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反应热基础检测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Cl(aq)和NaOH(aq)反应的中和热为ΔH=–57.3kJ/mol,则H2SO4(aq)和Ba(OH)2(aq)反应的中和热为ΔH=2×(–57.3)kJ/mol
B.用等体积的0.50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会使测得值偏小
C.CO(g)燃烧热ΔH=–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 B.干冰升华
C.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D.灼热的木碳与CO2的反应
3.C(s)+O2(g)=CO(g) ΔH=-126.4 kJ/mol,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
A.1 g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126.4 kJ的热量
B.1 g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吸收126.4 kJ的热量
C.1 mol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时放出126.4 kJ的热量
D.12 g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126.4 kJ的热量
4.已知在101kPa、25℃条件下,已知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 + O2(g) ═ 2H2O(l);△H=﹣142.9kJ/mol
B.2H2(g) + O2(g) ═ 2H2O(l);△H=﹣571.6kJ/mol
C.2H2 + O2 ═ 2H2O;△H=﹣571.6kJ/mol
D.2H2(g) + O2(g) ═ 2H2O(l);△H=+571.6kJ/mol
5.下列民俗、诗句、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水是人们生活和科研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水的反应有的是放热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
B.,氢气的燃烧热为
C.18g水中含有H-O键的数目为2NA(设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
D.水电离得到和,分子中所含化学键未全部断开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释放或吸收能量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越多说明反应速率越快
8.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与NH4Cl的反应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NaOH与HCl反应
9.已知在1.01×105Pa、298K条件下,1molH2与一定量O2完全反应生成H2O(g)时,放出akJ(a>0)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 + O2 = H2O ΔH= - akJ·mol-1
B.2H2 (g)+ O2(g) = 2H2O(g) ΔH=+2akJ·mol-1
C.H2 (g)+ O2(g) = H2O(g) ΔH= -akJ·mol-1
D.H2O(g) = H2 (g)+ O2(g) ΔH= -akJ·mol-1
10.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与1mol 的能量之和为393.5kJ
B.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已知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的热值为
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O+H2O=Ca(OH)2是放热反应,说明CaO的能量大于Ca(OH)2的能量
B.化学反应中一定有物质变化但不一定有能量变化
C.由H2→2H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285.8 kJ·mol-1
B.已知2C(石墨,s)+O2(g)=2CO(g) ΔH=-221 kJ·mol-1,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92.4 kJ的热量
D.已知乙炔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1,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 ΔH=-1 299.6 kJ·mol-1
1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B.与的反应
C.NaOH溶液与溶液混合 D.钠在氧气中燃烧反应
1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 : ,则
B.已知: ,则的燃烧热
C.已知: ,则稀和稀完全反应生成时,放出热量
D.已知:正丁烷异丁烷 ,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15.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KClO3分解制取O2
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3高温分解 ⑦CO2+C2CO
⑧Ba(OH)2 8H2O与固体NH4Cl混合 ⑨C+H2O(g)CO+H2⑩Al与盐酸反应
A.②④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⑧⑨
C.①③④⑤⑥⑧⑩ D.①②④⑧⑨
16.由X、Y转化为M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的总过程放热
B.M是CH3COOH
C.反应过程中形成C-H键
D.反应X+Y→M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17.下列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和燃烧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25℃,101kPa时,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与HCl和NaOH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
B.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过程中,若隔热层隔热效果不好,会导致所测数值的绝对值偏小
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H4(l)+3O2(g)=2NO2(g)+2H2O(l) △H=-622kJ mol-1,可求得N2H4(l)的燃烧热
D.1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即为H2的燃烧热
18.反应中,每生成放出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
①(慢)
②(快)
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速率/
Ⅰ 0.0060 0.0010
Ⅱ 0.0060 0.0020
Ⅲ 0.0010 0.0060
Ⅳ 0.0020 0.00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
B.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②步反应决定
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9.利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①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B.②测定溶液的
C.③电解溶液制备金属 D.④牺牲阳极法保护钢铁桥墩
20.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 kJ·mol-1
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记录温度4次
C.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D.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1
