大多不“绞杀”猎物,紫沙蛇(轻毒蛇)一般会咬住猎物不放,称为“噬咬模式,长时间的“噬咬”以保证足够的毒液进入猎物伤口,待到猎物活动能力减弱或丧失后再将其吞食。大多数剧毒蛇则采用“击杀”模式对付猎物,如响尾蛇(剧毒蛇)捕食老鼠时先静静地潜伏,当猎物进入攻击范围后突然发动袭击,在极短的时间里将致命的毒液注入猎物体内,继而将猎物放开任其逃跑(当然,猎物大多因为中毒而不能跑远),再依靠敏锐的嗅觉循着气味找到濒死的猎物,将其吞食。
资料二:大型猫科动物都善于捕猎,但策略有所不同。虎一般会咬断猎物的颈椎,损毁对方的脊柱。狮会使猎物因窒息而死,但不同狮群的具体做法又有不同,有的靠紧咬住猎物的喉部导致其窒息,有的靠咬住猎物的口鼻部导致其窒息。幼虎或幼狮会观察成年个体的捕猎过程,并在与同伴的“打闹”中锻炼“埋伏”“扑咬”等技巧。成年个体也会将击伤的猎物交给幼崽处理,锻炼它们控制和杀死猎物的能力。一些捕猎技巧代代相传,形成了一定的“捕猎文化”。
(1)蛇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系列特征,如 (写出点),它们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对于红纹滞卵蛇,无论是成年蛇还是幼蛇,都采用“绞杀”模式捕食猎物,从获得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行为。
(3)狮和虎的幼年个体通过观察、练习获得捕猎技巧,从获得途径看属于 行为。
(4)蛇与狮、虎相比, 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行为更复杂。
4.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区以南10公里处。公园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有“天然植物园”、“动物王国”之称。其中有大量珍稀动植物:猕猴、娃娃鱼、云豹、穿山甲、金钱槭、鹅掌楸、红豆杉、银杏、珙桐等。
资料二:加拿大一枝黄花,又称为“黄莺花”,原产于北美,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城镇庭院、郊野、河岸及高速公路等处。它是一种野性十足的“霸王草”,可以通过根和种子两种方式繁殖,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三年就能迅速成片,其生长区内的其他作物、杂草就会消亡,严重影响原有植被,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资料三:2023年9月9日,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正式揭牌,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投用。据了解,该种质资源库可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52.4万份、畜禽种质资源105万剂、水产种质资源26万剂,涵盖农林牧渔草,保存期可达50年。
(1)红豆杉所结种子与红豆种子一样红艳,它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珙桐的花基部白色的苞片看起来像白鸽,被称为“中国鸽子树”。分类学上把这两种植物归属为两个不同的植物类群,其分类依据是 。
(2)材料一中的生态系统植物种类繁多,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故有“ ”之称。
(3)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资料二体现的原因外,请另外再写出项。
(4)材料三中,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国建立了许多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此项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我国台湾的“春上米”是由日本“绢光米”与台湾本土大米杂交而成的。“春上来”与其他大米相比,具有黏度高、米粒白和气味香等特点。
①大米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该物质 (填“能”或“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下列各项中,和“春上米”应用了相同育种原理的是 。
A.克隆羊 B.太空椒 C.高产抗倒伏小麦 D.组织培养的郁金香
③大米度的高与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性状。
④从理论上讲,“春上米”的优良性状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遗传的。
(2)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①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 所决定的。
②由资料二判断,白蚊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形成了一定组织、它们是营 生活的动物。
6.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材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材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 行为,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 所决定的。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二中海豚表演节目属于 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和 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往往越 。
(3)由材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群体内部形成了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
7.材料一: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然而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森林仍然保持着较大面积和相对自然的生态系统。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只有21.63%。
材料二:20世纪30三十年代,朱鹮还广泛分布在我国和日本等地,后来由于森林和湿地的急剧减少,1982年,只在我国发现,仅存7只,近年来经过野生动物繁育中心保护和繁育,数量有较大增长。
材料三: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畸形蛙;通过进一步调查,某些地方畸形蛙的比例高达96%,在外形畸形的同时,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常常也有明显的缺陷,很少能活过其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天;至2010年,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畸形蛙是受到寄生虫的感染,而向河流和池塘排放污水增加了寄生虫的数量。
(1)由资料一可知,近几十年来,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2)由资料二可知,朱鹮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在我国,目前对其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保护,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是 。
(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由资料三可知,某种寄生虫致蛙畸形,实际上是生态因素中 对蛙的影响。
