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目录
1
单元教材分析
2
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
3
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4
教材例题解析
5
教学实施建议
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
图形与几何
综合与实践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以及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这部分内容不仅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了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好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单元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连乘问题
连除问题
例1
例2
例1
例2
例3
例4
1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特点
01
02
1
单元教材分析
改变估算教学的编排。
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03
04
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运算规律的探索,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注重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设计一些可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自主探索出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谈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2
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视基本技能的形成,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掌握的“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等关键知识以及形成的学习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的重要基础。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要清晰,二要有条理。其次,要帮助学生理清计算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在计算过程中有效地对各环节实施自我监控,特别要关注自己易出错的环节,如容易忘记进位等。另外,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
2
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注重运算规律的探索,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的运算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运用数的运算规律简便计算,是数的运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数感的重要手段。有些计算的算法是一致或相似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体会这些题目在算法上的一致性,促进计算方法的有效迁移,让学生经历“猜想──计算──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经验提供机会。
2
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是孤立的,这些方面的发展综合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在评价学生每一个方面的表现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和发展变化。
2
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
2
课标解读及核心素养
数学
抽象
数学
建模
数据
分析
直观
想象
逻辑
推理
数学
运算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2
4
1
3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整十数乘几百几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3
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准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理解算理。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
教材例题解析
创设生活中的水果超市情境,将抽象、枯燥的口算教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口算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种不回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重点要让学生掌握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的口算方法。并利用小方块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迁移,自主探索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口算方法。
利用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对比练习,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
4
教材例题解析
例2,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选取计算水果个数的素材,插图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培养数感。
第一个层次,结合实物图教学口算一位数乘10。呈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知的方法,即先用表内乘法口算出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第二个层次,通过口算一位数、两位数乘10的练习,使学生发现并体会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对比练习
动态呈现口算方法,理解口算算理。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口算方法。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4
教材例题解析
教学重点是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应用已有的计算知识尝试解决I4×12,并要求学生在,点子图上表示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教材给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给出与算式相对应的点子图。并且,第二种方法及点子图与竖式计算的算理相对应,为后面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作好铺垫。
强调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发挥点子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把想法用点子图表示出来,然后交流汇报。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体会“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在研究竖式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再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并把四次相乘得出的结果都在图上圈出来,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4
教材例题解析
先根据情境给出乘法算式37×48,然后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呈现两名同学通过估算讨论出乘积的大概范围的场景,体现估算的作用与价值。
给出竖式,探究笔算的方法。由于有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基础,学生完成第一步计算应该没有困难。因此,教材在给出第一步计算结果后,让学生通过类推来补充后面的计算结果。
×
教材提出小组讨论的要求,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步骤,补充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
评议估算乘积的范围时,注意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在对竖式计算进行评议时,可让学生结合竖式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了解学生掌握算理的情况;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4
教材例题解析
例3,教学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列出综合算式,渗透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在“分析与解答”环节,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由手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会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于两种方法的呈现,教材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先以分步方式展现解题过程,并用文字说明每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二步的列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也为后面列综合算式作好准备。第二个层次,通过要求列出综合算式,教材给出了综合算式,让学生补充计算结果。
总价=单价×数量
4
教材例题解析
例4的编排思路与例3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没有给出综合算式,让学生自己列出,体现了更高的教学要求。第二种方法(乘、除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中要用到小括号,难度比第一种方法(连除)大。
在“回顾与反思”环节,不仅给出了进行检验的方法,即“将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带回原情境,检验由此推出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原有的条件”,而且给出了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重指导学生正确列出综合算式。
重视回顾与反思,凸显其重要性。
01
02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5
教学实施建议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03
5
教学实施建议
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是《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老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