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 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 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7 20: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2)答司马谏议书
1.作者知识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政治上,主持变法。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2)经学上,王安石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3)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4)文学上,王安石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也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称呼:临川先生——郡望;王荆公——封号;王文公——谥号;半山老人——自号;拗相公——绰号。
2.背景知识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先是简短地回复了一信,随后想到彼此交往多年,友谊深厚,信札来往不宜草率简慢,就又写了这封答书,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机构改革制,置三司条例司、市易法、保甲法(除冗官,改变积贫局面)
(2)改革税赋,方田均税法、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除冗费,改变积贫局面)
(3)新修水利(改变积贫局面)
(4)军队改革,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除冗兵,改变积弱局面)
(5)改革科举、三舍法、贡举法(除冗官,改变积贫局面)
3.文体知识——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文题“答司马谏议书”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4.知识链接——古代书信常用结语套辞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旧式书信中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
(1)请对方回信
①盼即赐复。②翘企示复。③伫候明教。④时候教言。⑤盼祷拨冗见告。⑥万望不吝赐教。⑦敬祈不时指正。⑧敢请便示一二。⑨尚祈便中见告。⑩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2)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①谨此奉闻,勿烦惠答。②敬申寸悃(kǔn,真心诚意),勿劳赐复。
(3)答复对方询问
①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②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③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④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⑤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4)请人应允
①所请之事,务祈垂许。②以上请托,恳盼慨允。③诸事费神,伏乞俯允。
(5)表示关切
①伏惟珍摄。②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③善自保重,至所盼祷。④节劳为盼。⑤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6)表示感谢之情
①诸荷优通,再表谢忱。②多劳费心,至纫公谊。③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5.读准字音
(1)强聒(guō)      (2)卤莽(lǔ mǎng)
(3)见恕(shù) (4)拒谏(jiàn)
(5)怨谤(bàng) (6)难壬人(nàn rén)
(7)不恤(xù) (8)盘庚(gēng)
(9)胥怨(xū) (10)度义而后动(duó)
(11)会晤(wù)
课时1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文本内容。
活动一 诵读理解,疏通文意
1.诵读文本,解释重点字词,并概括段意。
文本内容 重点字词
(第1段)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①蒙:___________   ②窃:___________ ③游处:__________ ④每:___________ ⑤所操之术:______ ⑥强聒:__________ ⑦见察:__________ ⑧上报:__________ ⑨辨:____________ ⑩视遇:__________ 反覆:__________ 具: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 冀: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
(第2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①儒者:__________  ②名:____________ ③实:____________ ④理:_____________ ⑤得:____________ ⑥怨谤:___________ ⑦以谓:__________ ⑧人主:___________ ⑨修:____________ ⑩有司:___________ 不为:_________ 侵官:___________ 举:___________ 兴利除弊:_______ 生事:_________ 征利:___________ 辟邪说:_______ 难壬人:_________ 拒谏:_________ 固:_____________ 前: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
(第3段)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①苟且:__________  ②恤:___________ ③同俗:__________ ④乃:____________ ⑤抗:____________ ⑥汹汹然:________ ⑦胥怨:__________ ⑧非特:__________ ⑨度:____________ ⑩度: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 可悔:__________ 膏泽:__________ 事事:__________ 敢:_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
  (第4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①由:____________   ②会晤:_________ ③不任:__________ ④区区:_________ ⑤向往之至:______
请概括段意:
2.再次诵读全文,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活动二 语言文字理解探究
3.《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文中多处使用书信用语。请找出并说明其用法或含义。
序号 书信用语 用法或含义
(1)
(2)
(3)
(4)
4.请指出下列语句中“见”的含义,并对其用法作归纳分析。
①终必不蒙见察。
②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同“辩”,分辩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上报 故略上报 古义:写回信。 今义:向上级报告。
反覆 于反覆不宜卤莽 古义:书信往返。 今义:一遍又一遍。
区区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古义: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恤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动词,顾念、忧虑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动词,体恤、爱怜
度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名词,计划
度义而后动 动词,考虑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动词,过
崔九堂前几度闻 量词,次、回
见 冀君实或见恕也 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
见渔人,乃大惊 动词,看见
夜缒而出,见秦伯 动词,拜见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表被动
知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动词,知道
则非某之所敢知 动词,领教
其真不知马也 动词,识别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名词,同“智”,见识
兴 以兴利除弊 动词,兴办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动词,兴起、发生
夙兴夜寐 动词,起来
大楚兴,陈胜王 动词,复兴
以 以致天下怨谤也 连词,表结果
以授之于有司 连词,表顺承
