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掌握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情况等内容。
2.能力目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3.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生长素的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特点。
教学难点:生长素发现过程。
教学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以及探究意识,通过引导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师生评价,获取知识。
2.制作的电脑课件,变静态文字描述为动态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演示,弥补静面图像的缺陷,使教学效果更直观。同时,因为教学关键是生长素的发现史,所以利用“创设情境现象”,发现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相互释疑,共同归纳,及时反馈并联系应用,以此作为施教方法,完成目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教学思路
利用课件给出图片提问: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为何跟着太阳转 窗口鲜花为何向着窗口弯 (单侧光的刺激)2.破土而出的幼苗为何茎背地,根向地?(重力的刺激)总结:这些现象都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积极参与 积极思考 图片展示,激发兴趣。
【导入】师生共同分析上述例子的特点(1)外界刺激特点:单一方向;(2)植物反应特点:定向运动。小结: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积极回答注意积累 师生互动,引出概念引导学生抓关键
【设疑】植物表现出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调节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有关。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存在和作用的呢?对此,科学家们不是凭空想象,一切结论的得出都源于实验。 从植物的向性运动现象中领会“向性运动”的核心概念 能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关植物的向性运动现象的积极性。
【准备】结合达尔文的向光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设计重点介绍“如何提出假设”和“如何预期实验结果”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再通过课件展示“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所包括的内容”。 初步了解实验设计所需的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遵循科学性、单一变量、对照性、可行性、简便性等基本原则。
二、生长素的发现【探究】提供模拟“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用具:纸盒两个.种子.锡箔.牙签若干支.剪刀.台灯,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探究问题,按照探究活动表格所设计的内容,以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 探究问题: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 【探究】小组成员讨论.分工协作,模拟实验过程并完成表格填写。 通过模拟设计实验,创设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突出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
【探究成果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小组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展示和阐述本小组的实验设计,引导其他学生对该小组的设计进行评价。【设疑】从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中看到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如何证明尖端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呢?【演示课件】琼脂块对比实验,引导学生明确该物质的合成部位.作用部位.运输方式.运输方向,并由此引出生长素名称。【归纳】根据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经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的结论,谁能总结出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实验—假说—验证—结论),并让学生以填表的形式巩固这些经典实验的重要结论。【课堂小结】通过达尔文.温特.郭葛等科学家的出色工作,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感光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分);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极性运输.横向运输)。 小组代表展示和阐述本小组的实验设计,其他学生对该小组的设计进行评价。 小组共同小结,全班交流小结内容 学生之间先互评,教师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实验设计能力的形成。通过归纳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发散】如何完成“一个于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幼嫩植株长成如图所示形态”的实验?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发散性习题的出现,当学生了解实验步骤时会莞尔一笑,知识的落实加上脑筋急转弯一般的题目,很适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