21.德国化学家 F.Haber 利用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微 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 、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B.催化剂在吸附N2、H2时,催化剂与气体之间的作用力为化学键
C.在该过程中,N2、H2断键形成氮原子和氢原子
D.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22.气态有机物①~④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气态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热稳定性:②<③
B.物质④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C.物质①~④与氢气的加成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物质③脱氢生成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g)(g)+H2(g)-21kJ
23.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不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A.Ba(OH)2与NH4Cl固体混合 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
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 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24.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高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强弱
D.金属活泼性——金属的冶炼方法
25.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 B.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C.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D.氨水与稀硫酸的反应
二、填空题
26.(气态高能燃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和液态,放出649.5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7.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
(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
28.I.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烧杯外壁变凉和反应后混合物呈糊状的原因是 。
II.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度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滴入5mL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由此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H2SO4(aq)和Ba(OH)2(aq)反应生成水的同时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ΔH≠2×(–57.3)kJ/mol,A错误;
B.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无关,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CO(g)燃烧热ΔH=–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正确;
D.燃烧热是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反应中不是生成气态水,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 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而;
B.干冰升华吸热,但是为物理过程,吸热反应为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
C. 盐酸和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
D. 灼热的木碳与C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符合;
故选D。
3.C
【详解】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mol(或12g)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气体时放出126.4kJ的热量,C满足题意。
答案选C。
4.B
【详解】A.已知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4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2H2(g) + O2(g) ═ 2H2O(l);△H=﹣571.6kJ/mol,则A项错误;
B.据选项A,热化学方程式应为2H2(g) + O2(g) ═ 2H2O(l) △H=﹣571.6kJ/mol,或H2(g) + O2(g) ═H2O(l) △H=﹣285.8kJ/mol,则B正确;
C.C项中各物质应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则C项错误;
D.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H<0,则D项错误;
答案选B。
5.A
【详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A正确;
B.打铁花,是铁的燃烧,所有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B错误;
C.铁杵磨成针是物理变化,C错误;
D.水生成冰是物理变化,D错误;
答案选A。
6.B
【详解】A. 生成水的反应有的是放热反应,如中和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但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
B. ,此时生成的水为气态,不是25℃下稳定的化合物,故B错误;
C. 18g水物质的量为,1mol水中含2molH-O键,则H-O键的数目为2NA(设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故C正确;
D. 水电离得到和,氢氧根中H-O键未断开,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7.C
【详解】A. 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错误;
B. 有的放热反应开始也需要加热,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B项错误;
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等,C项正确;
D. 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多少,与反应速率越快没有必然联系,D项错误;
答案选C。
8.A
【详解】A.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符合题意;
B.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即乙醇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铝粉与氧化铁反应属于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NaOH与HCl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9.C
【分析】根据题中1.01×105Pa、298K条件下,1molH2与一定量O2完全反应生成H2O(g)时,放出akJ(a>0)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 (g)+ O2(g) = H2O(g) ΔH= -akJ·mol-1。
【详解】热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A项错误;
放热反应的ΔH<0,B项错误;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 (g)+ O2(g) = H2O(g) ΔH= -akJ·mol-1,C正确。
H2O(g) 分解是吸热反应,ΔH>0,D项错误。
答案为C。
10.B
【详解】A.1molC(s)与1molO2(g)的能量之和在图中没有标出,393.5的数值是其与产物的能量差,A错误;