以兴利除弊 连词,表目的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介词,把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介词,因为
以膏泽斯民 连词,表目的
为 不为侵官 动词,是
为天下理财 介词,替、给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动词,当作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介词,因为
未能助上大有为 名词,作为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事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名词作动词,办(事)
膏泽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名词作动词,施恩惠
5.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被动句 终必不蒙见察 “见”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何为”正常语序为“为何”
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 标志词:之
状语后置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标志词:于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标志词:于
课时2 气贯长虹写文章,舍我其谁展担当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主要内容,理清驳论逻辑。2.体悟作者不畏艰难、矢志变法的担当精神。
北宋宋神宗时期,为改变建国以来因“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而处于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施行了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运动。这次变法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因而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二人就“该不该变法”进行了一场“北宋政坛辩论赛”。
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和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集中论述了双方的立场和观点,表现了双方高超的辩论艺术。那么你更认同谁的观点呢?请研读文本,为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的“名实之争”也准备一场辩论赛。
(说明:司马光和王安石相交甚厚,同为翰林学士,经常一起谈论经学、创作诗歌,即使两人在变法态度上大相径庭,但对彼此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高度赞扬,是“政敌”,更是“诤友”。)
活动一 寻章摘句,明批判靶子
1.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洋洋洒洒用了三千三百余字,列举了王安石变法的种种弊端,希望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中,王安石是怎样概括这些指责的?王安石又是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请结合文本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中,王安石不仅反驳了司马光的各种指责,还对变法进行了说明。阅读第3段,思考: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列举盘庚迁都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郢匠挥斤,赏辩驳艺术
3.《答司马谏议书》这封书信的论证方式是驳论,作者是如何进行反驳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评价本文气势磅礴,又行文委婉,寓刚于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明义悟理,写有理文章
5.“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你如何看待王安石和司马光关于变法的争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李所在班级的氛围比较沉闷,大部分同学按部就班,三点一线,而小李却与大家格格不入,他因“狂、野、傲”而备受非议。他喜欢高谈阔论、说古评今,喜欢不拘一格、参加有挑战性的活动,喜欢指出课文的不足。
如果你是小李,面对大家的责难,请你借鉴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批驳方式,写一个片段,为自己辩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和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代优秀士人面对国家、社会问题时,以史为鉴,积极思考而发出“理性的声音”。结合文本,说说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国古代社会,君臣关系是重要的关系之一,因而在古代的政治观念中尤其注重君道和臣道。结合《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说说它们是如何体现君道与臣道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封建社会非常讲究君臣秩序,君臣之间、同僚之间的交往十分复杂。但魏征和王安石,一个是对君主,一个是对同僚,都达到了很好的或劝说或驳斥的效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填写下表,感受说理之妙。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言必有人 写作对象 唐太宗(君主) 司马光(同僚)
称呼对方 “明哲”“人君”“元首”“君人者”“君” ①
作者自称 臣 某、我
态度 尊重、鼓励、委婉、谦卑 ②
策略 借古讽今。第2段从人君的兴衰出发,提出“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定律,引发读者思考“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 ③
言必有据 论据及作用(示例)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援古讽今,用普遍的历史规律警戒唐太宗居安思危,勿蹈覆辙。 ④
言必有法 赏析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说理方法(示例) 比喻论证让我印象深刻。“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中,作者用两个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来比喻“积其德义”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使得作者所陈述的道理更为生动,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⑤
第15课 (2)答司马谏议书
课时1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第1段)①承蒙 ②谦辞,私下、私自 ③同游共处,交往
④常常 ⑤所持的政治主张 ⑥唠叨不休 ⑦被理解,“见”表被动 ⑧写回信 ⑨同“辩”,分辩 ⑩看待,对待  书信往返  详细,详尽  原因,理由  希望  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
请概括段意: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第2段)①读书人,士大夫 ②名义 ③实际 ④根本道理 ⑤清楚 ⑥怨恨诽谤 ⑦以为,认为 ⑧君主 ⑨修正 ⑩负有专责的官吏  不是,不算  侵夺他人职权  施行 
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  制造事端  争夺利益  批驳不正确的言论  排斥巧辩的佞人  拒绝规劝  本来 预先
请概括段意: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的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3段)①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 ②顾念,忧虑 ③附和世俗 ④于是,就 ⑤抵制,斗争 ⑥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 ⑦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⑧不仅 ⑨计划 ⑩考虑  认为正确  值得反悔的地方  施恩惠  做事  敢于  知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
请概括段意: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紧承上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音,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
(第4段)①缘由,机会 会面,见面 ③不胜 ④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⑤仰慕到了极点
请概括段意:作者自谦结尾。
2.①侵官 ②生事 ③征利
3.