(4)分析资料,可见,人类的活动影响着生物生存环境,同时对生物的多样性也带来威胁,结合自己的认识,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
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当中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春季是“甲流的高发期”,感染后主要有高热、头痛、疲乏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以及局部症状等,还可伴随腹痛、恶心、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如需要时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等。同时,建议每年秋季进行流感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1)传染病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流的 。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对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9.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亚沿海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水质优良,种类繁多的珊瑚在这里生长、繁衍,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大片珊瑚礁。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美丽的珊瑚礁和多种鱼、虾、贝、藻类植物等海洋生物,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
材料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90余种。除了常见的云南松、华山松等外,还有云南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
材料三: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我国作为最早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云南省紧扣“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守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四: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云南后,又相继在西南、华南地区出现,同时快速向广西、贵州等地迁飞蔓延。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材料一中的“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体现了 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2)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鱼、虾、贝、珊瑚分成两类,那么与珊瑚不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 ; 所属的动物类群是动物界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类群。
(3)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材料二中提到的 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云南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有效的措施是 。
(4)材料二所涉及的分类单位中,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5)为了“守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们应该 。(答出一点即可)
(6)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 (填“生物入侵”或“物种引进”)。
10.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大熊猫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但竹子开花后竹林会大片枯死。竹子开花一般发生在天气长期干旱、竹林土壤板结、杂草丛生、老鞭纵横的竹园。
资料二:生活在竹林里的竹鼠,专吃竹子的地下根。大熊猫发现其踪迹后,很快找到它的洞穴,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使劲拍打,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则乘机将其食用。
(1)资料一中竹子开花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若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竹林就很难再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2)在竹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
(3)由资料二可以看出,竹鼠和大熊猫之间的关系是 ;写出一条包含竹鼠的食物链: 。
(4)当竹林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后, 体内的有害物质积累最多。
11.资料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不同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不同,全能干细胞能分化形成一个完整个体;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单能干细胞只能向特定组织中一种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细胞分化。
资料二:我国完成了全球首例太空干细胞实验,把肾上皮细胞转化成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经一系列过程进一步形成心肌细胞等。利用心肌细胞对重力敏感的特性,科研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解读失重对人类的影响。
(1)植物体内有与动物干细胞功能类似的组织,它是 组织。
(2)根据资料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软骨、肌肉、神经等组织,它属于 干细胞;一个受精卵细胞可以发育成一个人体,它属于 干细胞。(填“全能”、“多能”或“单能”)
(3)资料二中,已知人类肾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有46条染色体,最后得到的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内有 条染色体。
(4)研究发现,在失重环境中,肌肉负荷减少会导致肌肉细胞耗能减少,可能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由此可推测,宇航员在一段时间的太空飞行后,肌肉细胞内可能减少的细胞结构是 。
1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多种蔬菜,其中茄子、黄瓜、豆角等是该地区的常见蔬菜。茄子品种有紫皮茄子、青皮茄子等,茄子生长期较长,需要长时间的充足阳光和温暖的气候。黄瓜品种有普通黄瓜、肥西黄瓜、紫色皮黄瓜等,黄瓜果肉晶莹透亮,生吃脆嫩甘甜。种植者需要注意土壤选择、种植时间、施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从而实现高产和优质的蔬菜生产。
