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对比阅读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整体教学《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对比阅读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8 09:1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
新课导入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一部探索救亡史。
五四运动中的青年、抗日战争中的红军、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这段历史中,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的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历史不能忘记,英雄不能忘记。走进《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看我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战斗,与永不磨灭的精神!
爱我英雄儿女
——《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对比阅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主力三万六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穿过老山界,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老山界》
背景链接
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兵410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8月,毛泽东、杨尚昆给各部队和参加长征的同志发出电报和书信,为出版《长征记》一书征稿,以扩大红军在国内外的影响。陆定一为此写了两篇纪实性的文章——《榜罗镇》和《老山界》。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宣布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美海军第七舰队游弋于台湾海峡。10月,美国侵略军越过朝鲜中部的“三八线”继续北进,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谁是最可爱的人》
背景链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和朝鲜人民一起与侵略者进行了三年的艰难战争,最终迫使侵略者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本文是作家魏巍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一经刊发,引起了强烈反响。
攀谈 峭壁 骨碌
咀嚼 呜咽 督促
灌输
苛捐杂税
酣然入梦
不可捉摸
pān tán
gū lu  
jǔ jué
dū cù
guàn shū
wū yè
hān rán rù mèng: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kē juān zá shuì: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
bù kě zhuō mō: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qiào bì
字词把握
《老山界》
摁   掰 坚韧
淳朴 谦逊 覆灭
过瘾 豁亮
犁耙
什物

èn
bāi
jiān rèn
chún pǔ
qiān xùn
fù miè
guò yǐn
huò liàng:宽敞明亮
lí bà:翻土和平整土地的两种农具。
shí wù: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yú:角落。“负隅顽抗”(依仗某种条件拼命抗拒) ;“偏居一隅”(迫于形势而身处在一个狭小的地方)。
字词把握
《谁是最可爱的人》
阅读两文,按以下要求梳理两文的行文思路:
1.《老山界》:
绘制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线路图,标注好时间、地点、事件。
2.《谁是最可爱的人》:
为文章所叙之事拟取小标题,并各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叙最难忘的事
《老山界》
叙最难忘的事
1.绘制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线路图,标注好时间、地点、事件。
下午
山沟
傍晚
瑶民家
天黑
山脚
半夜至黎明
之字路
黎明后
雷公岩
下午两点多
山顶
两点多之后
宿营地
沿山沟向上走
与瑶民攀谈
爬之字路,见火把奇观
早饭后爬山
写标语,顾伤员
一口气跑下山
露宿峭壁下
路过雷公岩
山顶休息
用一个字形容翻越老山界这件事给人的最大感觉?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跳读课文,说说翻越老山界“难”在哪些方面?
行路难:悬崖峭壁 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硌 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短缺 肚子饥饿
处境难:枪声密集 敌人追击
工作难:不停宣传 照顾伤员
……
《老山界》
叙最难忘的事
研读:最可爱的人
2.为文章所叙之事拟取小标题,并各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①松骨峰战斗——在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战士带火扑敌,用刺刀跟敌人拼命,勇敢献出生命。
②火海救孩童——马玉祥不顾生命危险,冲进大火勇敢救出朝鲜小孩。
③吃雪话苦乐——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幸福生活,在朝鲜战场上蹲狭小潮湿的防空洞,吃雪块,不怕流血吃苦。
《谁是最可爱的人》
打击敌人是首要使命——抗美
不可调整。三个事例所表现的,由奔赴朝鲜的首要任务,到战斗的进一步原因,到根本的思想基础,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热爱朝鲜人民是进一步原因——援朝
热爱祖国是根本思想——保家卫国
文中的这三个事例的顺序可否调整一下?谈谈你的看法。
叙最难忘的事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事例
行文顺序
时间、空间顺序
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叙最难忘的事
1个:翻越老山界
3个:松骨峰战斗
火海救孩童
吃雪话苦乐
对比总结
1.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觉得两文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呢?
“《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 是最可爱的人,你看 (令你感动的片段) ,他们的 (精神品质) 不值得爱吗?”
评最可爱的人
红军
礼貌友善,关怀人民
善于宣传,发动群众
纪律严明,革命自觉
斗志昂扬,乐观向上
不畏困难,坚毅顽强
英勇负责,关怀同志
《老山界》
评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
对敌人:英勇善战,坚韧刚强,
不畏牺牲,绝不放弃
对盟友:勇敢善良,舍身救人,
热爱朝鲜人民
对祖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甘心吃苦,以苦为荣,乐观;
无线忠诚,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淳朴谦逊,心胸宽广,崇高的荣誉感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评最可爱的人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事例 1个 3个
行文顺序
人物精神
红军
礼貌友善,关怀人民
善于宣传,发动群众
纪律严明,革命自觉
斗志昂扬,乐观向上
不畏困难,坚毅顽强
英勇负责,关怀同志
志愿军
对敌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对盟友:国际主义精神
对祖国: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爱民;坚韧刚强;乐观昂扬;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时间、空间顺序
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可爱的中国军人
可爱的英雄儿女
2.共同之处?
