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热点主题八 一战二战 体系调整
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2.重要原因
(1)时代背景:世界市场形成。
(2)集团对立: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德奥意与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
(3)军事科技:科技进步推动了新式武器的大规模使用。
(4)极端思想: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3.直接原因: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
必备知识
阶段 时间 主要战役(事件) 影响
爆发 1914年6月~7月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对德宣战,俄国革命退出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 同盟国相继投降,一战结束
二、经过
三、性质
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重新瓜分世界,具有非正义性。
四、影响
1.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
(1)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2)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变化,西欧衰落、美日崛起。
(4)革命浪潮。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艇、飞机、汽车、化工技术。
4.思想观念: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促使人类对世界大战进行反思。
问题思考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重大影响。
政治:中国北洋政府在参战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发生了“府院之争”;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运动。
经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欧战,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思想文化: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开始反思西方文化(梁启超等认为西方极端,发展与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协调矛盾)。
【史论归纳】 理解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三对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
盾。
(1)法德矛盾:由来已久。长期的欧洲争霸和工业革命后对煤铁资源的争夺,实质是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普法战争,德国建国;一战争夺,宰割德国;希特勒宣扬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二战;历史教训,和解)
(2)英德矛盾:是当时帝国主义间最主要的矛盾,争夺欧洲霸权、争夺海外殖民地。
(3)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火药桶”。
(2018天津文综)(节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6分)
真题调研
(4)国际联盟的建立
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
②任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③实质: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
④影响
积极方面: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消极方面:被英法所控制,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纵容法西斯侵略。
【史论归纳】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
(1)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主要有:
①英美矛盾:主要争夺世界霸权,是一战后的主要矛盾。
②英法矛盾:主要在对德问题上,争夺欧洲霸权。
③美日矛盾:主要是争夺亚太地区的利益。
(2)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凡尔赛体系的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
(3)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例如土耳其的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俄的矛盾。
2.华盛顿体系
(1)1921年,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2)评价
①暂时缓和列强的亚太地区矛盾,特别是争夺中国。
②美国取得亚太地区主导地位;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门户开放”政策。
③中国收回山东,但是中国成为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害者。
④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构成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1.(2020·山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A
2.下图是1919年刊登于《每日先驱报》上的一幅漫画。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B.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
C.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
D.完全是大国意志的产物
C
3.(2020·全国1)
材料 巴黎和会上,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8分)
46.(2)被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没有根本解决列强之间矛盾;暴露了美国意图领导世界的野心;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29.(2020·浙江)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5分)
29.(1)直接结果: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出“十月革命”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可得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帝国解体(四大帝国解体);英法受到重创;美日乘机崛起;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国联成立。
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探究点一 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的处置
【史料实证】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归纳凯恩斯对德国处置的主张。
读史提示
反对过度削弱德国;
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
强调欧洲甚至世界经济的一体性特征;
主要是有限度制定德国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
汲取一战教训,控制矛盾程度,防止战争的重演。
考点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
(2)经济大危机严重恶化国际关系。
(3)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法西斯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兴起:德、意、日分别建立法西斯专政。
(5)英法“绥靖政策”;美苏中立自保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
必备知识
2.过程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初期阶段
①“静坐战”的出现,实质是英法对德国推行绥靖政策。
②不列颠之战: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坚持抵抗。
(3)战争的扩大
①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
②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①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之后,美军开始全线反击。
③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6)胜利
①1943年,美英联军在北非全面反攻,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
②美、英、中三国召开开罗会议,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召开雅尔塔会议。1945年德国投降。