B.从图中转化Ⅱ可知,反应CO(g)+O2(g)=CO2(g)放出能量,根据盖斯定律则反应2CO(g)+O2(g)=2CO2(g)也是放出能量,即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正确;
C.从图中转化Ⅰ与转化Ⅱ差值110.6kJ得知,由C(s)→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110.6kJ·mol-1×2=-221.2 kJ·mol-1,C错误;
D.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从图中转化Ⅱ可知,1mol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82.9kJ,则CO的热值为 282.9kJ÷28g≈10.1kJ g-1 ,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CaO+H2O=Ca(OH)2是放热反应,说明CaO与水的总能量大于Ca(OH)2的能量,A错误;
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一定伴随有能量变化,B错误;
C、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则2个H变成氢分子(H-H)需吸收能量,C正确;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点晴】本题要求学生熟记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即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特例: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的化合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物质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此外,旧化学键断裂是吸热的,新化学键的生成是放热的。
12.D
【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详解】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互换位置后ΔH的符号需要改变,根据分析可知,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l)=H2(g)+O2(g) ΔH=+285.8 kJ/mol,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C元素燃烧应生成CO2,CO燃烧生成CO2时放热,故石墨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B错误;
C.N2(g)+3H2(g)2NH3(g)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故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小于92.4kJ,C错误;
D.乙炔的燃烧热为1299.6kJ/mol,故1mol C2H2(g)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为1299.6kJ,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 ΔH=-1299.6kJ/mol,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吸热反应,反应中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吸热反应,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的中和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能与物质的稳定性,燃烧热、反应热大小的比较等知识点,掌握概念实质是关键,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A.这两个反应均是放热反应,完全燃烧时放热更多,的比较带符号比较,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越小,故,故A正确;
B.燃烧热为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应为,故B错误;
C.反应还生成了,放热大于,故C错误;
D.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等质量的异丁烷的能量比正丁烷低,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物质自身能量越低越稳定。
15.A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双氧水分解是放热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如铵盐和强碱),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④KClO3分解制取O2、⑥C aCO3高温分解等属于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而⑦CO2+C2CO、⑨C+H2O(g)CO+H2等属于以C、 氢气为还原剂的吸热反应;⑧Ba(OH)2 8H2O与固体NH4Cl混合,为吸热反应;
①液态水汽化、③浓硫酸稀释为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⑩Al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选:A。
16.C
【分析】A中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判断反应类型;B中根据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判断判断化学式;C中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判断形成的键;D中利用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详解】A.根据图象中反应物的能量变化由高到低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根据图象中的M的球棍模型判断化学式为CH3COOH,故B正确;
C.根据图象中X判断是甲烷,Y是二氧化碳,两者形成乙酸,形成的是碳碳键、氧氢键,故C不正确;
D.根据原子守恒甲烷和二氧化碳1:1完全反应生成乙酸,故原子利用率100%,故D正确;
故选答案C;
【点睛】此题考查反应类型及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注意原子利用率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17.B
【详解】A.和的浓度未知,且反应生成固体,无法比较,A错误;
B.如果隔热效果不好,有热量散失,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的绝对值偏小,B正确;
C.的燃烧产物应为和H2O,C错误;
D.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kJmol-1;燃烧热: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18.D
【详解】A.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发生反应需要的能量就越高,反应就越不容易发生,反应速率越慢,由于反应①是慢反应,反应②是快反应,说明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A项错误;
B.整个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根据题意可知第①步反应是慢反应,第②步反应是快反应,因此整个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B项错误;
C.根据反应I、II可知:在c(NO)不变时,c(H2)是原来的2倍,速率也是原来的2倍,说明反应速率v与c(H2)呈正比;由反应III、IV可知:在c(H2)不变时,c(NO)是原来的2倍,反应速率v是原来的4倍,则速率与c(NO)的平方呈正比;再利用反应I,将c(NO)、c(H2)的带入速率公式,可得速率常数k=5 000,所以该反应速率表达式:v=5 000c2(NO)·c(H2),C项错误;
D.7 g N2的物质的量是n(N2)==0.25 mol,根据题意每生成7 g N2,放出166 kJ的热量,则反应产生1 mol N2,反应放出的热量Q==664 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O(g)+2H2(g)=N2(g)+2H2O(g) ΔH=-664 kJ·mol-1,D项正确;
答案选D。
19.C
【详解】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关键是防止热量散失,利用杯盖、隔热层、环形玻璃搅拌器等装置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选项A正确;