序号 书信用语 用法或含义
(1) 某启 书信正文开头称“某启”,“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2) 故略上报 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
(3) 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4)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书信结尾表示敬重之意的常用语。“不任”,不胜。“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全句的意思是: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4.(1)含义:①被;②我;③我。
(2)用法归纳:①“见+动词”,“察”的动作不是由省略的主语“我”发出的,而是由“您”(司马光)发出的,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这时“见”表被动。
②③“见+动词”,“恕”“教”的动作都是由主语“君实”发出的,主语是动作的施加者,这时“见”相当于代词,这里均翻译成“我”。
[提示:一些习惯用语如“望见谅”“承蒙见爱”等也都可以补出主语“你”,“你”是动作“谅”和“爱”的施加者而不是受事者,因而其中的“见”相当于代词,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希望(你)谅解我”“承蒙(你)疼爱我”。]
课时2 气贯长虹写文章,舍我其谁展担当
情境任务
1.(1)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2)①在辩驳之前,王安石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
②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③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④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够。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变法的根本出发点是正确的,“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⑤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2.(1)原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百姓;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官员;上乃欲变此——君主。这几句说明要变法的原因,在针砭时弊的同时,委婉指出司马光的指责欠缺了对社会实际的考量。
(2)①引用“盘庚之迁”的历史事实,意在说明“怨诽之多”并不是评定是非的唯一标准;②只要确认自己做得对,就不会因为“壬人”的毁谤而放弃新法的推行;③同时也表明自己会像盘庚那样,力排众议,坚持变法,这也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
3.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君主,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
③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迁都”。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为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对变法的坚强决心。
4.(1)本文气势磅礴的原因:①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②善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势如破竹,无可阻挡;③善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铿锵有力。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
(2)作者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文字上又不剑拔弩张,而是寓刚于柔,绵里藏针。如他在反复向司马光叙友情、求谅解的同时,婉转地揭示出这怨谤源于士大夫阶层的庸俗腐败,并言明自己绝不改变之意;又如第3段,在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责备、“知罪”的同时,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革、绝无反顾之心,并旁敲侧击,讥讽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因循守旧。这种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比剑拔弩张更加坚韧有力。
5.(示例)王安石作为改革派,看到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现实处境,于是发出发愤图强的呼声,不规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表现出一位政治改革家的责任和担当。司马光是保守派,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有深刻的认知,看到王安石变法脱离实际的弊端,担心变法过于激进,危及国家和百姓,也表现出他作为人臣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他们为人臣者,胸怀国家,心系百姓,两人的争论是立足于国家,是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百姓安居乐业的治国理想和宏伟抱负,而非为了一己之私。所以他们的争论是君子之争,而不是人身诋毁,体现出来的是坦荡的胸襟和无私的情怀,是士子的责任和担当。
6.(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客观评价一个人,是否应将他的表面行为与他内在的追求结合起来评判才公允呢?你们将“狂、野、傲”的帽子戴在我头上,真真是误解我了。我喜欢高谈阔论、说古评今,是希望在评说中走近事实,寻找真知与真相,这是“真”不是“狂”;我喜欢不拘一格、参加有挑战性的活动,是希望突破自我,发掘潜能,这是“突围”不是“野”;我喜欢指出课文的不足,是因为我不迷信权威,让自己葆有质疑的品质,这是“理智”不是“傲”。如果平时我的态度有失谦恭,而让大家有所误解,这是我的不是;如果要让我墨守成规、人云亦云,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那我是万万不会如此的。平时如有得罪,还请多多包涵。
群文任务
1.魏征和王安石均为封建时代名臣。一位以直言敢谏知名,一位以锐意革新著称,堪称古代士人的楷模。从两篇文章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胸怀家国天下、勇于担当责任的文化精神和优良品质。
2.《谏太宗十思疏》讲的是君道,《答司马谏议书》讲的是臣道。前者是诤臣对贤君的劝谏,劝谏君王“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行无为之治;后者是名臣之间的辩难交锋,表明自己不媚众、坚持推动变法的决心。
3.(示例)①君实、儒者 ②客气、尊重、不卑不亢 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开头和结尾都表示了对司马光极大的尊重。中间部分以对方的批评作为自己立论的总纲,逐一辩驳,指出其“名不符实”。④盘庚之迁。作为论据,可以驳斥司马光的观点;作为抒情的媒介,盘庚迁都的史实被王安石用来表现自己改革的决心。⑤理性的反驳让我印象深刻。有理不在声高。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不卑不亢地叙述着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后的依据。王安石将司马光奉为金科玉律的儒家言论作为攻击利器,从各个角度进行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