(1)该地茄子的品种有紫皮茄子、青皮茄子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黄瓜果肉晶莹透亮,生吃脆嫩甘甜,甘甜汁液主要来自果肉细胞中的 。若想要在显微镜下看到更多的细胞,需要选择放大倍数 (填“大”或“小”)的目镜和物镜。
(3)长时间的光照有利于茄子进行 作用产生大量有机物,一部分有机物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果肉细胞中储存起来,另一部分则用于植株的生命活动。
(4)施肥的目的是为蔬菜的生长提供 ,如果施肥过多会使植物细胞严重 而造成“烧苗”。
1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北方地区盛行建造塑料温室大棚来种植有机蔬菜等农产品,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农业技术人员给出了一系列建议:移栽的蔬菜幼苗,根部要带个土团;移栽时,要去掉部分叶片;要进行合理密植;夜间或阴雨天在大棚里采用人工照明;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将大棚与猪舍、鸡舍连通,便于施农家肥;大棚内要适时通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夜间大棚要掀开一角,降低内部温度……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大棚进行细心管理,大大提高了蔬菜等农产品的产量。
(1)移栽的蔬菜幼苗,根部要带个土团,其目的是___________。
A.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降低蒸腾作用 D.保护根毛和幼根
(2)根据资料,请说出两条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 、 。
(3)将大棚与猪舍、鸡舍连通,便于施农家肥,农家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4)移栽时,要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5)夜间大棚要掀开一角,降低内部温度”,这是为了抑制植物的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14.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正在采取果断的行动复元生物多样性。中国境内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至目前的300头左右,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至目前的9000余只,“吉祥鸟”初步摆脱“灭绝”的紧迫风险。藏羚羊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40年间,大熊猫野生种群从1100余只增至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中国一直在努力。
材料二: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朱鹮,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作为全国第一个朱鹮迁地保护地,河南信阳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论是人工繁殖还是野外种群重建都取得了巨大成果。截至2023年10月,人工繁殖朱鹮296只,对外输出种源5批,先后实施7次野化放飞,放飞朱鹮个体133只,野外自然繁殖423只,野外朱鹮种群数量达到489只并扩散至周边3市8县区,在豫南大别山区闯下一片天地,从无到有、从个到群,促进了河南朱鹮种群的加速形成,正朝着打造国内重要的朱鹮种质基因库和种源储备基地目标迈进。
(1)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分析,资料一中主要体现了 的多样性。
(2)资料一所提到的四种动物,体温 (填“会”或者“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增强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材料二中提到的保护朱鹮的措施包括 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4)资料二中提到河南朱鹮从无到有、从个到群、正朝着打造国内重要的朱鹮种质基因库和种源储备基地目标迈进,说明了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 。
(5)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的做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15.阅读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 小麦是河南第一大农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南省育成有“豫麦13”“郑麦9023”“矮抗58”等多个品种。其中,“郑麦9023”连续6年推广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突破”。
资料二 河南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蕨类植物有255种,裸子植物75种,包括中国特有植物66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有金钱松、香果树等。
资料三《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
(1)资料一中小麦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了 的多样性。
(2)资料二体现了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可以将资料二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两类:红豆杉、银杏和金钱松归为 植物,银缕梅和香果树归为 植物,这两类植物分类的依据是: 。
(3)“伞护效应”最直接的表现是保护了 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4)白鳍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它和大熊猫在生物分类等级上同属于 ,近几年科学家都没有再发现其踪迹,如果白鳍豚这个物种消失,将导致该物种拥有的全部 在地球上消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
16.如图所示,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大豆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是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E为细胞内相关结构,图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E代表的细胞结构为 ,此时它对应的是图丙中的 (填“Ⅰ”或“Ⅱ”)曲线。
(2)通过图甲可以看出能够进出叶片的气体有 。
(3)图乙中,①是 ,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
(4)大豆在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图丙中的 点。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春季,一种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开始传播,引起该类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图甲诺如病毒,属于肠道类病毒,儿童易感,典型症状为高热,腹痛腹泻,发病初期的症状与感冒类似。
