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装在套子里的人》 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 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7 20: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2)装在套子里的人
1.作者知识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是一个具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紧凑精练,情节生动,寓意深刻,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其剧作对20世纪俄国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反映当时俄国社会的真实状况。主要作品有小说《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剧本《伊凡诺夫》《三姊妹》《樱桃园》等。
2.背景知识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98年。该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末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现实。19世纪末期,俄国已经兴起变革之风,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加强专制恐怖统治,采取一切手段镇压、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专制势力纠合起来,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死守着旧有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小人物。
3.知识链接
(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除了契诃夫之外,还有莫泊桑和欧·亨利。
莫泊桑: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作《漂亮朋友》)等。
欧·亨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2)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批判现实主义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文学,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它的社会政治主张主要是改良主义,它的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一课时 扭曲的人性,病态的社会
学习目标 1.赏析别里科夫和华连卡姐弟的人物形象,把握其价值和意义。2.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把握主旨。
这是一个活像一只箱子的房间,房门紧闭,壁炉嗡嗡叫着,又闷又热;床上挂着帐子,床里被子底下躺着战战兢兢的一个人;风推着关紧的门,正在厨房做饭的老厨子传来不祥的叹息声。一切都那么令人窒息。镜头来到这里,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处细节:这里竟然摆着一幅姑娘的照片,这幅照片在这个房间里显得那样格格不入。
这是契诃夫笔下赫赫有名的别里科夫的房间。祥林嫂死之前,最想确定的事情是魂灵的有无;而别里科夫死之前,有这样一个举动:
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一直到死。我想别里科夫撤下照片的那一刻,他的心情,一定是心如死灰。
活动一 欣赏她:画图省识春风面
1.现在我们从这幅照片中的姑娘——华连卡谈起。结合下面的文字,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大家为什么怂恿别里科夫和她结婚?
文本一:
她(华连卡)简直就像蜜饯水果,活泼极了,很爱热闹,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抒情歌曲,扬声大笑,她就像一个希腊神话的爱神美神一样从浪花里钻出来了……
文本二:
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文本三:
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他应当结婚。况且,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
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连卡姐弟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暴露他:识得庐山真面目
3.“套中人”,顾名思义,就是指有一种人,他的生活处处皆有“套子”,同时也试图将周围的人与事都牢牢装进这个“套子”里。通读小说,根据别里科夫的肖像、穿着、身份、行为、思想、语言等方面的“套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套中人”的表现,填写下表。
“套子”的类型 “套中人”的表现
肖像上的“套子” 苍白的小脸,挂着眼镜,脸色苍白/发青,表现了别里科夫时刻阴郁、充满压抑的性格气质。
穿着上的“套子”
身份上的“套子”
行为上的“套子”
思想上的“套子”
语言的“套子”
4.请概括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揭晓秘密:欲穷千里目
5.别里科夫一生跟两个名词如影随形,“套子”和“乱子”。别里科夫认为哪些具体行为可能会导致“乱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课文最后一段,思考:这些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可能是谁?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郭沫若在契诃夫逝世40周年时,发表纪念文章说:“鲁迅的作品与作风和契诃夫的极相类似,简直可以说是孪生兄弟。假使契诃夫的作品是俄国无声的悲哀的音乐,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
材料二:鲁迅曾经在《〈呐喊〉自序》里有过这样的言论:“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说到希望,是不能抹杀的……”
1.别里科夫能不能被唤醒,打破他的铁屋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里科夫是个典型的“套中人”,鲁四老爷是封建专制礼教和宗法制度的“卫道士”。二人相比,你觉得谁更可憎?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 (2)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课时 扭曲的人性,病态的社会
情境导入
1.①这是一个热情、开朗、自由、快乐、进步,不受束缚,生活在阳光里的姑娘。
②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俩根本不合适。首先带有捉弄的意味,是一种无聊的发泄、津津有味的观望;其次大家寄希望于华连卡能够改变他。
2.①柯瓦连科和华连卡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是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是有正常的人类情感的人,是敢于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斗争的人的代表。
②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不但鲜明地展示了两个人物水火不相容的性格和他们所代表的新旧思想的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别里科夫“套子”思想的虚伪、腐朽和反动,表达了作者鞭挞丑恶的旧事物,支持生活中的积极进步力量的立场。
③华连卡的笑声,一方面是正常人对“装在套子里的人”越出常轨出洋相的嘲弄;另一方面也象征着追求自由生活的进步力量对反动势力的斗争的胜利。
3.穿着上:晴朗日子穿雨鞋、棉大衣,带雨伞,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别里科夫的外表都装在套子里,人格、尊严等也都随之掩盖起来。
身份上:教希腊文,歌颂过去,憎恶现实。为了躲避现实生活,为别里科夫选择了一个相对古板的职业,这更贴合他的性格。
行为上: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连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出行时坐马车也要支起车篷。卧室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睡觉则用被子蒙住脑袋。别里科夫的生活都装在套子里,让人感受到行为上的压抑。
思想上:官方禁止的事才觉得一清二楚,而对一切没有被政府明令禁止的事物他都觉得可疑、害怕,凡是违背法令的事都会惹得他闷闷不乐。别里科夫的这种思想是沙俄制度压迫的产物,而他也让他人产生了难以喘息的压迫感。
语言上:“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类似的表述在小说里竟然出现了九次之多,简直像咒语一样让人感到窒息。
4.①别里科夫已成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成了一切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害怕新生事物、反对任何改革的人物的代名词。
②别里科夫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就在于,他是压抑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专制势力的象征,因此,他使人们感到惧怕和憎恶;他不堪一击的可悲下场,又是反动腐朽势力灭亡的预兆,因此能激起人们创造新生活的勇气,推动社会前进。
5.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太太们礼拜六办家庭戏剧晚会;教士们打牌,吃荤;骑自行车;拿着书在街上走来走去,穿绣花衬衫出门,等等。
6.(1)①“我们”: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但是,“我们”却非常胆小。“我们”的嘲笑,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比如对两个学生的开除,难道仅仅因为别里科夫的唉声叹气就那么轻易地被降服,轻易地让步?从来不敢正面反抗,不敢说一声不。反抗方式最大胆的莫过于怂恿他结婚和偷偷给他画漫画这样不靠谱的方式。之前十五年的沉闷并非他一人之力。在上上下下都是奴隶的社会里,别里科夫不过是其中被折磨得有些变态的一个代表罢了。
②一些小市民和一部分知识分子退缩、消沉、随波逐流,为了自保,他们害怕和压制一切新生事物。
(2)反映了当时俄国沙皇黑暗的专制统治:限制人们的行动,控制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处在一种白色恐怖当中。
群文任务
1.(示例)不能。虽然他曾经在这屋子里摆过一个姑娘的照片。但是他跟热情、开朗、自由、快乐、开放、进步,不受束缚,生活在阳光里的姑娘华连卡,根本就是背道而驰的两个人。他根深蒂固的旧思想让他不可救药,不堪一击。
2.(示例)我认为别里科夫更可憎。原因:他是现行秩序的极力维护者;他在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看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即使官方批准的东西,他也觉得“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总担忧“闹出什么乱子”。至于“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当然引起他“心慌”,即使和他“毫不相干”,他也要“闷闷不乐”。而一旦他发现可能有损自身之事,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他会慎重地选择向上汇报,“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这样的无耻行为,在他看来却是善意的通告,是光明正大的“预先声明”,由此可见,他是现有秩序的维护者,也是深受奴性思想桎梏的可怜虫。(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