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7 21: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书面作业设计(下学期)
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 《古诗苑漫步》 节次 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学校八年级某班拟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飞花令】 班级正在收集飞花令题库,语文老师说本次飞花令比赛将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秋有雪。”一句的加点字当中抽取,请你自选一个字,准备好8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设计意图:通过飞花令积累古诗。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来源:新编
2.【辑古诗】 “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列几首诗。请你给诗集命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观刈麦》   白居易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卜算子·咏梅》 杜甫 诗集名称《 》 参考答案: 《诗中四季》,根据四首诗歌的内容命名。 设计意图:了解古诗的题材、主题类别。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来源:新编
3、【析诗词】 春天是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细品咏春佳句。请把下面和春景有关的词语填到相应诗词中,正确的一项是(  ) (1)云想衣裳花想容,   拂槛露华浓。 (2)小楼一夜听    ,深巷明朝卖杏花。 (3)舍南舍北皆    ,但见群鸥日日来。 (4)芳树无人花自落,    一路鸟空啼。 (5)离恨恰如    ,更行更远还生。 A.春雨  春山  春草  春水  春风 B.春水  春风  春山  春雨  春草 C.春雨  春水  春草  春山  春风 D.春风  春雨  春水  春山  春草 参考答案:D 设计意图:识记古诗词内容,结合语境分析表达效果。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来源:网络资料改编
拓展性 作业 (选作) 综合性学习活动——“创意无限改诗词”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歌的改编。 材料一: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与诗意为现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经验,从古典诗歌到现代诗歌的改写经过“找”“补”“扩”“连”四个阶段。 材料二: 以《夜雨寄北》为例: (1)找:找出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 明确:时间:秋夜 地点:巴山旅居之所 人物:诗人 景物:夜雨、秋池、西窗烛。 (2)补:诗歌语言简约跳跃,意象和诗句呈现明显的跳跃,诗中留下读者需要思索、补充的“空白”。请你找出《夜雨寄北》中,需要补白的地点、人物和事件。 地点——( )|人物——( )|事件——( ) 本诗中需补充“空白”: 地点——家|人物——妻子|事件——想念、写信。 (3)扩: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把环境氛围渲染开来,人物情感宣泄出来,蕴藉的意象丰富起来。 西窗:寂寞的窗台 烛:半截红烛 烛光:明灭烛光里似有你的身影 巴山:关山万重,鸿雁难度 夜雨、秋池:冷落清秋,细数着梧桐间的细雨,淅淅沥沥,一点一滴挤满了院中的小池。 (4)连:诗词形散神聚,根据“找”和“补”的时空转换顺序,理出行文脉络,连缀成篇。 时间:秋 ;事件:读家信,思念妻子;环境:夜雨;意境:凄凉、冷落;情感:孤独、寂寞、怀念妻子 材料三:画面重现 点燃半截红烛,展开家书。 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 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 越过万重关山, 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 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深了。 冷落清秋,细数着梧桐间的细雨, 淅淅沥沥,一点一滴 挤满了院中的小池。 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而我多想,拥着你,附在你耳边, 温柔地说起寂寞巴山的日子, 那个展信凉初透的秋夜, 那场点点滴滴到天明的冷雨。 任务:尝试改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找:找出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 (2)补:人物( )地点( )事件( ) (3)扩: 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连缀成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找:找出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 时间:暮春;地点:五溪、夜郎;景物:杨花、子规、明月 (2)补:人物( 友人 )地点( 贬谪之地 )事件(怀念友人 ) (3)扩: 杨花:杨花落尽在寂寞的扬州 子规:一行大雁,飞临你广袤的天空 龙标,五溪:飞过五溪,飞过荒漠,飞过城池 (4)连:诗词形散神聚,根据“找”和“补”的时空转换顺序,理出行文脉络,连缀成篇。 考改写示例: 喝完这半壶美酒,风带来你的消息 从遥远的龙标府出发,越过层层叠叠的山峦 和奔流不息的大河大江 抵达我空无一人的庭院 而我,在这辽阔的秋天里接受它的馈赠 杨花落尽在寂寞的扬州,一行大雁 飞临你广袤的天空,不如归去呵 你在醉眼朦胧的月里,连同我的心一起 分成两半的心,让它全都带走 飞过五溪,飞过荒漠,飞过城池 我们相聚在夜郎,在扬州, 在某个无人的黄昏,再次倾听世界的声音 等宇宙的灰尘落尽。 设计意图:通过把古典诗歌改写为现代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来源: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