材料二: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图乙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低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材料三:某结核病人最开始以为自己是普通感冒,到药店买了些青霉素和感冒药,导致病情的延误。医生提醒:青霉素是由图丙青霉产生的,对治疗结核病没有作用,临床上一般选择链霉素治疗结核病。
(1)青霉的生殖方式是 。
(2)诺如病毒和青霉的生活方式不同,诺如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
(3)图乙结核杆菌与图丙青霉在结构上有区别,前者没有 ,属于 生物。
(4)春秋季节是流行感冒的高发季节,小孩和老人最容易患病,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
(5)虽然有些微生物会使人致病,但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土壤中的某些细菌可以帮助我们降解垃圾,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这体现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18.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认识常见的传染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
资料一:传染性急性肠胃炎是换季时期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是感染了诺如病毒,其次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资料二:甲型H1N1流感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为了有效预防流感的传染,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通常设置“一米线”标识以及注意个人卫生等提示。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H1N1流感。
资料三:我国科学家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新品种牛,它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人乳铁蛋白最典型的应用方式是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酸奶等乳制品中,以强化提升免疫力,人乳铁蛋白能在婴儿形成自身免疫体系前保护自身,减少幽门螺旋杆菌、诺如病毒等的侵扰。
请回答:
(1)资料一中,诺如病毒与幽门螺旋杆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诺如病毒是引起感染性腹泻的 ,感染了诺如病毒而腹泻的人属于 。胃壁内的胃黏膜能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 免疫。
(2)资料二中,为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设置“一米线”属于控制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控制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苗相当于 ,其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可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 。
(3)资料三中,科学家将乳铁蛋白基因转移到牛的体内,该过程采用的技术主要是 技术;人乳铁蛋白主要具有 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盖盖玻片
(2) 甲 ⑤ ④
(3)适应
(4)非生物
(5) 生殖 组织 系统
(6)A
2.(1) 哺乳 胎生和哺乳
(2)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外来生物入侵 破坏生物多样性,使本地物种数量减少,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4) 生物防治 不污染环境,成本低,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5)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等
3.(1)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肺发达,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
(2)先天性
(3)学习
(4)狮、虎
4.(1)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2)绿色水库
(3)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1) 糖类 能 C 相对 可以
(2) 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社群 分工 群体
6.(1) 先天性 遗传物质
(2) 学习/后天性 遗传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复杂
(3) 社会/社群 组织 分工
7.(1)人类生产生活的破坏
(2) 迁地/易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3)生物因素
(4)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动植物资源、植树造林等
8.(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3) 抗体 特异性
9.(1) 生物种类 基因/遗传
(2) 鱼 虾
(3) 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 建立自然保护区
(4)种
(5)多植树造林
(6)生物入侵
10.(1) 环境影响生物 自动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2)太阳能/光能
(3) 捕食和竞争 竹子→竹鼠→大熊猫
(4)大熊猫
11.(1)分生
(2) 多能 全能
(3)46
(4)线粒体
12.(1)遗传/基因
(2) 液泡 小
(3) 光合 筛管
(4) 无机盐 失水
13.(1)D
(2) 合理密植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3)无机盐
(4)蒸腾作用
(5)呼吸作用
14.(1)生物种类
(2)不会
(3)迁地保护
(4)基因库
(5)保护环境;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等(答案合理即可)
15.(1)基因/遗传
(2) 生物种类 基因/遗传 裸子 被子 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3) 生物种类 建立自然保护区
(4) 哺乳纲 基因 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6.(1) 线粒体 Ⅱ
(2)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3) 氧气 水+二氧化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4)M
17.(1)孢子生殖
(2)寄生
(3)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4)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换衣;锻炼身体,增强体力等
(5)参与物质循环
18.(1) 无细胞结构 病原体 传染源 非特异性
(2)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抗体
(3) 转基因 提高免疫力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