评最可爱的人
对比总结
1.读完文章,红军、志愿军们的可爱形象令人感动、敬仰,久久不能忘怀。这也离不开作者在记叙、描写中的匠心独运,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处,进行赏析。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写作特色
侧面衬托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
连续动作描写
记叙与引用相结合
品最欣赏的语
2.学以致用,完成以下任务:
⑴运用《老山界》中学习到的“环境描写”,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吃雪话苦乐”部分添加一段环境描写。
⑵运用《谁是最可爱的人》学习到的“连续动作描写”,为《老山界》中添加一段描写红军爬山情境的动作描写。
【提示】可从图片中获取灵感,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品最欣赏的语
1.两文读起来都震撼人心,除了匠心独运的记叙描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还运用了什么方法,使文章极具感染力?
大量的议论和抒情句
2.这些议论与抒情集中在哪些段落?这些议论与抒情在文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抒最真挚的情
段落:1、2、3、8、9、14、15
作用:①结构上,起着总起、过渡、总结的作用,使得文章思路更加清晰;②内容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人物的精神更明显、作者的情感更强烈、文章的主旨更突出。
3.你最欣赏哪一句?请分析作者为什么写得震撼人心?
丰富的句式: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巧妙的用词:高度赞扬的词汇,感彩非常鲜明
与读者对话:让人感到亲切诚恳,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恰当的标点:感叹号,问号,省略号,破折号
抒最真挚的情
4.学以致用:运用从《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学习到的议论、抒情的方法,为《老山界》补写一段结尾。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事例 1个 3个
行文顺序
人物精神
写作特色
红军
礼貌友善,关怀人民
善于宣传,发动群众
纪律严明,革命自觉
斗志昂扬,乐观向上
不畏困难,坚毅顽强
英勇负责,关怀同志
志愿军
对敌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对盟友:国际主义精神
对祖国: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爱民;坚韧刚强;乐观昂扬;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时间、空间顺序
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侧面衬托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
连续动作描写
自叙与引用相结合
强烈议论抒情
对比总结
自古而今,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涌现了多少爱国为国的英雄儿女,他们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请以“爱我英雄儿女”为主题,选择一位或一类英雄儿女,自拟题目,创作一篇文章,向他们致敬。
【提示】
①可以像《老山界》一样写一个事例,也可以向《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写多个事例。注意选择恰当合适的行文顺序。
②运用两文中所学的记叙、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精神,让故事更生动。
③运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学的抒情议论方法写出你的情感,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写最用心的文
超链接部分
(第2段)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
(第10段)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
(第12段) “之”字形
(第18段)向下看,简直是绝壁
(第25段)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
行路难
悬崖峭壁 山高路险
翻山之“难”
·(第20段) 路只有一尺来宽……而且路上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第22段)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睡觉难
路窄石硌 寒气逼人
翻山之“难”
·(第8段) 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
·(第10段)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因为确实饿了
·(第23段)山下有人送饭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第28段)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
吃饭难
粮食短缺 肚子饥饿
翻山之“难”
·(第29段)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处境难
枪声密集 敌人追击
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一方面,表现了国民党反动派无法战胜红军的无奈;
另一方面,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民族危亡关头,消极抗日,却专门对付红军的可笑行径。
翻山之“难”
·(第5段)不论是谁……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第24段) 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又立刻写标语……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第26段)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第28段)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躺一会儿。
·(第29段)医务人员真是辛苦……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
工作难
不停宣传 照顾伤员
翻山之“难”
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我们”与瑶民大嫂的攀谈,作用是什么?
通过红军与军阀的对比,大嫂前后态度的对比,突出了红军不但是战斗队,而且是一支礼貌友善、善于宣传、纪律严明的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塑造形象)
红军不是为了长征而长征,更是为了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改变人民受苦受难的情况,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深化中心)
《老山界》写作特色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你从这句环境描写读出了什么呢?最后一句的“奇观”有没有深层内涵?
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表明老山界山势的陡峭,山路的曲折;
火把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老山界的高峻,红军人数之多,也显示了红军队伍的宏伟非凡的气势和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奇观”一词是指这一景象的奇特壮观,更是指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是奇观,不畏艰难、勇敢坚毅的红军队伍是奇观,体现了红军面对艰险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写作特色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请自选角度赏析该句。
作者从听觉的角度写环境,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表现了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或小或大、或远或近的“不可捉摸”的感觉,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来村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
红军战士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露宿,还能够发现、欣赏这夜色的美好,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无畏和乐观豁达的形象。
《老山界》写作特色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哈地笑起来。
语言描写:红军战士在陡峭的老山界面前的语言,朴实自然,幽默风趣,生动地写出了红军战士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分行的格式: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关注。
《老山界》写作特色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
连续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又准确地写出了志愿军战士们与敌人作战时、同归于尽时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对敌人的仇恨之深重;一系列的动词,增强了画面感,极具感染力,激发读者对战士们的敬爱之情。
《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作特色
这个营长向我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音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而伤心,我是为他们而骄傲!我感觉我们的战士是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他走到屋门口,可是屋门口的火苗呼呼地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边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浓烟滚滚地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 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 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我就用脚踹开门,扑了进去。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 "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
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作特色
自叙与引用相结合: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有利于集中笔墨推动情节的发展;引用被采访人的话,有利于真切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加文字的可信度,使得文章更真实感人。两者结合,使得叙述错落变化,更加灵动。