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2)六国论
1.作者知识
大器晚成的“王佐才”——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旧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以文学闻名,合称“三苏”。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善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著有《嘉祐集》。
文章风格:见解精辟,角度新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严谨,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
苏洵曾反复告诫苏轼、苏辙:“写文章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切不可因袭他人;要‘言必中当世之过’,像五谷能充饥、良药可治病一样,能解决实际问题。”苏洵最反对浮华不实的“时文”,十分崇拜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等人的著作,时时要求儿子去学习他们文章的写作技巧。
2.背景知识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发生大小六十余次战争,负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的年代,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文体知识——论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是散文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目的是关注现实,“补察时政”,有益于国家治理。主要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就属于史论。
4.读准字音
(1)弊在赂秦(lù) (2)六国互丧(sàng)
(3)思厥先祖父(jué) (4)暴霜露(pù)
(5)如弃草芥(jiè) (6)弥(mí)
(7)颠覆(diān) (8)与(yǔ)嬴
(9)燕国(yān) (10)洎(jì)
(11)邯郸(hán dān) (12)殆尽(dài)
(13)胜负之数(shù) (14)咽(yàn)
课时1 疏通文意,了解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文本内容。
活动 诵读文本,了解内容
1.诵读文本,解释重点字词,并概括段意。
文本内容 重点字词
(第1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①兵:____________ ②利:___________ ③善:____________ ④弊:___________ ⑤亏:____________ ⑥道:___________ ⑦或:____________ ⑧互:___________ ⑨率:____________ ⑩以:___________ 完:_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
(第2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①以:____________ ②邑:___________ ③城:____________ ④其实:_________ ⑤固:____________ ⑥厥:___________ ⑦祖父:__________ ⑧暴:___________ ⑨弥、愈:_________ ⑩颠覆:_________ 宜然: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 事:____________ 得: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
(第3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①继:___________ ②迁灭:__________ ③与:___________ ④既:____________ ⑤免:___________ ⑥义:____________ ⑦始速:_________ ⑧再:____________ ⑨却:___________ ⑩洎: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 革灭: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 智力:__________ 诚:___________ 向使:__________ 爱:___________ 不行:__________ 数、理:_______ 或:____________ 易: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
(第4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5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①以:___________ ②封:____________ ③事:___________ ④礼:____________ ⑤为……所:_____ ⑥劫:____________ ⑦为:___________ ⑧为:____________ ⑨势:___________ ⑩可以:__________ 势:___________ 苟: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
2.整体感知:再次诵读全文,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附表: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暴霜露 同“曝”,暴露、冒着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其实 其实百倍 古义:它的实际数目。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祖父 思厥先祖父 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 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不行 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故事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至于 至于颠覆 古义:以至,以至于。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然后 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可以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形容词,好、过得去,厉害。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为 以荆卿为计 动词,作为
邯郸为郡 动词,成为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介词,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动词,治理
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连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
兵 非兵不利 名词,兵器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动词,得到,获得
此言得之 动词,适宜、得当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动词,能够
胜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名词,胜利
此时无声胜有声 动词,胜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 形容词,优美、美好
刑人如恐不胜 副词,尽、完
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亲附、亲近
与战胜而得者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六国与秦皆诸侯 连词,表并列,和、同
速 始速祸焉 动词,招致
不速之客 动词,邀请
兵贵神速 形容词,迅速
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代词,有的人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副词,或许
一食或尽粟一石 副词,有时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日、月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名词作状语,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事 以地事秦 名词作动词,侍奉
义 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作动词,礼遇
完 不能独完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却 李牧连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速 始速祸焉 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5.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被动句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所”表被动
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被动句
省略句 举以予人 举(之)以予人
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 正常语序为“于秦五战”
定语后置句 苟以天下之大 “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课时2 体察爱国之情,分析说理艺术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说理艺术。
司马光定位历史时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唐太宗也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样是秦灭六国的历史事实,不同的人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西汉的贾谊说是因为“仁义不施”,唐代的杜牧说是因为“不爱其民”,北宋的苏洵则认为六国败亡的关键是“弊在赂秦”,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拟举行“六国之亡”辩论赛,你所在的班级选择了苏洵的观点,请你为辩论赛做准备。
活动一 绘制导图,探究结构美
1.对于六国灭亡的历史,苏洵有自己的看法。本文的第1段是如何提出论点的?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读第2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本内容填出下面图中的空缺部分。