B.NaClO的溶液显弱碱性,同时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但可以用pH计来测定其pH,选项B正确;
C.电解溶液制备不到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C错误;
D.锌比铁活泼,锌失电子,被氧化,从而保护了铁不被腐蚀,故表示牺牲阳极法,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20.C
【详解】A.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H2O(l) ΔH=-57.3 kJ/mol,A错误;
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3次,即反应前酸溶液的温度、碱溶液的浓度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B错误;
C.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若用铜质材料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由于Cu的导热性强,使热量散失的多,所以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C正确;
D.已知2NaOH(aq)+H2SO4(aq)= 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而中和热是酸碱反应反应产生1mol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错误。
答案选C。
21.C
【详解】A.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故A错误;
B.催化剂吸附N2、H2,没有形成化学键,催化剂与气体之间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故B错误;
C.由图中可知,每3个氢分子和1个氮气分子断键得到原子,然后生成2个氨分子,生成氨分子之前是氢原子和氮原子,故C正确;
D.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所以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2.D
【分析】从图中可知,四种物质与氢气加成生成1mol气态环己烷,均放出热量。
【详解】A.从图中可知,物质②的能量高于物质③,则稳定性②<③,A正确;
B.物质④为苯,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B正确;
C.从图中可知,四种物质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气态环己烷都放出热量,都是放热反应,C正确;
D.物质③能量高于物质④,则物质③脱氢生成④的化学方程式为(g)(g)+H2(g),图中只有环己二烯和苯的能量,不能确定该反应热效应,D错误;
故答案选D。
23.D
【详解】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A.Ba(OH)2和NH4Cl混合,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氨气,为吸热反应,故A不选;
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为吸热反应,故B不选。
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为吸热反应,故C不选;
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故D选;
故选:D。
24.C
【详解】A.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决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故不选A;
B.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越多,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越多,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高低决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故不选B;
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物质的熔沸点,共价键的强弱决定分子稳定性,故选C;
D.活泼性强的金属用电解法冶炼,如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法冶炼,如用CO还原氧化铁的方法冶炼金属铁;活泼性差的金属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如加热分解氧化汞冶炼金属汞,所以金属活泼性决定金属的冶炼方法,故不选D;
选C。
25.B
【分析】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氢气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等。
【详解】A.钠在氯气中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
B.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确;
C.铁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
D.氨水与稀硫酸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D错误;
故选B。
26.
【详解】据题意(g)燃烧释放649.5kJ的热量,故1molB2H6(g)与氧气生成对应产物释放的热量为kJ=2165k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27. N2(g)+2O2(g)=2NO(g)△H=+68kJ mol-1 2Cu(s)+O2(g)=2CuO(s) △H=-314kJ mol-1
【分析】吸热反应的焓变值为正值,放热反应的焓变值为负值,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
【详解】(1)1mol N2 (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g),吸收68kJ热量,反应吸热时焓变值为正值,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g)△H=+68kJ mol-1,故答案为:N2(g)+2O2(g)=2NO(g)△H=+68kJ mol-1;
(2)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2mol 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u(s)+O2(g)=2CuO(s) △H=-314kJ mol-1,故答案为:2Cu(s)+O2(g)=2CuO(s) △H=-314kJ mol-1。
28.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有少许刺激性气味 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反应发生时有水生成 镁片逐渐溶解,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烧杯中析出晶体 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溶解度水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小于
【详解】I(1)强碱与铵盐反应产生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由于反应吸热,则根据方程式可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少许刺激性气味,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反应发生时有水生成;
II(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其是放热反应,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镁片逐渐溶解,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又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烧杯中析出晶体;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溶解度水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小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