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2-27 21: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
2、认识歌曲中不同的声音表现,并会模仿和创造不同的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难点:能够模仿和创造不同的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 欣赏教学法 视听教学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新课教学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生活里我们听的声音可多了,走在马路上会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来到校园里会听到小朋友们开心的笑声,去到森林里还可以听到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呢!真是太有趣了。现在我也想来考考大家,待会你能听出我模仿的是什么声音吗?(师用沙锤来表演雨的声音)生:雨的声音
师:你们真聪明!谁能够来模仿一下雨的声音?生:(表演)
师:你们真棒!现在我们就来学唱一唱歌曲《大雨和小雨》,请同学们翻开音乐书。(板书课题)
老师想用歌声来模仿“雨”的声音,你们想不想听?看谁听得最认真!如果你喜欢这首歌请你用认真高兴的表情来告诉我。
活动2听赏歌曲
1、听赏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师范唱(两遍)
(1)、听第一遍歌曲:请回答你在老师的歌声里听到了几种“雨声”呢?(两种雨声。你的小耳朵真厉害。)
师:歌词里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分别是怎样的?
(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啦”小雨的声音是“淅沥沥”。)
(2)、听第二遍歌曲:你最喜欢那一句歌词?为什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朗读得真棒!)
活动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一)朗读歌词
1、师范读,生跟读。
师:请孩子们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你们真棒!)
2、选一个学生带全班齐读。
师:哪位小朋友想上来试读一读歌词?(真不错,给他点掌声鼓励!)
(二)生跟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请小朋友们跟老师的琴声默唱歌词,只做口型,不出声。看谁最认真!)
(三)生跟师的琴声轻声演唱歌曲
(随老师的琴声用轻声完整的演唱一次歌曲。)
(四)生跟师的琴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请小朋友有感情的把歌曲演唱一遍。)
(五)分角色演唱
男同学扮大雨,女同学扮小雨。(教师指导反复练习)
活动4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
(一)创编动作:小朋友,你们的歌声真美!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演唱我们对歌曲中的有趣声音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以四个同学为一组请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我先示范几个简单的动作给大家参考。
(1)、以四个同学为一组创编动作
(2)、自我推荐最好的一组上来表演
(3)、生互相评价
(4)、师评价
活动5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你们表演得真精彩,今天通过学习和表演我们感受到了有趣的声音世界,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希望在以后的课后同学们能够收集更多有关声音的知识带到课堂与我们一起分享。最后,让我们在愉快的音乐里走出教室。
活动6作业
作业设计:背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反思:
《大雨和小雨》是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一首唱歌课,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
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歌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声音世界。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课的开始,我先启发学生“倾听”、“观察”课堂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然后让学生聆听一种自然现象--雨,引导学生听出雨声力度的不同--大雨(f)和小雨(p),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在朗读歌词环节中,我先按照歌曲的节奏型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让学生分句跟我进行模读,这一环节领学生练习的较少,所以出现了一点点地错误,就是在第三句和第四句的衔接有一点点的节奏的不准确,经多次聆听歌曲旋律后,学生能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了,这一问题以后我会注意的。
在歌曲处理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强(f)和弱(p)的对比,来表现出大雨和小雨在音响效果中的区别,并带领学生创编了歌表演,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如一种形式是:当唱到大雨时,让学生们扬起手,唱到小雨时,让学生们放下手。另一种形式是:表现大雨时,让学生们站起来,当表现小雨时,让学生们坐下来。还有一种形式是,请男同学表演时,女同学伴唱,请女同学表演时,男同学伴唱,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错,得到了全体同学的积极响应,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通过音乐艺术的感染,能起到教育、审美、愉悦的功能。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儿童,要重视听觉能力的培养。音乐是流动的艺术,要结合肢体语言进行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边唱边表演,随着音乐做各种律动,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音乐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