③1945年,以中、美、英的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
投降。在中、美、苏的全面反击下,日本投降。
3.影响
(1)灾难: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国际格局: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开始形成。
(3)独立运动: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科技进步: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欧洲战场、苏德战场
1938、3 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9德国吞并苏台德区
1939、3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9、1德国闪击波兰。1940、5-6法国沦陷,敦刻尔克撤退。1940、7-9不列颠之战
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1941、9 -1942年初 ,莫斯科战役。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7-8月,库尔斯克战役
1944、6,诺曼底登陆
1945年4月,美苏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30日 , 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国
法 国
苏 联
德 国
意
大
利
英
西 班 牙
阿 尔 及 利 亚
土 耳 其
利 比 亚
埃 及
阿拉曼
摩 洛 哥
西西里岛
突尼斯
罗马
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
列宁格勒
波兰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库尔斯克
苏联的反攻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太平洋战场
亚洲、太平洋战场
1931
1937
1941
1942
1945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影响)
1942、6 ,中途岛海战(意义)
1942、8-1943、2,瓜岛战役(影响)
1945、8、15, 日本投降
国
法 国
苏 联
德 国
意
大
利
英
西 班 牙
阿 尔 及 利 亚
土 耳 其
利 比 亚
埃 及
阿拉曼
摩 洛 哥
自美国
西西里岛
突尼斯
罗马
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
列宁格勒
波兰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库尔斯克
北非、地中海战场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2、10,阿拉曼战役(意义)
1942、11 ,美英盟军北非登陆(结果)
1943、7,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结果)
北非、地中海战场
1943、9 意大利投降
一、二战留给世人的教训
(1)规则: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反对霸权。
(2)体系:建立战后体系,协调国际经济,各国加强互助。
(3)联合:面临侵略,加强联合起来,批判绥靖政策。
(4)发展:抵制战争的根本是各国必须提高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5)干预:建立国际组织,提高联合国的作用。
二、对战争的分析认识
1.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
2.战争的性质: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判断战争性质。
3.战争的胜负:根本因素是国家的实力,还有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指挥员的素质、战役谋略、战场配合等。
4.战争的影响: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破坏和社会经济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探究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战争的反思
【史料实证】
史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合作探究
读史提示
史料主要说明了日本法西斯宣告战败投降的事实,但日本停战诏书回避
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等。
B
22.(2019年4月·浙江选考)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A.凡尔赛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
D.缔结《非战公约》
(2017浙江4月选考,24)、《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家伙奈垫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B
A
24.(2019年4月·浙江选考)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右侧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4.(2020·山东)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图4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图4
A.①B.②C.③D.④
D
29.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极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并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5分)
29.(2)典型事实: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日军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731”等部队以试验方式残杀平民;德军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变成人类屠宰场。
意义:国际性正义审判;警示人类,警戒未来。
考点二 雅尔塔体系
(1)实质:按美苏两国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2)评价
①积极作用:维护并扩大了集体安全原则,推动二战结束,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消极作用: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导致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联合国
①建立: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③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
④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不得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⑤作用:维和行动,有助于控制局部性冲突的升级,并达成众多裁军协议; “保护人权”,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权利宣言》,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推动非殖民化。
体会史料
史料 我对您1962年10月27日信中所作的声明表示尊重和信任,这个声明就是不会对古巴进攻和入侵,不仅美国方面不会这样做,而且西半球的其他国家方面也不会这样做,正如您在信中所说的那样。那么,促使我们对古巴给予这种性质援助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
——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信(1962年10月28日)
【史论归纳】二战后,美国“冷战”霸权主义的表现
1.在欧洲采取“冷战”形式的原因及措施
(1)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原因
①西欧经济困难,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须稳定西欧。
②美国的争霸中心在欧洲,已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西欧。
③大战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
④以苏联为首的对抗势力的强大,使美国不敢轻易使用战争手段。
(2)措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扶植联邦德国为“冷战”前哨。
2.在亚洲采取热战方式的原因及其结果
(1)采取热战政策的原因
①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军事上占绝对优势,企图独霸亚洲。
②亚洲正处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时期,美国打着“反殖”旗号,插手
亚洲事务。
③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为美国直接介入提供了机会。
(2)结果:在朝鲜遭到了失败;在越南陷入战争泥潭,后退出。
11.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D
8.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