(3)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4)通过以上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从中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的结论。
活动二 梳理论证,发现逻辑美
3.苏洵的《六国论》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此篇当与《几策·审敌》参看”(储欣《评注苏老泉集》)。那么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发问经典,品鉴情感美
4.苏洵的文章往往“因事而发,即景生情”,大多充满情感。朗读下面的句子,体会“矣”字的语气和情感。
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②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③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④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写六国灭亡时,“赂者”和“不赂者”分别指哪些国家?文中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彩的词语,从中可看出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试说明原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国论》是一篇精妙的史论文,但也存在很多疑问,如清代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指出:“非韩、魏、楚之行赂皆愚,而赵、燕、齐之不赂独智,易地则皆然也。厥后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后,亦自然之势也。”《六国论》中还有一些与史实不相符的地方。结合以上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作为文学大家的苏洵未尝不知这样会有争议,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和杜牧《阿房宫赋》都探讨了六国灭亡的教训,他们对六国灭亡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他们各自对史料进行剪裁,也显示了各自的局限。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一点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六国”兴亡、总结“六国”教训一直是从古至今饶有兴趣的话题。阅读下面关于“六国”的选文,结合苏洵的《六国论》,分析他们所持观点及立论的角度有何不同。
文本一:
六国论(节选)
苏 轼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文本二:
六国论(节选)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作者 观点 立论角度
苏洵
苏轼
苏辙
第16课 (2)六国论
课时1 疏通文意,了解文本内容
1.(第1段)①兵器 ②锋利 ③好 ④弊端 ⑤亏损 ⑥原因 ⑦不定代词,有的人 ⑧相继 ⑨全都,一概 ⑩因为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请概括段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概括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2段)①介词,用,凭 ②城镇 ③大城池 ④它的实际数目 ⑤本来 ⑥代词,相当于“其” ⑦泛指祖辈、父辈 ⑧同“曝”,暴露、冒着 ⑨更加 ⑩灭亡 应当这样
介词,拿 动词,侍奉 适宜,得当
请概括段意:论述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3段)①随着、跟随 ②灭亡 ③亲附、亲近 ④已经 ⑤幸免 ⑥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⑦才招致 ⑧两次 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⑩及,等到 因为 灭亡
副词,近乎,几乎 智谋和力量 副词,实在 连词,假使、如果 爱惜 不去(行刺) 天数、命运 或许 轻易
请概括段意:论述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4~5段)①用 ②封赏 ③侍奉 ④名词作动词,礼遇 ⑤被 ⑥胁迫,挟持 ⑦治理
⑧被 ⑨势力 ⑩可以凭借 形势 如果 凭借 旧事 这
请概括段意:综合上面两段分析得出结论,给当朝统治者以警醒。
2.①赂秦而力亏 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课时2 体察爱国之情,分析说理艺术
情境任务
1.①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不仅紧扣题目、明确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2.(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①受赂所得 ②战败而亡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3.①对比论证。如文章用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进行对比,用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的无限进行对比等,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②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③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
④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
4.①肯定语气,对人们“错误”观点的批判。②嘲讽语气,对投降派“赂秦”后果的愤恨之情。③悲愤语气,未战先败,简直是一种耻辱。④无奈语气,六国不能团结应对秦国,独木难成林,齐国也不得不走向灭亡。
5.(1)“赂者”指楚、魏、韩,“不赂者”指齐、燕、赵。
(2)齐、燕、赵这三国按照对秦的态度又分为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和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于“用兵”,而在于“智力孤危”。
6.(1)他这样处理是为他的主观写作目的和他的论点“弊在赂秦”而服务,借古讽今。北宋王朝的方针和六国赂秦的策略有相似之处,面对自己祖国逐年向异国进贡、日渐衰落的现状,苏洵的心情是无比悲愤又焦灼的。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能居安思危、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所以在文章有破绽的背后,是这篇文章真正动人的“老泉苦心”,作者的赤诚之心和读书人心系天下的责任感令人动容。
(2)(示例)①以逻辑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来阅读文章,势必会妨碍我们对文本的合理把握。当我们作断言时,要充分考虑作者的身份、地位,他表达的对象、动因、背景以及他的策略选择。正是诸多因素的存在,促使他选择了一种“超逻辑”的说理劝谏方式。不能因为不符合逻辑而否定文本的具体价值。
②现代学术界的史论应该就事论事、严谨周密、尊重历史逻辑,但传统的史论,尤其文人的“史论”则侧重借题发挥。中国传统“史论”文化更倾向于创造一个表现历史认识和判断的自我世界,有强烈的主观意味。从古至今,许多人仍叹服于苏洵的《六国论》是文人之意与历史逻辑的一次较量,我们在惊艳文人之意十足时,也应该注意历史逻辑。
群文任务
苏洵:弊在赂秦 政策(国策)学
苏轼:六国之存,在于以寄养“民之秀杰者”;秦速亡则在于“逐客”,排斥民间精英 人才学
苏辙:六国之失,失在不知“天下之势”,即不能采取“厚韩亲魏以摈秦”的策略(倾力支援处于抗秦前线的韩、魏两国) 军事学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争相收养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上到谋士说客,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人,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鸡鸣狗盗之辈,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物,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数不清有多少。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都有宾客三千人,而齐田文在薛地招聚了六万家侠客及犯罪的人,齐国稷下学宫聚集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燕太子丹,也都招致了无数宾客;后来到了秦汉之际,张耳、陈余号称收养了许多人才,他们手下的宾客及仆役都是天下的俊杰,而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见于传记的大概就是这些,估计不见记载的,应当是官吏的一倍、农民的一半。这些都是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人,百姓怎么吃得消,国家又怎么受得了呢?
苏子说:这是古代贤明君主所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就像鸟兽中有猛禽,昆虫中有毒虫一样。把他们分别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道理的。我曾经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之所以长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原因都在这里,不可不明察。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这四种人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中出身: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官吏的选拔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出身,从隋、唐到现在是由科举考试出身。虽然不完全是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时百姓并没有一个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没有立即灭亡的原因。
文本二:
我曾读过《史记》中有关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了。
韩、魏两国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它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它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许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乘虚而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