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20:1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庄园制度盛行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2.下图是传世名画《蒙娜丽莎》。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该作品的特殊时代价值在于( )
A.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B.证明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C.再现了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 D.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某作家的小说中讲述了15世纪前后的欧洲,出生于西班牙富商家庭的主人公加西亚,在一次远洋航海途中意外流落荒岛的故事。以下情节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的是( )
A.加西亚受人文主义精神鼓舞热衷航海冒险 B.加西亚曾多次仔细阅读过《独立宣言》
C.加西亚和多数西欧人一样渴望黄金、白银 D.加西亚始终相信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4.漫画是对社会生活简约、形象的描绘,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有人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创作了如下漫画,这一作品可能反映了( )
A.古代雅典的工商业经济 B.西欧庄园的对外交换
C.阿拉伯商人的致富路径 D.欧洲人早期殖民掠夺
5.历史的演进往往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下图反映的是近代某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这一革命后该国逐渐( )
A.确立君主立宪制 B.成为了亚洲强国 C.实现了民族独立 D.建立起共和体制
6.这场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这场革命”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日本明治维新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7.“国王顽固地拒绝了宣言的革命原则,而巴黎民众再一次战胜了王室的反对,以妇女为主的饥饿民众袭击了巴黎面包铺,然后向凡尔赛的王宫进军。”“宣言”指的是( )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8.它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批判的理论,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这一理论就不会消灭。“这一理论”是(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9.所谓的西方“大航海”以来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西方侵略和非西方反侵略的历史。材料中的“反侵略的历史”包括( )。
A.拿破仑远征 B.美国独立战争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诺曼底登陆
10.“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最早对上述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瓦特 D.达·芬奇
11.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巴黎公社 ④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12.在电影《我的1919》里,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段话中的“和约”是指( )
A.《凡尔赛条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波茨坦公告》 D.《开罗宣言》
13.下图所示“比例”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工业化的开展 D.赫鲁晓夫改革
14.1938年1929年14.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文件中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国家和人民因此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材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工人阶级思想觉悟低下 B.工业发展呈现衰退景象
C.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显
15.下图是1913-1938年美国某项经济指标变化数据图,它应该是( )
A.失业率 B.经济增长率 C.国民生产总值 D.对外贸易总额
16.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其中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公路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是( )
A.调整农业政策 B.推行“以工代赈” C.整顿金融体系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7.1934年苏联正式加入国联,1935年签订《苏法互助条约》,1939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开始了一系列调整西部疆界的行动,建立“东方战线”。苏联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因为(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18.下面是某同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组图片编写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A.日军占领沈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B.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担起了反抗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
C.从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
D.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19.1945年2月,为协调盟军行动,安排战后世界,一场重大的会议召开了。这场会议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也为联合国创建打下了基础。“这场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0.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迫使欧洲国家都要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这样,美国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成了真正的受益者。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使( )
A.美国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B.欧洲国家失去了主权
C.美苏走向全面冷战对峙 D.美国构建起单极世界
21.读下图,该图说明( )
A.北约与华约对峙局面形成 B.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C.雅尔塔体系形成 D.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美国、日本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C.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D.重视科技发展
23.邯郸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搜集了《苏联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等文献资料,对“苏联解体”开展探究学习。其最重要探究价值在于( )
A.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B.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C.剖析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 D.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24.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在拉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
C.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 D.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
25.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生态、环境、人口和资源等问题,需要全世界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为此,中国提出( )
A.进行大国竞争 B.设置贸易壁垒 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怎么把棉花变成象牙?或者更叫人伤脑筋的是,怎么把棉花变成奴隶?16世纪起,商人们就懂得这一神技的秘诀。他们未使用魔术,而是运用跨洋贸易……棉花转化为象牙的魔法,以及把非洲劳动力转化为咖啡和糖的戏法,均助推了世界经济,但有人和动物深受其害。
材料二 19世纪,世界贸易版图被翻动。轮船逆流而上几乎和顺流而下一样轻松,且一年到头都可在海上航行。承平时期,货运运费直线下降:1815-1850年,横越大西洋的大部分赏物,每磅运费约降了80%……陆路运输的改变更大,人类首次得以用低廉成本将重物运到遥远他地。
材料三 石油成为20世纪最值钱的国际贸易商品,也因此使20世纪博得“石油世纪”之名。随着石油取代煤成为……新的“生命液”,石油不只是“黑金”,还是“现代”的象征。但石油成为商品后的一百年的大部分时期,美洲才是石油舞台上的主角。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彭慕兰、史蒂文《贸易打造的世界》)
(1)据材料一指出商人们的“秘诀”,结合所学对这一“秘决”加以评价。(不得照抄材料)(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翻动19世纪上半叶世界贸易版图的一项陆路交通工具,概述其出现的历史背景。(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石油取代煤对全球贸易的影响。(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贸易打造的世界”的理解。(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862年9月,合众国总统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摘编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 在明治改革年代,他们……积极认真地学习欧美的长处,实行一系列重大有效决策——坚决摧毁了幕藩封建体制,大力殖产兴业和扶植私人资本,重视开发民智和发展近代教育……但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摘自齐世荣主编《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
(1)材料一的图片是俄国历史上一次重大改革的生动写照,请根据“背景--事件--影响”结构进行简要说明。(6分)
(2)材料二的文件颁布于哪场战争中?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文件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改革的内容。(6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它们的共同主题。(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当非洲十分之九的面积已经被占领(到1900年时)、全世界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一个垄断地占有殖民地、因而使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时代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材料二 1922年2月6日,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九国签订了一个公约,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对于中国向会议提出的关于取消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势力范围、废除外国在华的租借地以及恢复关税自主权等要求,均未得到解决。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约900万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民伤亡共8000余万人,参战国物资总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以上。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但大国的军费开支不减反增。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主导之下的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苏之间力量的相对平衡为基础的新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
(1)材料一中“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时代”具体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代”到来的根源。(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公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公约的认识。(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天在这个会议厅里聚集的,已经不再是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了……今天,你们是自由的人民、在世界上有着不同的身分和地位的人民的代表。是的,“亚洲有风暴”,非洲也是如此。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民族和国家从许多世纪的沉睡状态中苏醒过来了。
我们属于许多不同的国家,我们有许多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是由我们对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的殖民主义的共同厌恶联合起来……我们是由维护和稳定世界和平的共同决心联合起来的。
我们不能迷恋强权政治。外交对我们说来也不是一件挥舞大棒的事情。我们的政治家大体上都不是有密集的喷气轰炸机队伍做后盾的……亚洲的事务是亚洲人民自己的事,亚洲的前途可以由遥远的其他的民族来决定的日子现在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印尼总统苏加诺在1955年万隆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三 2015年4月,亚非国家领导人汇聚雅加达,共同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据新华社雅加达2015年4月23日电(记者:郝薇薇、霍小光、徐剑梅)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两位人物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2分)
(2)据材料二,说明万隆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概括指出该演讲所表达的基本理念。(不得照抄原文)(4分)
(3)结合新形势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